摘要:近日兴文县麒麟苗族乡退休小学数学教师方友泽上门“家访”为考上西南科技大学的学生刘桂英送500元的暖心故事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受到广大网友关注温暖了无数人心网友点赞方友泽老师暖心故事“桂英能够考取大学走出大山实属不容易我很感动”方友泽临走时给学生刘桂英的500块钱“
近日
兴文县麒麟苗族乡
退休小学数学教师
方友泽上门“家访”
为考上西南科技大学的
学生刘桂英送500元的暖心故事
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受到广大网友关注
温暖了无数人心
网友点赞方友泽老师暖心故事
“桂英能够考取大学
走出大山
实属不容易
我很感动”
方友泽临走时给学生刘桂英的500块钱
“是一点心意
希望桂英在大学好好学习
以后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这就够了”
刘桂英坦言
自己会在大学好好提升自己
毕业后,她也会考虑回到家乡
“像老师一样,用自己的方式
为家乡尽一份力”
近日
记者在走访中
见到了这位身穿浅蓝色衬衣
言语质朴、神情谦和的老教师
听他娓娓道出自己
与大山教育不解的情缘
8月29日,方友泽和学生刘桂英重返四望小学旧址
20世纪80年代初
19岁方友泽高中毕业
是村里的“高材生”
却毅然回到生他养他的大山
方友泽在上课(图据受访者)
“我要用知识
帮弟弟妹妹们走出去”
方友泽还记得
那时教书一来一回要走一个多小时
交通极其不便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
方友泽克服地理的隔阂与资源的匮乏
在生产队公房里(银矿小学)
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
方友泽在上数学课(图据受访者)
一个人、两个班
刚开始月工资只有几块钱
方友泽在生产队公房(银矿小学)里
一站就是十多年
直到1992年
他才转为公办教师
后来,村小合并成了现在的四望小学
曾经,多少人劝他外出工作
他却把根扎在了三尺讲台
方友泽在上课(图据受访者)
更令人感动的是
方友泽最近收到
西南科技大学的邀请
9月2日将与他的学生刘桂英
一同前往学校参观
“学校邀请我去,我感到很高兴!”
在方友泽看来
学生的成长,就是他最大的欣慰
方友泽和学生刘桂英合照
走访中
方友泽仍心系学生
特意顺路前往双胞胎姐妹
罗瑶和罗紫函的家中探望
满墙奖状
默默记录着姐妹俩勤奋学习的点滴
自从她们小学毕业考入
兴文县香山民族初级中学校后
方友泽便每学期为每人资助200元
“方老师经常关心我们
叮嘱我们要好好学习
听老师的话”
罗瑶、罗紫函满墙的奖状
如今,姐妹俩即将升入
四川省兴文第二中学校读高中
方友泽便向她们送去1000元
(每人500元)
“我之后还会继续支持她们读高中”
他用自己的退休工资
默默托举着两个孩子的梦想
8月29日,方友泽叮嘱学生罗瑶、罗紫函进入高中后要好好读书
刚一坐下
方友泽便亲切地叮嘱她们
“你们要好好读书,听老师的话”
鼓励她们继续努力、力争考上大学
“这是一点心意,也是一份鼓励!”
简单的话语背后
是一位老教师最深切的期望与关怀
方友泽和学生罗瑶、罗紫函合照
方友泽的女儿方女士说
自己也是通过网络
才知道父亲资助学生的事
小时候总觉得他更爱别人的孩子
后来才懂
他的日记本里写满了学生的成长
那是他生命的宽度
8月26日,方友泽的女儿方女士在朋友圈的分享
尽管已经离开讲台
方友泽依然心系兴文的教育事业
他期待能够继续发挥余热
帮助更多孩子用知识改变命运
“看到他们那么用功
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方友泽和学生在一起(资料图)
这份从青春到白发的牵挂
早已跨越时空
成为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照亮一代代大山学子前行的路
方友泽曾获得的荣誉证书(图据受访者)
“希望这些孩子们在学校
努力读书,学好知识
以后出来对社会
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方友泽翻看往年毕业照
“他们是我毕生牵挂!”
方友泽表示
在他有生之年
会竭尽所能
帮助与鼓励更多的学生
来源 丨兴文发布
来源:韶华倾负韶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