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强盛来自万年文明的自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6 09:22 1

摘要:古代重农抑商,今人重商轻文。然则文章不是太平盛世的点缀,亦不是文人的雕虫小技、雅士的孤芳自赏。文章,乃天下万事万物之理的呈现,千古不朽之盛事,经天纬地之大业。

湖南的强盛来自万年文明的自信

枕戈

文章道弊百年矣。古人言,偃武而修文,盛世崇文章。今天下太平六十余年,不见文化繁荣,不见群英荟萃,实为可叹!

古代重农抑商,今人重商轻文。然则文章不是太平盛世的点缀,亦不是文人的雕虫小技、雅士的孤芳自赏。文章,乃天下万事万物之理的呈现,千古不朽之盛事,经天纬地之大业。

当今机器横空出世,物质多丰,但精神惶惶然不知所终;承平之世,莺歌燕舞,但风雅不兴,反趋边缘,萎顿凋零,实与我大国形象不匹配。

今湖南大学文学院胡遂老师首先倡议,征集《湖南九章》,曰“湖湘灿烂,蔚为诗国;桃源锦绣,是为诗乡”。吾以为然,热烈响应。

世人谓我湖南人:会读书、会喂猪、会打仗、会从政。千年前,湖南人崛起于蛮夷之地、阡陌之间,而在近代建立旷世伟业,读书实乃头等大事,湖南的崛起实乃文化的崛起!

又曰:天下文章出潇湘。实不虚言。我湖南伟丈夫,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全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所谓书生领军、领政,湖南人的崛起史,实乃一部发愤读书史!是霸蛮精神与诗书礼仪文化的结合史。

然而,因湖南人自谓“霸蛮”,湖南人的文明史、读书史,从岳麓书院创建以来,仅仅被人算做千年史;再远一点,则追溯到楚国屈原之楚辞离骚;其余时间,湖南人则湮没无闻,人皆说湖南是蛮荒之地。实乃千古误读!

今湖南有三大考古发现:永州道县玉蟾岩、怀化洪江高庙、常德澧县城头山。乃中国稻作文明、祭祀文化、城市文明发源地,其历史皆已超过五千年。加之湖南气候温润,山纵水横,地处北纬三十度,乃世界黄金地理带。

故学者周行易提出:五千年前,中华文明的中心在湖南。“湖南中心论”乃横空出世,天下震惊!

又有学者阎朝科,探究“谁是高庙的主人”。经悉心考证,援经据典,乃发现7800余年的高庙,已发明中国最早文字,如“帝”“君”“昊”等字载于陶器上,且发现大量的八角星、八卦陶盘,乃是伏羲先天八卦(南乾卦、北坤卦),区别于文王后天八卦。

其进一步论证,所谓世界最早的苏美尔文明,其实来自更悠久之高庙文明,因苏美尔人是黄种黑发人,用太阴(月)历,善用灌溉,而其楔形文字与古汉字同源。其推论,古汉字影响了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又影响了埃及文字,两者共同催生了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演变出希腊字母,再演化为拉丁字母、英文。

如是,则湖南亦是世界文字起源地,更是世界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因文字是文明开化的第一重要发明。如此,说湖南是蛮荒之地诚为千古谎言,彼所谓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之唯一中心乃不攻自破,而中华文明“西来说”更是荒谬可笑!

所以,湖湘文明何止区区千年,湘楚文化又何止悠悠三千年,发生在湖湘大地的,乃是万年文明史!湖南人的文化自信,不仅源自近代以来湘军崛起的辉煌历史,更是源自万年前湖湘肇启中华文明的伟力!

学者流波,著《皇皇中华》,其人欲澄清史实,改写人类文明史。万年前,远古湖南人最早开启水稻农耕文明,然后传播四方:北则发展成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东则达到日本、韩国,乃至美洲,有所谓玛雅文明也;西则到达两河流域创造了苏美尔文明;南则跨越大洋到达澳洲,有毛利人为证,彼乃黄种黑发人。

其人得出结论:无论是中华还是世界上古民族文化,都是古糯民(稻作人民)全球扩散的结果。而今几大黄种人文明都已湮没无闻,惟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硕果仅存,而湖南居华夏中部之要,得天地之灵秀,保存中华文明功莫大焉。

此三人,皆学术狂人,有湖南人之霸蛮气概,敢于树立观点,推翻俗见。世人多不以为然。然而,湖南纵不为世界文明起源中心,现已考古挖掘出14000余年之道县栽培稻,7800年之高庙祭祀场,6200年之城头山古城,则湖南作为世界最古老文明之一极,雄于地球,不遑让也!

遥想神农教人耕作,于茶山采茶,尝百草而死,最后葬于茶陵;蚩尤大战炎黄,失败后其部落归于安化梅山;舜帝明德,巡三湘大地,其妻娥皇女英寻夫至湘江,泪竹斑斑,何其凄美!为何这些故事历历发生于湖南?若古代湖南是蛮荒之地,民不堪其居,何况帝王乎!

《诗经》历经五百余年,风雅颂囊括数十国诗,再经孔子删诗三千余,始得诗歌三百篇。而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独立不迁,行吟泽畔,颜色憔悴;驰骋想象,漫游天地,以一人之力,创作《离骚》、楚辞之宏篇巨制,与《诗经》平分秋色。可见,湘楚文化是何等的闳阔包容。

今有学者杜钢建,曰:湖南人是日本人和韩国人的祖先之一。天下哗然,质疑不断。实则不然。楚国本有罗子国、卢子国,强秦灭楚后,岳麓山下一方士韩终携其亡民渡海到朝鲜半岛,故有后来的新罗、韩国之称谓。观韩国地图,汉江、长白山、江陵、汉阳、襄阳、洞庭湖等地名皆承袭自楚国,故有人说韩国乃楚国之复制国。

韩国有端午祭、苞茅缩酒、龙船巫祭等风俗,皆承自楚国。其认为端午节、汉字、中医等皆韩国人发明,固然狂妄无知,却亦是继承了中华文化。韩国人和日本人不太认同中原文化,却深切认同楚文化。与湖南人一样,韩人还崇拜蚩尤,奉其为军神。蚩尤实为南蛮祖先之一。可见,湘楚文化之影响巨大矣,波及东亚各民族。

楚国虽为强秦所灭,但天下苦秦之暴戾,最先反抗暴秦的还是楚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华大一统,楚人融入汉族,楚文化也成为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遂变而为蛮荒边缘之地,“此后悠悠秋复春,湖南历史遂无人”。

如是观之,六千年前,炎帝、蚩尤与黄帝逐鹿中原失败,湖湘历史发生第一次转折,文明中心由南方渐移至北方,黄帝成为文明正统;二千年前,秦汉称雄,楚人先败后胜,终于一统江山,而湖南历史地位再次变更,退而为蛮,为湖湘历史第二次转折。

此亦人事之代谢,兴衰之常情。

三 历史轮回,千年一纪。

赵宋一代,人文兴盛而尚武不足,国力孱弱而遭蛮族欺凌,边缘之地的湖南凸出为中国重心,直面时势危难的局面。976年,岳麓书院开始兴盛,湖南人始以“会读书”为人赞誉,湖南被尊为“理学之邦”,成为当时中国的儒学重镇,甚而被人誉为“潇湘洙泗”。

在异族的不断逼迫下,湖南人的出场,不是赳赳武夫,也不是力挽狂澜的政治家,却是一代理学宗师周敦颐。面对西来佛学的挑战、本土信仰的丧失,周敦颐糅合儒释道三家,作《爱莲说》以明志,作《太极图说》以明理,“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实现了儒学的道学化、思辨化。

600年后,风雨飘摇,山河破碎,千古书生王夫之生于湖南衡阳。满人猖狂,铁骑蹂躏,夫之以一书生之力,多次组织义军抗清,终归失败,后窜身瑶峒,绝迹人间,声影不出林莽;脚著木屐,头撑青伞,誓与满清不共戴天。

有人曰: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先生于青灯下发愤著述,对中国文化进行沉痛反思,完成800余万字著作,终成中国最后一座儒学高峰,为华夏文明保留火种,以期后来者!因有亡国之痛,且对士人坐而论道、流于空谈有切肤之恨,故在学术上强调“经世致用”。

如果说周敦颐启发了湖南人的哲学思辨,王船山则从空洞之心学跳出来,强调“气外无物”“理气一体”“天下惟器”“道器相依”“知行合一”,即理论思辨与现实生活的高度统一。此对湖湘士子影响巨大,开启了近代湖南人书生领军、书生领政的历史。

原本“百无一用是书生”,而湖南人自谓“霸蛮”,实现了“书生领军”的奇妙组合!

近世纷扰,在两千年未有之巨变中,湖南人从思辨的心性领域,突入到实践的政治领域,保卫家园而兴尚武,精神焕然一新。一改过去的书生风貌,变得血性、强悍、霸蛮。湖南人以经世济用之学开创的历史越来越辉煌。

曾国藩以一介书生组织湘军,与太平军殊死作战,屡战屡败,而“屡败屡战”,打落牙齿和血吞,对战争之结局并无胜算,但“奋起以卫吾道”而已。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东征洪杨,西讨新疆,以六十九岁高龄抬棺出征,体现了湖南人的赤诚血悍,验证“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遂成“五百年来第一伟人”。

谭嗣同著《仁学》,学侠士。维新变法失败后,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撼醒了昏睡的国民。

黄兴“无我笃实”,于缔造民国有首功,每役必身先士卒,所谓“广东人革命、湖南人流血”,最后鞠躬尽瘁,作为民国的道德完人而名垂青史。

宋教仁效法西方政党,与黄兴创办华兴会,“驱除鞑虏,复兴中华”。在天下攘攘中,欲建立民主宪政,倡导责任内阁,终被刺饮弹而亡,成为中国为宪法流血第一人。

蔡锷鼓吹“军国民主义”,拔剑南天,反袁护国,以一隅而抗全国,“明知无望,所争者非胜利,乃四万万众之人格也”,以弱搏强,献出生命。

彭德怀本一武将,“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几百年来西方侵略者欲在东方海岸架几尊大炮,即图霸占中国,其时代一去不复返矣”,以湖南人之气概,敢于挑战世界第一强国!

毛泽东本一介师范书生,崇尚心学,著《心之力》;后信仰马列,歧道救国,变法图强。以农村包围城市,学习湘军之建军思想,倡言“枪杆子里出政权”。然手不握枪,乃以信仰统军队,横扫天下,缔造共和国,是湖南人书生领军、领政的典范!

我谓湖南人霸蛮,是没有过度文明化,怀有赤子心;是蹈厉敢死,敢于捍卫真理和正义。湖湘文化,则赋予霸蛮以意义指向,以崇高境界和理想光芒!故而,霸蛮是质地,文化是衣裳,所谓文质彬彬是也。

岳麓书院大门有副对联:“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此谓湖南人崛起之根本所在。湖南人潜心于学问一千年,等待了一千年,终于在民族存亡最艰难的时刻,奋然崛起,以血性强悍的精神,秉承经世致用之学,创造辉煌军政事功,亦使湖湘文化厚积薄发,大放光彩!

故近代湖南的崛起,乃是文化的崛起;今日湖南之强盛,将来自万年文明之自信乎!

今胡遂老师号召征集《湖南九章》,曰“湖湘灿烂,蔚为诗国;桃源锦绣,是为诗乡”。从古至今,凡湖南人所写佳作,或外省人写湖南风土人情者,皆可参选,然后从中遴选九篇,以抛砖引玉,以崇文弘道。

吾深以为赞。然则国人重商轻文,信仰丧失,颓废已久;新旧之变,中西之争,波澜所及,思想法度全乱,国人惶惶然不知所依。今欲扭转乾坤,重振中华文化,谈何容易!

是故遴选《湖南九章》者,必先唤起觉悟,开启文风,树立标准;渐以诗文抚煦人心,陶冶性情,美化境界;再次繁荣文苑,鼓励创新,文人辈出;再次发明心性,弘扬大道,出思想家;最后改善人心,淳朴风俗,天下大同!

百年前,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难,湖南才子杨度曰:“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意味只要有湖南人在,中华国不会亡。是以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为中华民族之存亡,抛头颅洒热血,颇似远古的蚩尤,可惊天地、泣鬼神。

而今,中国人种族保存下来了,但西洋文化肆虐侵凌,唯物思想横行霸道,商人逐利忘义而无耻!中华不亡于外族侵凌,或亡于道德沦丧而精神萎靡,亡于蝇营狗苟而见利忘义。亡文化比亡国更甚,此乃真“亡中华国”。悲夫!

然则时光转圜,兴衰有常,否极泰来,今以《湖南九章》为契机,吾与湖南同胞共勉:

湖南本有万年文明,今始得以发现而雄于地球;湖南人本霸蛮,兴书院而知礼仪、善思辨;湖南人本处南方一隅,国家危亡而心忧天下,登世界舞台中心;及至近世,驱鞑虏,革旧命,建宪政,办实业,求大同,皆因湖南人胸中藏大道,心怀大理想,有天下美政之愿望,有千古不灭之文化梦想!

百余年前,湖南人郭嵩焘呐喊:“中国当三百年强盛,第一个百年学器物,第二个百年学制度,第三个百年改人心。”今第一个百年已过。建美政,改人心,兴文化,是时候矣!

我中华巍巍,返本开新,通变图强,万古长青!

2012年6月8日学生枕戈应湖南大学文学院郭建勋院长之约而作。收录于即将出版的枕戈新著《风雅的兴起》。

关于大同思想网大同思想网是由青年学者枕戈、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邹红艳律师等发起创办,于2012年9月1日在湖南长沙成立。网站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践法治中国为当下目标,弘扬王道文化、中道思想、大同理想,并希冀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大潮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势中,大同思想网主要关注儒释道为主的传统文化复兴及与西方文化比较和融合的大文化观,比如大陆新儒家和儒家宪政的议题等;关注重新书写世界历史和反思西方中心论背景下西方历史话语霸权的大历史观,比如世界文明源头和西史辨伪等议题。同时关注国内国外的时政局势,特设置“时政观察”栏目,体现国学人士不尚空谈重经世致用的特征;关注近世和当代的历史人物,因“道以人传”,人物列传是史家之传统,特设置“人物春秋”栏目;另有文艺诗歌类的好文,亦欢迎各方人士赐稿。

来源:大同思想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