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被捕时,到底有没有“又哭又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5 18:00 1

摘要:“他们(抓捕江青的士兵)足登轻便橡胶底鞋,像猫一样轻巧,摸到了大卧室的电灯开关,啪的一声打开了灯,一拥而入,冲进了硕大的卧室,自动步枪对准了卧榻。

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捕,是一件影响中国的大事,让无数人拍手称快。

但是,关于江青被捕的过程,却是众说纷纭,流传着很多谬误。

比如罗斯·特里尔写的《江青正传》一书中,对这个故事是这样记载的:

“他们(抓捕江青的士兵)足登轻便橡胶底鞋,像猫一样轻巧,摸到了大卧室的电灯开关,啪的一声打开了灯,一拥而入,冲进了硕大的卧室,自动步枪对准了卧榻。

“江青像只老虎一样从被单中跳起来,吃惊地睁大双眼,睡袍四下飘起。‘不许动!’士兵们齐声大吼。刹那间,死一样的沉寂,似乎听到了阵阵回声。

“然后,江青瘫倒在地板上,大声悲号起来。压倒她那阵阵呜咽,一个校级军官粗声粗气地说:‘你被捕了!’江青转过泪水模糊的脸喊道:‘主席尸骨未寒,你们就胆敢搞政变!’”

根据这本书的描写,江青当时“瘫倒在地板上,大声悲号”。

那么,这位罗斯·特里尔是谁呢?他是美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出版过一本《毛泽东传》,是西方数百种《毛泽东传》中最被推崇、最畅销的作品之一,在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不亚于斯诺的《西行漫记》。

另外,在中国作家所国心出版的《1967年的78天——“二月逆流”纪实》一书中,也有类似的记录:

“赵营长一字一句地向她宣读了中央的逮捕令。江青听了,怔了一会儿,又换了一副面孔。她又哭又闹,倒在法国式沙发上赖着不走:‘这是阴谋,主席尸骨未寒,你们就对我下毒手呀……’

“这个30年代上海滩上的二流演员,在扮演其人生的末场戏。然而,演戏也是需要观众,需要剧场效果的。江青见对方(包括她的内卫)都冷冷地站着,无人买账,又自觉没趣了。她擦擦眼睛,站起来整整衣服,把手背到身后,昂起下巴说:‘告诉他们,我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在这本书中,也是说江青“又哭又闹”。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未必,很多细节都是虚构出来的。

首先,负责抓捕江青的并不是什么“赵营长”,也没有带什么“自动步枪”,而是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带着几个人去的,没有带任何武器。

后来,著名纪实作家叶永烈曾经采访过张耀祠,说执行这么重要的任务,为什么不带武器?张耀祠笑着说,四周站岗的警卫员都是我的部下,还怕江青闹事吗?

确实,张耀祠作为中央警卫团团长、8341警卫部队的负责人,中南海所有的警卫员都要听他的指挥,去抓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江青,还用得着带武器吗?

据张耀祠回忆,他带着几个人进入江青的住处后,江青刚吃完晚饭,正在沙发上坐着,看到张耀祠进来,就冲着他点了点头,也没有在意,因为张耀祠来她这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但是,当她看到张耀祠后面还带着几个人,就有点生气了,指着他们说:“你们要干什么?”

张耀祠站在江青面前,用严肃的语气向她宣布:“江青,我接中共中央指示,决定将你隔离审查,到另一个地方去,马上执行!你要老实向党坦白交待你的罪行,要遵守纪律。你把文件柜的钥匙交出来!”

江青听后,并没有“又哭又闹”,而是继续坐在沙发上,怒视着张耀祠,问他:“是什么人指使你们来的?”

张耀祠说:“我们是奉华总理、叶帅的命令,来执行中央决定的。”

江青恨恨地说:“主席尸骨未寒,你们就对我这样。”

张耀祠要求把文件柜的钥匙交出来,江青说:“这里许多都是中央的机密,我要对党负责,钥匙我只能交给华国锋。”

然后,江青就把钥匙装进一个信封里,在信封上写道——“华国锋同志亲启”。

另外,江青还给华国锋写了一封信,是这样写的:

国锋同志:

来人称,他们奉你之命,宣布对我隔离审查。不知是否为中央决定?随信将我这里文件柜上的钥匙转交于你。

江青,十月六日

这就是抓捕江青的经过,根本没有什么“又哭又闹”,“瘫倒在地板上,大声悲号”。

至于外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传言,张耀祠后来分析说:“大概是后来在审判江青时,江青在法庭上大吵大闹,通过电视转播,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此推理,以为拘捕她时,她也会如此表演。”

那么,江青在法庭上又是如何“大吵大闹”的呢?

在1981年1月25日,法庭开始宣布对“四人帮”集团的判罚结果,当江华庭长读到“判处被告人江青死刑”时,江青突然歇斯底里地叫喊起来,说:“打倒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坚决不承认反革命的法庭判决!……”

法警把她押出去后,江青继续大哭大闹,还躺在地上打滚。

显然,江青是被“死刑”吓坏了,但实际上,她只听到“判处被告人江青死刑”时就开始叫喊,却没有听到后面还有一句,就是“缓刑二年执行”。

所以,到了外面后,一位法警告诉她:“江青,你听清楚了没有?是缓期二年执行!”

江青听后,这才不闹了。

其实,在要不要对江青判处死刑这个问题上,一直有两种意见,大多数人认为,江青在“文革”时期犯下了无数罪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必须要判处死刑,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属于党内斗争,不能开杀戒。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就采取了折中方案:判处江青死刑,但缓期二年执行,既不用立即杀掉她,又可以平息民愤,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1983年1月25日,两年缓期到后,鉴于江青在这期间没有恶劣情节,从死刑改为无期徒刑,并允许保外就医。

1991年5月14日,江青在家里自缢身亡,结束了自己的争议人生,终年77岁。

来源:凡易文史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