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中美之战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中国有一种武器足够强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7:14 1

摘要:说起中美关系,这几年总让人觉得剑拔弩张的,各种新闻里头老是提贸易战、科技争端,还有南海、台湾海峡的那些事。不少人担心会不会真打起来,但其实有位美国经济学家大卫·P·戈德曼在2020年就直截了当地说,这仗打不起来,主要因为中国手里握着一种武器,威力大到让美国没法

说起中美关系,这几年总让人觉得剑拔弩张的,各种新闻里头老是提贸易战、科技争端,还有南海、台湾海峡的那些事。不少人担心会不会真打起来,但其实有位美国经济学家大卫·P·戈德曼在2020年就直截了当地说,这仗打不起来,主要因为中国手里握着一种武器,威力大到让美国没法轻易动手。

戈德曼的这个预测出自2020年8月24日在亚洲时报上发的文章,叫《为什么不会有美中战争》。他用一个1976年的拳击比赛做比方,那场是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对上日本空手道高手安东尼奥·猪木。猪木大部分时间躺在地上,用腿踢阿里的小腿,阿里想进攻却够不着,结果阿里腿肿了,还差点得截肢,比赛判平局。这事说明,防守方如果策略对头,就能让进攻方吃大亏。

戈德曼说,中国就跟猪木似的,用一种叫“反介入/区域拒止”的能力,让美国像阿里一样没法发挥。简单讲,这是一种防御体系,目的是把敌人挡在门外,不让靠近核心地带。中国花了大笔钱建这个系统,包括各种导弹、飞机、潜艇和电子战设备,让美国海军想靠近中国沿海都难上加难。戈德曼觉得,美国要是真想打,成本高得离谱,可能赔上航母群,还没法保证赢。

具体说说这个武器啥样。中国的主打是陆基导弹,比如东风-21D和东风-26,人称“航母杀手”。东风-26射程能到2500公里远,直达关岛的美军基地。这些导弹从陆地发射,轨迹从平流层垂直下来,美国海军的防御系统对付起来很棘手。

还有东风-17带的DF-ZF高超音速滑翔体,能变轨,现有导弹防御网拦不住。中国不光有这些,还配了大量四代机、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现代化攻击潜艇、电子战工具和密集防空导弹网。

整体看,这套体系能把美国及其盟友的部队困在有效射程外,海空打击都施展不开。戈德曼承认,中国空军没打过空战,美国人只能猜J-20隐形战机对美舰和F-35的实际效果,但中国也不用正面硬拼飞机,只要把美国力量隔在远处就行。这点挺务实的,中国玩的是不对称战法,用本土优势顶住海上强敌。

再聊聊两国军力对比。戈德曼提到,美国士兵装备值18000美元,中国士兵才1500美元,看起来差距大。但他分析,这主要是采购模式不同。美国军费国会批了再给军火商,中间层层赚钱,价格翻倍。中国军工单位重在提升战斗力,不是纯赚钱,所以效率高。实际装备上,中美差距没那么悬殊,现在单兵装备基本半透明,大家都能看到,美式中式各有风格,但功能差不多。中国陆军历史上在装备差的情况下都赢过仗,现在更不用说。

海军方面,戈德曼觉得中国当时弱,但其实2020年时中国海军已起步。早年靠外购,但后来自己造。1985年改造瓦良格号,1988年下水,2012年9月25日服役成辽宁舰。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2017年4月26日下水,2019年12月17日交付。

到2020年,双航母编队成型。055型驱逐舰,南昌舰2019年交付,2020年1月12日服役,拉萨舰2021年3月入列,鞍山舰和无锡舰2022年服役。这些万吨舰有112个垂直发射单元,远海作战强。戈德曼可能低估了这些进展,但他承认中国陆基力量让美国忌惮。

戈德曼还考虑了更广的场景,比如美国封锁中国从中东进口石油。但中国能源消费85%不靠进口,不像日本韩国那么依赖。中国还建陆上油气管道,降低风险。美国想远距离打,补给线长,中国本土支援源源不断。美军一到中国近海,就成孤军,卫星监视下,东风导弹随时点名。东风-41洲际导弹盯着美国本土,美国本土导弹如民兵三也不敢轻易动。

戈德曼说,一旦开打,美国损失航母群,就丢掉太平洋主导权,下个时代没美国什么事了。这观点在2020年提,现在看中美关系虽紧张,但没真打。2020年后,中国海军继续扩,2022年6月17日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2024年5月开始海试,带电磁弹射。055舰到2023年第八艘入列。美方加印太军演,2021年美日澳联合模拟防御,但双方都克制,没擦枪走火。

戈德曼的分析接地气,不是光喊口号。他2021年出书谈中国科技优势,2023年在亚洲时报写芯片限制对中国的影响,2024年参加国家保守主义会议,强调中美竞争要靠创新。到2025年,他还当亚洲时报副主编,观点没变。中国导弹系统让战争门槛太高,美国决策者算账时,发现不值。

想想看,中国一天能造1000枚巡航导弹,这产能美国比不了。乌克兰战事证明,弹药数量比超级武器管用。中国投资导弹生产,过剩产能都行。美国禁高端芯片,但中国自研进步快,华为麒麟芯片就是例子。

再深挖,戈德曼觉得中美对抗不像冷战,美苏那时是意识形态对垒,现在是科技和经济。中国不挑战美国中东军力,美国也不争中国贸易和基建领导。中国长征全球南方,建“一带一路”,美国产炮弹都不够供乌克兰,中国导弹想造多少造多少。

这变化大。美国军工依赖中国部件,2023年报道说,美武器里有中国电子元件,加大制裁也难断。戈德曼说,美国输科技战因无能和自大,没跟上中国步伐。中国战略挑战美国,但因不安全和恐惧驱动。中国想和平崛起,美国得想怎么竞争而不打仗。

戈德曼隐瞒身份用“斯宾格勒”写文,好几年才露面。他的洞见比情报机构还准,有人这么夸。他2021年YouTube谈中国大战略,强调中国不傻,不会像美国想的那样争全球军力。中国建A2/AD,就是防卫本土,不称霸。

中国中东影响战略,不是军力,是经济。美国得创新逢挑战。2024年戈德曼推特说,美国远征军被中国导弹压住,现在中国部署更多,尤其高超音速武器。

总的,中美打不起来,因为中国这武器让美国动不了。戈德曼观点站得住脚,基于事实。世界变了,中国军力均衡发展,陆海空导弹齐头并进。美国得反思,怎么在和平竞争中赢。中国稳健前行,全球地位升。想想,战争成本谁都扛不住,和平发展才靠谱。

来源:刘白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