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价位纯白主板新选择:蓝宝石 极地 B850A WIFI主板评测分享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9:55 2

摘要:对于白色系主板的选择,喜欢白色主板的玩家一定会首先想到像是吹雪、刀锋钛或者是雪雕系列主板。正是因为其配色设计也让这些主板相比同配置的黑色主板会有一定的溢价。那么还有什么其他的白色系主板推荐呢?

在DIY电脑组装领域,纯白色主板始终属于稀缺配置资源。由于白色的配件在色彩搭配方面具有独特性,用户通常需要为选购白色硬件支付更高的预算成本。

对于白色系主板的选择,喜欢白色主板的玩家一定会首先想到像是吹雪、刀锋钛或者是雪雕系列主板。正是因为其配色设计也让这些主板相比同配置的黑色主板会有一定的溢价。那么还有什么其他的白色系主板推荐呢?

这里就想跟大家推荐一款我最近上手的ATX 规格的白色系主板:蓝宝石 PURE 极地 B850A WIFI主板。这款主板为AMD B850芯片组设计,是一款ATX 规格的大板子。配置上整体的用料都非常豪华,而且还是目前市面上少有的白色系PCB搭配银色散热装甲的组合。此外它在价格方面相比友商的都要便宜很多,在千元价位上我相信它会是性价比非常高的一款选择。如果你最近也在寻找一款白色的ATX规格主板的话,欢迎跟着我的分享来看一下吧。

外观开箱:

这款蓝宝石 PURE 极地 B850A WIFI主板属于蓝宝石的PURE系列,之前我也上手过蓝宝石PURE 极地系列的B650M主板。

与蓝宝石显卡一样,蓝宝石科技还有氮动和脉动系列主板可选。蓝宝石的主板产品都是主打性价比设计,而且主板的配置上也是非常豪华,为玩家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选择。

包装背面是详细的参数买点介绍,不过介绍内容都还是因为设计的,希望后续可以做好汉化介绍,方便玩家了解。

第一眼看上去就觉得这款蓝宝石 PURE 极地 B850A WIFI主板的颜值在线,整体采用白色PCB搭配银白色的散热装甲的组合。对于想要组装一台白色主机的玩家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这还是一款ATX尺寸的大板子,拥有良好的扩展性。

主板背面做了白灰色的过渡,点缀了PURE的字体装饰。

虽然在千元出头的价位上,但是这款蓝宝石 PURE 极地 B850A WIFI主板还是为玩家提供了厚实的散热装甲。在主板供电区域的散热装甲还做了不少鳍片以及造型切口,从而增加散热面积。同时在外观上点缀了蓝宝石以及PURE的文字元素,白色PCB+银色散热装甲的配色方案也是时下年轻玩家所追求的。

大面积的银白色散热装甲的设计,质感方面也是细节满满,厚实的散热装甲同时还保证了主板给CPU供电的稳定。

可以看到主板供电的铝制散热装甲上还采用了阶梯设计,以增强视觉立体感。供电部分设计了12+2+1相设计,55A的DrMOS设计可以跑满9950X、9950X3D处理器。

采用了AMD AM5 LGA1718插座,支持AMD Ryzen 7000/8000/9000系列处理器。

采用双8 PIn CPU供电设计,这也是ATX主板的标配了。

蓝宝石 PURE 极地 B850A WIFI主板提供了4条DDR5内存插槽设计,最高8000+MHz OC频率,最高支持48GBx4共192GB内存。

主板顶部设计了三个4 Pin风扇接口和一个5V RGB接口,满足玩家扩展需求。不过风扇接口的位置建议后续可以优化一下走线,做到并排处理会更方便玩家理线。

前置USB 3.0和前置Type-C接口都有安排,此外也看到预留了接口空位,未来也许还有扩展更丰富的豪华配置供玩家选择。

PCIe扩展部分,提供了三个全长尺寸的PCIe 插槽,而且都做了金属加固设计。此外还提供了三个M.2 SSD接口,每个接口也都提供散热装甲。

拆开散热装甲后可以看到下方的M.2 SSD接口,三个M.2 SSD接口均支持PCIe 4.0规格,其中第一个还支持PCIe 5.0 x4,可以跑满14GB/s的满血Gen5 SSD峰值读写表现。

细节上为了方便玩家了解,可以看到在接口一侧也都有清晰的规格标注。清楚地标注下,也可以更方便玩家了解接口的使用。

不只是PCIe 5.0 x16的显卡插槽有标注,每个M.2 SSD接口一侧也都有详细的标注。

3个M.2 SSD硬盘位,其中两个支持2242/2280规格SSD安装,靠近主板底部的一个则支持2242/2260/2280规格的,并且都支持免工具快装。

另外对于一款千元出头的B850芯片组主板,它提供了三个全尺寸的PCIe 插槽。虽然如果你考虑搭配旗舰级的三槽厚度显卡可能还是会影响第二个PCIe 插槽的使用,但是好在第三槽也是PCIe 4.0 规格的,日常扩展旗舰声卡或者万兆网卡也都不会影响。而且第一个PCIe 4.0/5.0 x16插槽还是第一槽设计,安装后的其他接口的扩展性还是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的。

搭配三槽厚度的旗舰显卡看到,其实第二个PCIe 插槽如果是安装万兆网卡一类的设备也还是能接入的,只是有可能影响显卡进风。

4个传统SATA 硬盘接口方便扩展。

其他扩展方面需要的注意的是,底部的USB 2.0扩展接口只有一个,对于机箱内使用多个拥有LCD屏幕的玩家需要注意一下。

后置IO接口方面提供了一个HDMI一个DP,四个USB 2.0,四个10Gbps的USB 3.2 Gen2接口,其中一个为Type-C设计。2.5G RJ45 有线网口和WiFi 6无线天线。另外在后置IO这里还设计了UPDATE BIOS升级按钮。整体的IO接口扩展性都是毫无问题的,整体都可以满足玩家的主流扩展需求。

全新BIOS界面解析:

全新的蓝宝石 PURE 极地 B850A WIFI主板到手已经更新了最新的BIOS界面,易用性方面相比之前的大幅提升。分区设计界面对于普通玩家可以更容易上手,而且高阶设置方面也可以让玩家快速查找需要设置的界面。

新版BIOS界面更友好,在首页-仪表板界面中就可以快速通过分块区域对系统进行设置。比如小白玩家可以根据需要在快速设置中一键开启PBO、EXPO、ReSize Bar和EUP功能;在性能配置界面则可以快速调整静音、预设以及性能模式;

此外像是系统基本信息、启动排序以及BIOS 升级功能都可以在仪表板界面快速找到。

对于高阶玩家来讲,蓝宝石提升了收藏夹的位置。把收藏夹放在了仪表板下方,可以方便玩家把常用设置收藏起来,放在收藏夹页面中方便玩家找到。

应该如何收藏呢?其实做得也十分简单。只要在高级/超频页面中找到你需要收藏的设置,双击选项前面的五角星图标,变成绿色之后就表示已经完成收藏设置了。使用操作逻辑简单,方便玩家快速找到并修改常用设置。

常用的一些高级设置中都可以找到,也有详细的分区设置列表。玩家设置都很方便找到你需要的BIOS功能。

超频设置中则根据CPU、PBO、内存、内存时序、电压等做了分区设置。这样玩家可以直接告别繁琐的BIOS界面,快速跟进需要找到自己需要设置的功能。

而且这样的好处就是设置逻辑更清晰,也方便玩家可以快速根据别人操作设置分享来抄作业。

超频设置页面之后,可以看到更详细的设备运行状态信息。

状态信息之后是启动设置选项,可以自定义启动等待时间、键盘数字区域状态、开机画面、网络堆栈。以及启动顺序设置,这里也可以在仪表板首页设置。

工具选项中,则可以设置保存选项、默认选项以及启动覆盖功能。相比很多主流BIOS厂商来讲,蓝宝石多了一个保存更改/放弃更改并关机选择。这里是我没有在其他主板BIOS设置中见到过的,这个设置可以方便玩家在BIOS界面直接进行关机操作,而不是需要玩家强制断电关机或者进入系统后手动关机的繁琐设置了。

BIOS设置与测试:

对于AMD玩家来讲,Auto的收益应该就非常可观了。但是对于我还是想说PBO 2还是要开的吧。蓝宝石玩家除了可以在仪表板界面快速开启PBO和EXPO内存设置之外,也可以在高级以及超频的PBO页面进行详细测试。

目前对于AMD 9000系列处理器来讲,手动PBO 2降压超频的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而且相比友商的BIOS设置界面,蓝宝石的分区设置真的很贴心。

找到超频--PBO选项后,就可以根据下方截图快速抄作业了。

Precision Boost Override Scalar Ctrl修改为Manual,展开的选项Precision Boost Override Scalar修改为10X;

CPU Boost Clock Override修改为Enable(Positive),展开的选项Max CPU Boost Clock Override(+)填写200,这个设置可以理解为:单核超频0.2GHz;

Platform Thermal Throttle Ctrl对应温度墙,可以尝试将模式改为Manual,温度墙设置85℃。不要小看这个,这个可以避免处理器温度直冲95℃温度强,设置为85℃度后其实并不会影响过多性能,我反倒会觉得这样运行更稳定。

GFX Curve Optimizer 设置选择 GFX Curve;GFX Curve Optimizer Sign 设置为 Negative,GFX Curve Optimizer Magnitude 设置为25即可。

当然这里也可以直接抄最后一步作业,实测收益更简单高效。

实测下在开启PBO 2之后通过CPU-Z查看处理器以及主板、内存信息可以看到具体硬件参数,实测CPU-Z Benchmark测试成绩如图。

对比PBO Auto与PBO 2(手动)模式下收益,可以看到在Cinebench R23测试中PBO 2手动设置后的收益提升还是十分明显的。

因为手动设置了PBO 2的温度墙,所以在AIDA 64的FPS单烤测试下9800X3D处理器频率4.5GHz,温度85℃,TDP 124W。这样玩家也不需要担心自己散热不能满足需求了,手动限制温度强后也不会过分地影响其性能释放。

Cinebench R23 & 2024 测试成绩参考如图,实测下我觉得开启PBO 2的跑分收益还是非常明显的。

而且对于CS 2这类游戏时,开启PBO 2之后游戏1%LOW帧(最低帧)也有一定提升,可以有效帮助提升最低帧数来提升游戏体验。

内存方面,我觉得目前最适合AMD 9000系列处理器的还是6000MHz或者6400MHz频率的内存。蓝宝石 PURE 极地 B850A WIFI主板虽然已经加入了对于8000MHz内存的支持,但是实际使用下的性能收益上还是建议各位玩家选择6000MHz 就好了,时序方面如果可以有CL26就选CL26,或者CL28时序的内存也可以。这里我选择了宏碁掠夺者 Vesta II 代的6000MHz CL28 16GB x2的套条作为测试内存。

实测AIDA 64内存读写测试成绩如图,在仅开启EXPO模式下内存延迟略高。

这里手动在BIOS设置界面中找到超频——内存,手动设置像是FCLK、UCLK DV1 MODE设置后再进一步收紧内存小参。

内存时序界面,这个我就不展开我的小参设置了。还是回头来说一下蓝宝石新的BIOS界面的一个优点,熟悉内存时序设置的玩家应该之前都很头痛内存时序设置页面老长了,需要一直向下翻找各种时序小参。

而现在蓝宝石很好的把内存时序设置做了整理分类,清楚地把内存时序参数分为了三列,对于内存时序参数设置,对于普通玩家来讲,只需要设置好第一列时序参数即可。

第二列参数中可以手动设置Tref 为65535即可,别的可以继续Auto。

保存设置重启之后进入系统,可以看到完整内存优化后内存读写以及延迟都相比仅开启EXPO下有所提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上手内存的具体颗粒与时序情况调整内存时序参数。

蓝宝石 PURE 极地 B850A WIFI主板提供了三个M.2 SSD接口,其中最靠近CPU位置的一个支持PCIe 5.0 规格,实测搭配金士顿 FURY PCIe 5.0 SSD测试成绩如图。

实测下跑满PCIe 5.0 SSD的峰值读写没有任何问题,金士顿的这款PCIe 5.0 SSD也是目前读写表现第一梯队的选择了。蓝宝石 PURE 极地 B850A WIFI主板的3个M.2 SSD接口也给了玩家更多的选择。

使用扩展性方面,如果你就打算办公使用。丰富的IO接口满足日常扩展需求,四个USB 3.2 Gen2接口满足高速外置设备的读写需求。相比传统5Gbps的USB 3.2 Gen1 外置设备读写也有不错的提升。

实测搭配USB 3.2 Gen 2外置PSSD存储设备测试读写如图,相比传统机械硬盘读写速度真的快了非常多。

如果选择核显办公使用的话,可以选择像是7600X或者9600X。在意核显性能的话,8600G这样的处理器核显表现也会更好。实测下搭配处理器的核显日常办公或者轻度娱乐也是可以的,通过主板IO区域所配备的HDMI或DP接口,同样能够实现160Hz刷新率电竞显示器的高刷新率显示需求。

2.5G网口以及WIFI 6无线网卡,在日常使用中也都是主流的配置了。2.5G网口的路由器目前也都在陆续普及,进入用户家里。搭配NAS之后读写传输都要明显优于原先的千兆网络的。

总结:

作为PC DIY老玩家来讲,我很高兴看到现在又多了一个千元出头的白色B850主板选择。而且这还是一个ATX规格的标注大板子,整体配置与扩展性都是可以满足当前玩家的使用需求的。日常搭配像是9700X或者像我这样搭配9800X3D都会是性价比很高的组合。

而且蓝宝石新设计的BIOS界面,对于小白玩家或者超频高手都是很友好的设计。对于担心主板配置规格高,但是BIOS不好用的玩家大可放心了。新设计的BIOS UI界面采用了全新的分区设计,很好地解决了小白用户担心主板BIOS复杂、繁琐不好用的痛点问题。这样的BIOS设计真的要比很多主板厂商都要好很多了,做到了简单易上手。未来相信用户基础上来之后,玩家分享更多了以后,小白玩家对于内存超频、PBO设置等方面会有更多现成的作业也可以抄,会省去很多用户的烦恼。

来源:glb10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