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人转行:380万买来的教训:一个地产人跨界餐饮的血泪自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6 08:21 1

摘要:上周有一位朋友看完了转行系列的几篇文章,说我不能总讲一些成功案例,给人一种幸存者偏差的感觉。

我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是转行系列的第五期。

上周有一位朋友看完了转行系列的几篇文章,说我不能总讲一些成功案例,给人一种幸存者偏差的感觉。

这位朋友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老哥。

老哥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浇灭大家对于创业的热情,就是他的目的。

现在的他,因为创业,负债几百万。

从决心进入一个陌生行业孤注一掷,这结局大概率是注定的。

我考察了不少项目,从平价餐饮到日式料理,从零食店到品牌连锁。我不想每天起早贪黑在小作坊里做18一碗的猪脚饭。

最终我决定做火锅这个品类,它作为大众最喜欢美食之一,只要食材新鲜,底料过关,再增加几个创意菜品,不愁在市场上打不开口碑。

考虑到加盟费用的高昂,我决定用地产营销思维打造属于自己的餐饮品牌,励志要做火锅届的爱马仕!

我租了一百多平的店面,高薪招聘了一位火锅店资深店长,照葫芦画瓢订好了菜单,在冷库和菜市场完成了供应链搭建。还有火锅底料,当然是买。

找了个地产圈内设计师,给我设计了一个元宇宙风格的店面装修,怎么说呢,有种售楼处的性冷淡风。

我还高价定制了员工装,中国风旗袍看起来格调满满。

定价当然是要符合我的定位,高!

但是渠道为王,你可以在抖音、美团获得低价团购券,这是开业大酬宾!

开业前,我媳妇站在店门口,疑惑的对我说,“这个风格,真的有人想进来吃吗?”我摇摇头告诉她,这叫创新。

开业首月流水38万,抖音网红端着镀金餐盘摆拍,评论区都在说:“看起来不像是吃饭的地啊?”

为了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流水的钱花了出去,各大平台的引流在开业的喧嚣散去之后,慢慢归于平静!

我绞尽脑汁想办法做广告,吸引顾客进店。而我的店长给我的数据让我头皮发麻!

我的餐厅复购率、翻台率远低于同业,而是食品损耗率远高于其他火锅店。

我一方面让店长加强管理,一方面开始用地产打法破局。

✖️ 用高额补贴换流量(满100送50代金券)

✖️ 盲目增加SKU(菜品暴增)

✖️ 重营销轻产品(花10万拍宣传片,全平台推广)

直到,财务告诉我,现金流不足以支撑3个月,更可怕的是,我连常客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这一次创业,像是一次投石问路,我扔出去的百万存款,没有在这个行业激起任何水花。

不到一年的时间,宣告散场!

清算的那一天,我看着投资380万的店铺,估值不到50万,这是我第一次拿到如此惨淡的成绩!

这不是一次脚踏实地的创业,这是一场自我感动!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拿着销冠团队奖杯在台上讲话的我,和坐在街边散落一地烟头的我,仅仅相隔不到两年!

那时候在房企,年薪百万的背后,是全年无休止的会议、凌晨三点的PPT和永远超标的KPI。那些熬夜修改年终营销方案的日子,恍如隔世。

从毕业进入销售行业,后来从房企中介跳到甲方,我见证过行业巅峰时期的辉煌,也为自己积攒了第一桶金。

我其实很感激自己,选择销售,选择房地产,这些年支撑我买房买车成家立业。

只不过,行业下行周期比我想象中来的更快更猛,当项目去化率不断下跌。当渠道佣金不断上涨,当全员营销变成强制摊派,我知道这个曾经造就无数财富神话的行业,正在经历不可逆的蜕变!

在我入行的时候,我的师傅给我的一句忠告——地产人只有两种结局,要么在酒桌上喝死,要么在降价单上饿死。

下行势头无可阻挡,急流勇退,在资本的游戏里,营销总也成为了随时可替换的零件。

我想自己说了算。

没想到一个念头,赔上了我的所有积蓄。幸亏,我的房子还在手里,算是及时止损!

如今,我下定决定,退出这场创业的游戏,也忠告各位,不要轻易下海。

我媳妇问我,还要回归你的老本行吗?

回归销售,但是回不去地产了。甲方乙方现在的日子都不好过,回去也是喝不到汤的尴尬。

如今,我已经入职一家农机制造公司,负责销售农业机械,面对陌生的产品和行业,我好像重新找到了年轻人的热情。

下班路上看到售楼处的广告,突然想起当年给项目定广告语——“人生进阶,从一套好房子开始”。

现在我的新slogan是:人生降级,从放下身段开始。

(因保密需要,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转行餐饮的朋友们们,你们还好吗?

共勉

以上

来源:小永美食厨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