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过去20年“最好的抗战剧”排个名,《雪豹》第九,《亮剑》第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04:30 2

摘要:这么排片的原因大家都清楚,毕竟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眼瞅着胜利纪念日要到了,这些献礼片也是时候和观众见面了。

自打进入8月份以来,央视黄金档的排片就发生了变化,各种抗战大剧相继提上日程。

这么排片的原因大家都清楚,毕竟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眼瞅着胜利纪念日要到了,这些献礼片也是时候和观众见面了。

可是从央视的两部抗战大剧播出后的反馈来看,似乎并不太理想,无论是央八的《归队》还是央一的《我们的河山》都没有太高的热度,口碑方面也差了点意思。

明明是观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又都是大制作,为什么拍出来收视率和热度方面差了这么多呢?

带着问题找答案,原来是剧本问题,两部剧前期剧情较为寡淡,再加上节奏混乱,导演想讲的内容太多,所以铺垫太多,导致剧情没了抗战剧的紧张刺激,以至于做不到一开始就吸引观众。

从收视和热度来看,这两部抗战大剧大概率是扑了,这并不是说观众不爱看这类剧,而是被剧情劝退了。

趁着抗战纪念日要到了,以及9.3大阅兵这个热度,我们来盘点一下,过去20年的时间里最好的十部抗战剧,这些电视剧部部都是高口碑,而且有的电视剧甚至重播几千次,至今仍为大众津津乐道。

播出时间:2012年

主演:黄渤、高虎、童瑶

《民兵葛二蛋》凭借其独特的黑色幽默风格和对小人物命运的深刻刻画,成为近年来口碑较高的抗日题材作品之一。

该剧讲述了葛二蛋在村庄被屠后走上抗日道路,与昔日兄弟麦子因不同选择而走向对立的人生轨迹,展现了个人在战争洪流中的挣扎与觉醒。

剧集突破传统抗战剧的叙事模式,以荒诞与讽刺的手法揭示战争背景下人性的复杂性。

葛二蛋虽草根却重情义、机智果敢,麦子则因自私与恐惧逐步堕落为汉奸,二人命运对比强烈,折射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冲突。

剧中对伪军、国军、八路军等多方势力的刻画也较为立体,尤其对麦子心理转变的描写,增强了人物真实感。

此外,剧作融合喜剧元素却不失沉重底色,用“笑中带泪”的方式呈现民族苦难,被评价为“用黑色喜剧突破主旋律套路”的一次成功尝试。

王迅、童瑶、汤晶媚等演员的出色表演也为角色注入了丰富情感,提升了剧集的整体质感。

总体而言,《民兵葛二蛋》是一部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的优秀国产战争剧,至今仍被观众视为难以复制的经典之作。

播出时间:2010年

主演:文章、陶飞霏、杜玉明、张若昀

《雪豹》凭借紧凑的剧情、鲜明的人物塑造和较高的制作水准,成为国产抗战剧中的经典之作。

剧中主角周卫国(文章饰)从富家子弟成长为抗日英雄的历程,融合了家国情怀与个人成长,展现出“孝、忠、义、情、才”兼备的血性男儿形象,令人热血沸腾。

文章的表演细腻到位,无论是战场上的果敢坚毅,还是情感纠葛中的复杂内心,都演绎得深入人心。

该剧在人物塑造上颇具深度,不仅主角立体,配角如萧雅、虎子、竹下俊等也各具色彩。

萧雅的坚韧与牺牲引发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而周卫国与竹下俊从挚友到敌手的命运纠葛,更增添了剧情的张力与人性探讨的层次。

然而,也有观点指出,《雪豹》在军事细节上存在瑕疵,如服装整洁、武器装备过于精良,与真实抗战背景存在差距,相较《亮剑》等剧在写实层面略显不足。

尽管如此,其在叙事节奏、角色魅力和情感表达上的优势,仍使其广受观众喜爱。

总体而言,《雪豹》是一部兼具戏剧张力与精神内核的抗战佳作,虽有艺术加工之嫌,但不失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

播出时间:2014年

主演:张丰毅、佟瑞欣、马晓伟、郑昊

《长沙保卫战》是一部以抗日战争时期三次长沙会战为背景的历史战争剧,全景式展现了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壮烈历程。

该剧以真实历史事件为基础,注重还原战争的宏大场面与战略细节,突出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的民族大义,具有较强的历史厚重感和史诗气质。

电视剧罕见地以宏观视角呈现三次长沙会战(1939-1942),首次在国产剧中详细刻画薛岳的“天炉战法”——通过诱敌深入、利用长沙水系地形围歼日军的战术。

剧中还原了新墙河阻击战、营田争夺战等关键战役,展现国军将领的军事智慧,填补了大众对正面战场认知的空白。

本剧侧重军事指挥与战场实录,塑造了薛岳等将领的形象,呈现了正面战场的重要历史地位。

该剧制作严谨,服化道贴近历史,战争场面恢弘,与“手撕鬼子”神剧划清界限,以严肃史观赢得口碑,被视作反映湖南抗战史实的系列剧首部作品。

作为主旋律抗战题材,其严肃的历史视角和正史叙事风格,适合对军事史和抗战史感兴趣的观众。

播出时间2009年

主演:廖凡、张译、李晨、杨烁

《生死线》是一部由孔笙执导、兰晓龙编剧的抗战题材电视剧,该剧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在沦陷小城沽宁中,一群身份各异的小人物组成抗日力量,在生死边缘挣扎与抗争的故事。

剧集通过欧阳山川(廖凡饰)、四道风(杨烁饰)、何莫修(张译饰)等角色的命运交织,展现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与信念的坚守。

从艺术表现来看,《生死线》被认为是一部“低开高走”的作品,前期看似常规抗战剧,随着剧情推进逐渐显露出对生存、信念与革命代价的深刻探讨,具有强烈的戏剧张力和哲学意味。

其豆瓣评分稳定在8.6分左右,被列为高分国产战争剧之一,在孔笙导演的作品序列中也位居前列。

然而,部分观众批评剧情节奏拖沓、剪辑混乱,尤其对“银子线”等支线剧情表示不满,认为其干扰主线、表演生硬,影响整体观感。

也有观点指出,剧集后期出现“抗战神剧”式的情节跳跃,角色伤亡处理潦草,削弱了前期积累的现实主义基调。

总体而言,《生死线》凭借深刻的剧本立意、出色的演员表现和导演功力,被视为兰晓龙与孔笙合作体系下的重要作品之一,虽存在叙事瑕疵,但仍具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播出时间:2015年

主演:胡歌、靳东、王凯、刘敏涛

《伪装者》是一部广受好评的国产谍战剧,由于剧中时间背景是抗战时期,把它归为抗战剧也未尝不可。

该剧自播出以来凭借紧凑的剧情、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出色的演员表现,成为该类型中的经典之作。

剧集以抗日战争时期为背景,讲述了明氏三兄弟以及大姐在隐秘战线上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融合了家国情怀、兄弟情义与情感纠葛,兼具戏剧张力与历史厚重感。

该剧由正午阳光出品,制作精良,累计播放量超百亿,播出多年后仍多次重播并取得高收视,甚至在央视八套对打世界杯期间拿下同时段第一。

剧中,靳东饰演的明楼被广泛认为是全剧的灵魂人物,冷静睿智、运筹帷幄,展现出极强的领导力与人格魅力。

王凯、胡歌、刘敏涛等主演的表现也备受认可,尤其是明家四姐弟的群像塑造立体丰满,情感真实动人。

宋轶饰演的于曼丽虽戏份不多,但角色悲情而耀眼,深受观众喜爱。

相比之下,王乐君饰演的程锦云则因角色设定和情感线安排引发较多争议,被认为是剧中的短板之一。

此外,反派角色如汪曼春(王鸥饰)和梁仲春也被塑造得极具层次,既冷酷狠辣,又不失人性复杂面,增强了剧集的可看性。

尽管部分情节被指存在逻辑漏洞或主角光环过重的问题,尤其是明台(胡歌饰)的冲动行为屡遭诟病,但整体叙事流畅,节奏把控得当,配乐与服化道也高度还原时代氛围。

总体而言,《伪装者》是一部集演技、剧情与情感于一体的高分谍战剧,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至今仍拥有大量忠实观众并频繁被重温。

播出时间:2011年

主演:黄海波、王雷、姚芊羽、李健

《永不磨灭的番号》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战争题材电视剧,自2011年播出以来,逐渐被观众重新评价为国产战争剧中的经典之作。

该剧由徐纪周执导,黄海波、王雷、姚芊羽、李健等实力派演员主演,讲述了民间抗日武装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坚持斗争,并最终争取到正规军番号的故事。

剧集前半段融入了大量黑色幽默与市井气息,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有趣。

后半段则转向悲壮沉重,通过一系列惨烈战斗和角色牺牲,展现出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悲情。

这种从喜剧到悲剧的强烈反差,增强了情感冲击力,令观众印象深刻。

尽管剧中存在如“手榴弹炸飞机”等看似夸张的情节,曾一度被归为“抗日神剧”,但随着观众对历史背景理解的深入,许多人发现这些桥段背后有真实原型或战术逻辑支撑,并非完全脱离现实,因而该剧的口碑近年来显著回升。

剧中人物塑造真实立体,如李大本事(黄海波饰)狡黠却不失赤诚,孙成海(李健饰)倔强刚烈,陈峰(王雷饰)信念坚定,赛貂蝉英勇赴死等情节催人泪下,展现了普通人在民族危亡时刻的血性与担当。

整体而言,《永不磨灭的番号》虽有戏剧化处理,但情感真挚、制作扎实,兼具娱乐性与历史厚重感,被许多观众视为不可多得的良心抗战剧。

播出时间:2014年

主演:霍建华、杨紫、任程伟、左小青、牛骏峰

《战长沙》是一部广受赞誉的抗战题材电视剧,被许多观众视为国产抗战剧的“白月光”与“天花板”之作。

该剧由正午阳光出品,孔笙、张开宙执导,制作精良,历史细节考究,真实还原了“文夕大火”“长沙会战”等重大事件,兼具史诗感与人文温度。

自2014年播出以来,已在全国各大卫视轮播超过100轮,成为少有的高分常青剧。

不同于传统抗战剧聚焦英雄人物与宏大战场,《战长沙》以长沙胡家一家人的命运为主线,通过普通人在战争中的挣扎与成长,展现家国大义与个体命运的深刻交织。

剧中没有刻意塑造“抗日英雄”,而是真实刻画了每一个在战火中向死而生的普通人,情感细腻、人物鲜活,极具代入感。

杨紫饰演的胡湘湘从天真少女成长为坚毅护士的蜕变过程广受好评,其表演被认为自然动人、层次分明,是她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霍建华饰演的顾清明则内敛深情,与胡湘湘的情感线真挚动人。

此外,任程伟饰演的“好姐夫”薛君山幽默担当又深明大义,成为剧中极具魅力的角色之一。

其群像叙事手法深刻呈现了战争下人性的复杂与光辉,被誉为“最真实的反战剧”之一。

播出时间:2007年

主演:吴樾、鲍大志、刘金山、颜冠英

《地下交通站》是一部广受好评的抗日题材情景喜剧,自播出以来凭借其独特的幽默风格、扎实的剧本和精湛的群像表演,成为观众心中“下饭神剧”级别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安邱城一家驴肉馆为背景,通过地下交通员蔡水根与日伪势力斗智斗勇的故事,展现了小人物在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智慧与生存哲学。

不同于许多“抗日神剧”的夸张与脱离现实,《地下交通站》以黑色幽默和生活化叙事脱颖而出。

剧情紧凑、节奏明快,每集独立成篇又环环相扣,笑点自然不洒狗血,且极少穿插感情线,专注于人物互动与情境喜剧的营造。

其幽默并非低俗搞笑,而是源于对人性的精准刻画和对荒诞现实的讽刺,令人捧腹之余亦能感受到一丝辛酸与深意。

剧中人物形象鲜明,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极具记忆点。

颜冠英饰演的汉奸队长贾贵(贾萌萌)堪称全剧灵魂人物,虽为反派却因贪婪愚蠢、欺软怕硬又自作聪明的性格成为喜剧担当。

其经典台词“皇军来之前我挨打,皇军来了我还挨打,那tm皇军不是白来了!”广为流传。

此外,黑藤规三的成语接龙、掌柜杨保禄的碎嘴、跑堂全福的“扫地僧”式存在感,都为剧集增添丰富层次。

总体而言,《地下交通站》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它用真实、接地气的方式讲述了特殊年代的小人物故事,用幽默化解沉重,用智慧对抗强权,既不失历史底色,又充满人文温度,是一部兼具艺术性与娱乐性的优质喜剧。

播出时间:2005年

主演:李云龙、何政军、张光北、童蕾、张桐

《亮剑》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抗战题材电视剧,自2005年播出以来广受观众喜爱,被誉为中国抗战剧的“天花板”之作。

该剧以李云龙这一个性鲜明的军人形象为核心,展现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乃至抗美援朝的宏大历史背景,塑造了一位敢打敢拼、有血有肉的“泥腿子将军。

剧中最深入人心的是“亮剑精神”——面对强敌,即便实力悬殊,也要敢于亮出宝剑,奋勇一搏。

这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贯穿全剧,成为激励无数观众的精神图腾。经典台词如“狭路相逢勇者胜”“老子打的就是精锐”至今仍被广泛引用,彰显其深远的文化影响力。

在艺术表现上,《亮剑》摒弃了传统抗战剧中“神剧化”和偶像化倾向,人物形象真实粗粝,服装道具贴近历史,战斗场面紧张激烈。

尤其骑兵连集体冲锋、平安县城战役等情节极具震撼力,赢得了观众的高度认可。

此外,剧中人物关系丰富立体,李云龙与赵刚的“神仙友情”、与田雨的“糙汉爱情”,以及与楚云飞亦敌亦友的复杂情谊,都为剧情增添了深厚的人文色彩。

演员李幼斌凭借精湛演技将李云龙演绎得入木三分,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角色。

该剧不仅多次获得金鹰奖、飞天奖等权威奖项,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豆瓣评分高达9.5分,更催生了“亮剑精神”这一社会文化符号,影响跨越代际,成为几代人心中的精神标杆。

播出时间:2009年

主演:段奕宏、张译、张国强、邢佳栋、李晨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被广泛誉为“国产战争剧天花板”的高分作品,豆瓣评分高达9.6分,位列国产抗战剧前列。

该剧由康洪雷执导,兰晓龙编剧,以中国远征军滇西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群溃兵组成的“炮灰团”在绝境中挣扎求生、浴血奋战的故事。

与传统抗战剧不同,该剧摒弃了“爽剧”模式和英雄主义光环,真实刻画了战争中小人物的恐惧、懦弱、挣扎与觉醒。

剧中没有手撕鬼子的荒诞情节,也没有非黑即白的敌我设定,而是通过灰暗的色调、破碎的叙事、充满哲思的台词,展现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

士兵会怕死、会抢粮、会装病,但最终在绝境中迸发出惊人的血性与尊严。

其深刻之处在于对信仰、牺牲、政治与人性的多重叩问。龙文章那句“我欠南天门上一千座坟”,道尽了幸存者的负罪与坚守;而“你不能把我们当劈柴烧”则直指个体生命在宏大叙事中的价值。

剧作不提供简单的情绪宣泄,也不迎合观众对胜利与荣耀的期待,反而不断打破幻想,让观众在压抑与沉思中体会真正的战争代价。

正因如此,该剧虽口碑极高,却因节奏缓慢、叙事碎片化、情绪沉重、台词深邃而具有较高观看门槛,许多人难以坚持看完。

它不迎合大众娱乐需求,是一部挑观众的作品,也正因这种不妥协的艺术坚持,使其成为难以复制的经典。

抗战剧作为国产剧市场的一大重要分支,自从推出以来就备受老百姓关注,并且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

尽管20年来,抗战剧已经拍到数不清,可每隔一段时间还是会有爆款佳作产出。

影视剧导演和编剧要做的就是要深耕剧本,写好故事,只要本子好,拍出来的东西观众自然会买账。

接下来,央视还有两部抗战大戏要和观众见面,到底后续作品能否为献礼剧正名,就要看故事内容如何了,我个人还是挺期待张永新执导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

那么,在大家心目中,觉得最好看的抗战剧是哪一部呢?

来源:娱乐摘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