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记得我第一次读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时,正趴在小学五年级的课桌上。那时觉得这话真有力量,虽然不太懂“大任”具体指什么,但莫名觉得浑身来劲。后来才明白,这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正是《孟子》独一无二的魅力,也是它能为小学生写作打下坚实基础的
还记得我第一次读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时,正趴在小学五年级的课桌上。那时觉得这话真有力量,虽然不太懂“大任”具体指什么,但莫名觉得浑身来劲。后来才明白,这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正是《孟子》独一无二的魅力,也是它能为小学生写作打下坚实基础的根源。
一、学孟子,就是学怎么把道理讲得生动有趣
小学生最怕枯燥的说教,而孟子偏偏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用“揠苗助长”告诉你急于求成会坏事,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那些看不到自己缺点却嘲笑别人的人。这些简短有趣的小故事,就像一颗颗裹着糖衣的药丸,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咽下了深刻的道理。
等孩子自己写作文时,这些贮存在脑海中的典故和寓言,就成了他们最宝贵的素材库。当别的孩子还在为“举例子”发愁时,熟读《孟子》的孩子已经能信手拈来,让文章既有深度又有趣味。这种把抽象道理具象化的能力,是高分作文最重要的特质之一。
二、学孟子,就是学怎么让文章有气势、有格局
读《孟子》经常会感到一种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他善用排比,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层层推进,让人无法反驳。这种强大的逻辑说服力和语言节奏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文风格。
更重要的是,孟子为我们树立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价值标杆。当孩子们在作文中探讨“责任”、“担当”、“理想”这些大主题时,孟子的思想就像一座灯塔,能帮助他们跳出“小我”的局限,站在社会和家国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的文章,自然会有不一样的格局和气象,容易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三、学孟子,就是学怎么做人和怎么思考
孟子坚信“人之初,性本善”。这种积极的价值观,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心灵养料。它教会孩子与人为善,也让他们在写作时,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诚和温暖,而真诚永远是打动阅卷老师最有效的武器。
孟子并非空谈家,他周游列国,努力推行自己的主张。他告诉我们,无论理想多么远大,都要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智慧和韧性。这种深刻的思辨能力和积极入世的态度,能极大地丰富孩子作文的思想内涵,让他们在议论时不仅有观点,更有支撑观点的哲学深度和现实思考。
结语:从小播种,静待花开
让小学生读《孟子》,并不是要求他们立刻理解所有的深奥哲理。而是像在心灵深处播下一颗种子——一颗融合了语言智慧、思维方法和人格力量的种子。
随着年岁增长,这颗种子会悄然发芽。当他们在考场上铺开稿纸,孟子式的雄辩、比喻、排比,孟子所倡导的仁爱、勇气与担当,都会自然而然地流淌于笔端,汇聚成既有思想锋芒又有语言魅力的文字。
这,就是从《孟子》中汲取的,能够受用一生的写作密码和成长力量。
来源:牛那里顿的微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