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迟蓬,这位在演艺界摸爬滚打四十余载的资深演员,虽没有那些流量明星的超高人气和铺天盖地的热度,但她的演技早已在一部部作品中得到验证。从早期作品到近年来参演的《温州一家人》《小巷人家》等,迟蓬总能凭借细腻的表演,精准把握角色情感脉络,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
在娱乐圈这个光鲜亮丽却又波谲云诡的名利场中,有人在聚光灯下享受无尽吹捧,有人却在暗处默默承受被遗忘甚至除名的冷遇。
近日,老戏骨迟蓬被《生万物》剧组除名的消息,就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千层浪,也让大众再次将目光聚焦到娱乐圈那看似繁荣背后的残酷现实。
迟蓬,这位在演艺界摸爬滚打四十余载的资深演员,虽没有那些流量明星的超高人气和铺天盖地的热度,但她的演技早已在一部部作品中得到验证。从早期作品到近年来参演的《温州一家人》《小巷人家》等,迟蓬总能凭借细腻的表演,精准把握角色情感脉络,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她就像演艺圈里的一股“实力派清流”,不追名逐利,只一心钻研演技。
在《生万物》这部剧中,迟蓬饰演的农村老太堪称一绝。为了演好这个角色,她提前两个月苦练山东方言,尤其是标志性的倒装句,力求每个发音、每个语调都能精准还原。拍摄揉面戏份时,她摒弃道具组的“假把式”,跟着当地村民学了半个月,最终在镜头里呈现出的揉面动作,那手指发力的弧度、手腕转动的节奏,都像极了一位操持家务多年的农村妇女,毫无表演痕迹。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将农村老太那种朴实、善良又饱经岁月沧桑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以至于观众看剧时,仿佛她就是从山东农村走出来的真实人物,而忘记了她是一名演员。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凭借演技为剧集口碑和收视率立下汗马功劳的演员,却遭遇了令人心寒的对待。在《生万物》开播初期,宣传海报上不见她的身影,剧集前11集的片头演员表中,更是将她“彻底遗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戏份极少、甚至只出场一幕、台词不足10句的客串演员都有署名。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引发了观众的强烈不满和质疑,“迟蓬演技封神”“求给老戏骨署名”等话题迅速在社交平台发酵,微博#请尊重老戏骨迟蓬#话题阅读量超2亿 ,网友们纷纷晒出迟蓬的精彩表演片段,为她鸣不平。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剧组才在第12集不情不愿地在片头演员表中补加了迟蓬的名字。
迟蓬的遭遇,让人不禁感叹,难道在娱乐圈,不红真的是原罪吗?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似乎只要有流量、有话题,即便演技平平,也能在演艺圈混得风生水起,获得各种资源和追捧;而像迟蓬这样踏实演戏、低调做人的实力派演员,却因为缺乏流量和话题,即便演技精湛,也可能被忽视、被边缘化。这不仅是迟蓬个人的悲哀,更是整个娱乐圈的悲哀。
从更深层次来看,迟蓬被除名事件反映出娱乐圈畸形的生态环境。一方面,资本过度追逐流量,将流量明星视为票房和收视率的保障,在选角、宣传、奖项评选等方面都向流量明星倾斜,忽视了演员的演技和作品本身的质量。另一方面,这种流量至上的风气也导致一些演员不再专注于提升演技,而是一门心思追求热度和话题,整个演艺圈变得浮躁不堪。长此以往,真正优秀的作品将越来越少,观众也会对影视作品失去信心。
值得庆幸的是,迟蓬的演技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力挺。面对剧组的不公对待,观众们没有选择沉默,而是通过各种方式为迟蓬发声,让更多人看到迟蓬的演技和付出。这也让我们看到,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真正欣赏的是那些用心演戏、有实力的演员。希望娱乐圈能从迟蓬被除名事件中吸取教训,摒弃流量至上的错误观念,回归到以作品质量和演员演技为核心的正轨上来。只有这样,演艺圈才能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和演员,观众才能看到更多高质量的影视作品 。
来源:琦大锤娱乐八卦站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