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股市并不是一个严格的零和游戏。所谓零和博弈,指的是一方的收益必然来自另一方的损失,比如扑克或期货合约。但股市不同,它背后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当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整体经济规模每年都在扩张时,资本市场自然能分享这一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股市里买的人越来越多,指数一路走高,仿佛人人都能赚钱。但真相远比想象复杂。
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股市并不是一个严格的零和游戏。所谓零和博弈,指的是一方的收益必然来自另一方的损失,比如扑克或期货合约。但股市不同,它背后的核心是经济增长。当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整体经济规模每年都在扩张时,资本市场自然能分享这一红利。也就是说,从长期看,大家是有机会一起受益的,这就是股市“共赢”的基础逻辑。
可如果股市真的能长期上涨,人人都知道会涨,那为什么全世界的人不都买美股?美国人自己又为什么要去上班呢?答案很简单:股价上涨的背后,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具备同样的价值逻辑。
举个例子,股价上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情况:
第一类,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极强,每年业绩稳步递增,还持续分红。这类公司股价上涨,本质是企业价值的真实提升。买入它的投资者,就像巴菲特一样进行长期价值投资,基本不存在明显的“输家”。这种上涨,背后是企业创造的财富在不断分配。
真实案例:
苹果(Apple, AAPL)
苹果的股价在过去二十年上涨了数百倍。背后并不是单纯的资金游戏,而是 iPhone、iPad、Mac、可穿戴设备和服务业务不断创造出巨额现金流。公司不仅年年盈利增长,还持续回购股.票和分红。 这种上涨的受益者是所有长期持有的股东,几乎没有所谓的“输家”。
第二类,公司并没有特别突出的竞争力,但在市场炒作下被“多头资金”相中。先是一波资金推动股价快速上涨,吸引大量投资者(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蜂拥而入。当这些多头在高位逐步卖出、撤走支撑后,股价往往就会回落。最终,接盘的后来者成为了被“收割”的那一批。
真实案例:GameStop
(GME,2021年“散户大战华尔街”)
GameStop原本是一家前景平平的线下游戏零售商,基本面并不亮眼。但在2021年初,Reddit散户抱团推高股价,从不到20美元一路暴涨到400多美元。
在这波疯狂上涨中,早期进场的散户和部分对冲基金赚得盆满钵满,但后来跟风的投资者,大量是在高位接盘,最终股价回落,很多人亏损惨重。这就是典型的“资金推动上涨→吸引追涨买入→主力出货→股价下跌”的过程。
除了企业盈利成长和资金炒作之外,股价上涨还有哪些真实原因。
1. 行业趋势或结构性机会
有些美股上涨,是因为整个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规模大幅扩张,而企业占据有利位置。
真实案例:奈飞(Netflix, NFLX)
奈飞股价在2007-2020年一路上涨,并非短期炒作,而是因为流媒体行业爆发,公司抢占先机,用户量和收入持续增长。
本质:股价上涨反映了行业空间和市场份额增长,而非公司单一业绩增速。
2. 政策或宏观环境推动
有些上涨是政策、法规或宏观趋势带来的红利。
真实案例:特斯拉(Tesla, TSLA)
美国和中国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碳排放标准提高,使电动车需求大幅提升,推动股价上涨。
本质:政策利好改变了市场预期,即使企业短期利润不高,股价也会被推高。
3. 市场预期和未来成长空间
有些公司短期业绩一般,但市场预期其未来潜力巨大,股价提前反映未来增长。
真实案例:亚马逊(Amazon, AMZN)
早期亚马逊连续亏损,但投资者看好电商和云计算长期潜力,股价持续上涨。
本质:股价上涨是对未来现金流预期的折现,而不是当前盈利。
4. 企业结构性变革或创新驱动
有些美股上涨,源于公司战略调整、产品创新或技术突破。
真实案例:英伟达(Nvidia, NVDA)
GPU业务最初只是游戏显卡,但随着AI和数据中心需求爆发,股价随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大幅上涨。
本质:股价上涨来源于创新驱动的成长预期,而非传统的稳健盈利。
5. 并购、重组或资产价值释放
企业通过并购、出售资产或战略重组,可以释放潜在价值,从而推动股价。
案例:迪士尼(Disney, DIS)
收购21世纪福克斯后,资产组合扩展,内容版权和流媒体业务得到增强,股价随战略落地上涨。
本质:股价上涨反映了资本运作和资产价值重估。
因此,美股的持续上涨并不意味着人人都能赚钱。真正长期获益的,往往是选择了优质企业并长期持有的投资者;而那些盲目追涨、追逐短期热门题材的资金,很可能就是输家。股市表面上热闹非凡,但赢家和输家的分化,始终真实存在。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