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月前,2月25日上午10点45分,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的一家医院里,70岁的Gerald和62岁的妻子Coby并排躺在病床上。女儿Lee轻声问父亲:"爸爸,你还有什么心愿吗?"
一个月前,2月25日上午10点45分,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的一家医院里,70岁的Gerald和62岁的妻子Coby并排躺在病床上。女儿Lee轻声问父亲:"爸爸,你还有什么心愿吗?"
老人微笑着摇头,目光却始终没离开身旁的妻子。这一刻,死亡不是意外,而是他们共同的选择——这对相濡以沫41年的夫妻,决定在同一刻离开人世。
生同衾,死同穴——是誓言,更是承诺
2008年,Gerald确诊前列腺癌。祸不单行,妻子Coby也罹患晚期癌症,癌细胞扩散到了骨骼。多年来,病痛像潮水般日夜侵袭,将他们的生命一点点吞噬。
“妈妈常说,如果有一天她像外公那样认不得人,就让我们放手,那是唯一能让她安然离去的方法。”女儿Lee含泪回忆。
原来,Coby的父亲曾被病痛折磨十年,最后连至亲之人都认不出来。”那时候没有安乐死,妈妈看着外公受苦,就下定了决心:如果自己也有那么一天,绝不要这样活着。"
最动人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我陪你”
在镇静剂让他们沉睡、第二剂药物引导他们进入永眠前的几分钟,Gerald突然提出一个请求——他想听一首歌,1970年代Climax Blues乐队的《I Love You》。
41年前,他和Coby的婚礼上,礼堂里回荡的,正是这首歌。那一刻,珍藏的黑胶唱片正静静躺在他们的家中,但女儿Lee早已将这首歌下载到手机里。随着她按下播放键,熟悉的旋律在病房里响起。
“好久没听到这首歌了。”Coby轻轻说道,温柔笑意爬上眼角的皱纹。
1981年,这首歌风靡一时,那时Gerald刚刚娶到"这辈子见过最美的姑娘"。而此刻,躺在病床上的他,目光始终未离开妻子。
Coby靠回枕头上,闭目听着音乐。就在她身边,白发苍苍的丈夫一直侧着头,目光温柔地追随着妻子。女儿说:”妈妈闭着眼听歌,爸爸就一直看着她,眼神里全是爱。”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最后注解
最后的时刻,医院特意将两张病床并在一起。当药物缓缓注入,他们的手始终紧握,就像过去41年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当心电监护仪上拉出一条平平的直线时,Lee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从未见过如此平静、有仪式感的告别。他们望着彼此的眼睛离开,没有痛苦,只有爱。"
对Gerald和Coby而言,做出这样的选择很简单:既然不能一起慢慢变老,那就一起与亲人好好告别,共赴来生。
女儿Lee说,父母的离去让她学会如何面对死亡:“最痛的从来不是放手,而是看着你爱的人受苦却无能为力。”真正的爱情,不仅是"愿得一心人",更是"生死两相随"。当命运已无可逆转时,尊重对方选择“共死”的权利。
这也彻底改变了Lee对安乐死的看法。“以前我觉得这很可怕。……但看着爸妈那么痛苦,反而觉得能自己选择离开,是种解脱。”
至亲之间,常常是“爱你在心口难开”。往往亲人离世后,才后悔为什么没有早些说出“我爱你”。
而采用这种方式告别,也让Lee摆脱了一切桎梏,将所有想对父母说的话都倾诉了出来,不留一丝遗憾。
关于加拿大安乐死
临终医疗援助 (MAiD),即安乐死,是指医生或执业护士根据患者的能力、自愿和明确的要求,帮助符合条件的人结束生命。
自从安乐死于2016年6月在加拿大合法化后,选择这种方式告别的人越来越多。在新不伦瑞克省,申请人数五年间翻了一倍,从2020年的105例增至2024年的216例。
根据加拿大法律,申请安乐死需要两位医生分别进行评估,确认患者处于“无法逆转的功能衰退”且“痛苦无法忍受”。
另外,从2027年3月17日起,单纯因精神疾病痛苦的患者也可申请安乐死。
在BC省,如果患者确实希望申请安乐死,第一步是填写并向安乐死计划提交申请表。
之后,将接受两次面对面或者远程评估,以确认患者了解所有可用治疗手段、符合安乐死计划的资格标准,以及有能力做出这个决定。
评估期至少为90天。申请通过后,患者可以在准备好的时候,随时选择执行安乐死的日期。
整个过程中,患者可以随时撤回申请。
来源:温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