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之前我已经给零刻 ME mini这款迷你主机做过评测了,不过那款产品主打的是 Windows 11 系统,定位就是一台迷你机电脑。当时体验完,我就觉得它的硬件配置其实跟主流的NAS设备挺接近的,所以也试着在上面刷了好几个NAS系统来测试。这其中,我最满意的就是
⭕️ 前言
之前我已经给零刻 ME mini这款迷你主机做过评测了,不过那款产品主打的是 Windows 11 系统,定位就是一台迷你机电脑。当时体验完,我就觉得它的硬件配置其实跟主流的NAS设备挺接近的,所以也试着在上面刷了好几个NAS系统来测试。这其中,我最满意的就是飞牛 fnOS。
虽说原版的零刻 ME mini是为了运行Windows系统设计的,但成功装上飞牛 fnOS之后,整体表现还是挺不错的,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只是呢,受限于它板载的eMMC存储规格,读写速度这块儿还是有瓶颈,多少影响了部分性能的发挥。
之前就听说飞牛要进军消费级市场的定制化 NAS 产品了,这本身就挺让人期待的,结果没多久又看到他们官方宣布成立硬件联盟生态系统,还推出了首款合作产品 :飞牛・零刻 ME mini。
说真的,当知道这款首款联名产品是和零刻一起打造的时候,我是真挺惊喜的。毕竟零刻在迷你主机这块口碑一直不错,这次双方能深度联合开发,以零刻 ME mini为基础去做,听着就很有看点。而且据说经过这么一番合作联名后,这款产品适配了飞牛fnOS商业版,这对于用户来说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处,用起来肯定会更顺手、更流畅。感觉这波操作还挺让人期待后续表现的。
⭕️ 何为全闪NAS ?
好多人都听过NAS,但 “全闪NAS” 这说法,估计也就那些深入研究NAS的爱好者才比较了解。说白了,它就是不用传统的机械硬盘了,改成用M.2 NVMe固态硬盘来搭存储系统。
不过现在NAS市场里,还是3.5英寸的机械硬盘占主流。就像4TB容量的机械硬盘,价格也就600多块钱。对比之下,固态硬盘在大容量方面的价格还是明显偏高了。就拿主流品牌来说,2TB的固态硬盘售价都不会少于550元,4TB的更是超过1200元了,说实在固态硬盘的性价比跟机械硬盘比起来差远了。
全闪存方案的好处可太明显了。首先,运行起来特别安静,噪音一般都能控制在 40 分贝以下,用着特别舒心,使用环境下也能保持得很静谧。其次,M.2固态硬盘待机的时候功耗特别低,既节能又环保。而且,巴掌大的地方就能轻松放下3到4块M.2 SSD,空间利用得特别到位。另外,全闪存设备一般都用PCIe 3.0接口,甚至更新的PCIe 4.0接口,相比传统SATA 3.0接口的250 MB/s绝对是翻了好几倍的读写速度,把eMMC的性能也远远甩在后面,传数据效率特别高。
现在市面上的全闪NAS设备,标配一般至少有4个M.2 SSD插槽,方便扩展存储,有些中高端型号还能选6个或者8个插槽的。要是每个M.2插槽能装4TB的固态硬盘,4个M.2插槽总共就能有16TB的存储空间;要是8个M.2插槽,总容量还能达到32TB呢。NAS作为网络存储设备,RAID功能肯定是不能少的,一般建议用RAID 5或者RAID 10模式,这样既能提高读写性能,又能保障数据安全,还能有一定的容错能力,挺实用的。
⭕️ 飞牛・零刻 ME mini跟其他品牌全闪NAS的差异!
⭐️ 外观设计和体积大小
这款飞牛・零刻 ME mini延续了零刻 ME mini的经典造型,外观上还是那么有颜值,不得不说,这种精致又好看的设计依旧是它的一大亮点。比起很多还在用平面扩展结构的 NAS 设备,它用了更紧凑的垂直立体布局,体积变得更小巧。这样一来,既节省空间,看着也更有现代科技感,挺让人喜欢的。
⭐️ 内置电源模块
好多早期的 NAS 产品,都得外接个“大板砖”的电源适配器,看着就特影响整体美观,而且还显得特累赘。不过要是用内置电源模块的设计就不一样了,设备的整体性和集成度能提升不少。外观看着更简洁不说,也不用受外接电源的限制,摆放起来省空间,用着也灵活多了,感觉舒服多了。
⭐️ 存储扩展
飞牛・零刻 ME mini也配备了6个M.2 SSD 插槽,不过呢,飞牛 fnOS的系统本身会占用其中一个M.2插槽,所以实际上用户能用上的是5个M.2插槽。要是把这5个M.2插槽都装上 M.2 SSD,最高能有20TB的存储容量,这空间可不算小了。
⭐️ 飞牛fnOS + FN Connect高级服务
联名款的飞牛fnOS通过FN Connect高级服务,它还支持多设备同时连接,多少个都不限,家里用或者办公室用,各种需求基本都能满足。不管是远程办公、同步文件,还是在外网流畅访问NAS里的影音资源,都能轻松搞定,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都有保障。这么一看,这配置确实让它的性价比和实用性提升了不少,挺值的。
⭐️ 产品性价比
现在市面上那些主流品牌的全闪NAS,价格普遍都不低。尤其是面向企业的那种,比如8盘位的机型,起步价就五六千块。说实话,对大多数人来说花这么多钱买个专业级NAS,还不如添点钱买台笔记本电脑来得实在。要是就家庭用户想存点手机里的照片和视频用,这价格确实会让人打退堂鼓,所以这类产品对家庭用户来说,吸引力真不算大。
不过飞牛・零刻 ME mini就不一样了,售价才¥1299元,而且搭配的飞牛fnOS系统是商业版,是专门为家庭场景设计的,特别贴合咱们普通用户的需求。这么一比,性价比优势就太明显了。
⭕️ 开箱外观
飞牛・零刻 ME mini虽说只是个联名产品,但真不是那种光挂个名的形式合作。飞牛和零刻是实实在在在软硬件上做了深度协同和优化的。它搭载的飞牛fnOS系统,是专门针对零刻的硬件定制适配的,真正做到了硬件和系统深度融合。这可比咱们自己攒硬件再刷飞牛fnOS强多了,在兼容性和稳定性上优势特别明显,用起来也更流畅、更可靠,体验确实不一样。
飞牛・零刻 ME mini这尺寸是真小巧,99 mm × 99 mm × 99 mm(包含胶垫),拿在手里感觉特紧凑,在NAS设备里绝对算是玲珑小巧的代表。它还延续了零刻迷你机电脑系列那种标志性的内置电源设计,额定输出功率有45瓦,当做NAS日常使用肯定是能满足性能需求的,又小又实用。
飞牛・零刻 ME mini的整体结构和布局还是沿用了原来的设计,顶部盖子上依旧是莲花和水滴造型的散热孔,看着风格还挺像个蓝牙音箱的。而且在圆圈内侧,还刻着 “存储瞬间的记忆” 这句话环绕在顶盖上,有点精致啊。不过最显眼的变化得算顶盖中间的品牌Logo了,现在换成了专属的联名标识,一看就知道是联名的合作款,挺有辨识度的。
这次联名款在硬件配置上的更新,主要就看处理器和存储这两块。之前零刻自己出的那款用的是Intel N200处理器,配的是64GB的eMMC存储,而这次的联名版直接升级成了Intel N150处理器,存储也换成了128GB的M.2 NVMe SSD,这提升还是挺明显的。
不过呢,两者在内存上倒是一样,都是12GB的LPDDR5板载内存。要说在Windows 11系统里,12GB内存对那些重度用户来说可能就有点不够用了,多任务处理起来会较为费劲。但换成基于Debian内核的飞牛fnOS就不一样了,这12GB内存可就相当关键了。为啥这么说呢?因为飞牛fnOS上可以运行系统层级的Docker容器、虚拟机等,这些特别消耗内存资源的应用,对内存容量需求不小,所以12GB内存在这种系统里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虽说这是联名款,但配件方面还是老样子,就五样附件。一个是 AC 电源线,再来一根网线,还有一小袋螺丝孔硅胶垫和一把螺丝刀,最后是一份使用说明书。东西不多,但该有的基本都齐了,挺实在的。
飞牛・零刻 ME mini的接口配置还挺实用的。前脸正面的I/O接口左侧有1个USB Type-C接口,传输速率能达到10Gbps,中间是带指示灯的开关机键,旁边还有个 USB 3.2 Gen2接口,也是一样的10Gbps速度,平时插个移动硬盘、移动固态硬盘(PSSD)啥的传东西能快不少。
再看机身后置I/O接口,内置电源那AC插头接口肯定少不了,还有个USB 2.0接口,插个鼠标、键盘之类的外设刚刚好。双路2.5GbE网络接口挺亮眼的,联网速度有保障。另外还有个HDMI输出接口,支持4K@60Hz分辨率,偶尔外接个显示器用用也方便。
⭕️ 反向升级?
不少人刚看到Intel N150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它性能是不是缩水了?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关键是得把产品迭代的脉络理清楚。
其实啊,Intel N150并不是Intel N100的直接升级款,好多人以为Intel N100之后就该是Intel N150了,可实际上真正接替Intel N100的是Intel N200。IntelN100和 Intel N200都是基于Alder Lake-N架构内核的,而Intel N150更进一步,用了全新的Twin Lake架构。这么看的话,Intel N150不光不是缩水版,反倒算是更先进、更新一代的产品呢。
从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来看,Intel N150的GPU确实精简了些,执行单元减到24个,但它的核心动态频率提到了 1GHz。不过对于NAS这种应用场景来说,执行单元多不多可不是性能瓶颈的关键,更重要的是视频编解码能力,这方面Intel N150 和Intel N200 是一样的,所以完全不用太担心。
从GeekBench上Linux系统上的跑分比对,Intel N150的综合性能在实际使用中的整体表现反而会更优于Intel N200。
飞牛・零刻 ME mini这体积是真的很小巧,摆放的时候只要旁边有电源就行,往家里随便一放都能很自然地融进去。不仔细看的话,真瞅不出来这是台 NAS 设备,还挺巧妙的,哈哈。
⭕️ 内部结构一览
想拆开底壳挺简单的,就拧下四颗十字螺丝就行。哪怕是小白用户,看看使用说明书也能搞定,稍微有点动手能力就够了,没什么难的。
飞牛・零刻 ME mini在散热这块儿还是延续了之前同款型号的设计,垂直风道穿透式架构加上 2.6 毫米的全铝合金被动散热片。顶部还有个静音风扇,能形成贯穿风道帮忙散热,噪音能控制在 40dB 以下,而且 SSD 的温度也不会超过 55℃,用着感觉确实挺舒服的。
联名款也保留了WiFi 6规格的Intel AX101无线网卡,这样一来本身NAS就不用非得依靠墙面网口的限制来摆放了,只要有WiFi的地方,想放哪儿都行,灵活多了。不过要说速度的话,还是优先推荐用网口连有线,那速度确实更靠谱些。
这里面4号盘位的M.2插槽是PCIe 3.0 x2规格的,当然它也能兼容 M.2 SATA SSD。剩下的1、2、3、5、6号盘位的M.2插槽都是PCIe 3.0 x1规格。对了,每个 M.2 插槽最多能支持4TB容量的固态硬盘,不过在插M.2 NVMe SSD之前,可得记得把那层硅胶保护膜撕掉才行,不然会影响固态硬盘的散热效果。
飞牛・零刻 ME mini在机器的一侧是有个内置的45瓦电源模块,外面还包着个金属壳,既能有效屏蔽电磁干扰,也能起到保护作用,设计得还挺周到的。
⭕️ FN Connect高级版体验
飞牛・零刻 ME mini这款NAS设备的核心必然是搭载了飞牛自家的 fnOS系统,还是商业版。不过和普通版本比起来,这款机器有个特别实在的地方,那就是飞牛额外送了长达5年的FN Connect高级服务。每月能有500GB的高速官方转发流量,最高速度能到12Mbps,流量用完了也只是会自动降到4Mbps的稳定速率,用着照样顺畅。
飞牛这边给了FN Connect高级版5年的使用权,带宽是12 Mbps,每个月有500GB流量。要是觉得这带宽和流量不够用,也能升级成专业版,一年才99元,就能用一整年,带宽能到40 Mbps,每个月流量也涨到1000GB,对专业NAS玩家来说感觉还是挺划算的。
⭕️ 飞牛fnOS系统体验
要是没有显示器,不插 HDMI 线的话,就看不到设备的IP地址。这种时候我建议用飞牛的APP客户端,在同一个局域网里就能找到设备,然后进行配置,还挺方便的。
用过飞牛fnOS的老用户,对这个Web网页端界面肯定都是相当熟悉的。不过我还是特别希望飞牛能给macOS系统出个客户端,这样苹果电脑用户就不用每次都通过浏览器了,直接打开客户端就能访问飞牛 NAS,多方便啊。
飞牛・零刻 ME mini一插上电,就收到fnOS系统的新版本更新推送了。等系统升级完,NAS设备会自己重启一下,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还挺省心的。
我找了手里一块旧的256GB M.2 NVMe SSD来测试,现在住的房子网口是千兆的,就直接拿实际测出来的数据来说说体验吧。
飞牛官方现在有8个应用,社区里能安装的有68个,基本上大多数使用需求都能满足。要是有没覆盖到的应用,也能靠Docker容器化来运行,挺灵活的。
⭕️ 飞牛相册
飞牛相册带AI功能,开启之后会在本地生成标准模型和增强模型,一个适合人脸识别、智能识别,另一个能做视频增强识别。不过这些功能挺吃GPU计算的,好在现在飞牛fnOS系统支持Intel和NVIDIA的GPU来跑这些计算。
说简单点就是,我把手里所有的相册照片、图片一股脑都塞进飞牛NAS里,它自己就会自动分类。等我要用的时候,直接选人脸识别,或者用文字搜图,就能轻松找到想要的图片和视频了,特别方便。
飞牛相册是按时间顺序排的,找起图片来是真方便,想找哪段时间的照片,顺着翻就行,一点不费劲。
⭕️ 飞牛影视
有了飞牛影视之后,看电影、追电视剧真的舒服多了。那个电影海报墙做得特别棒,看着就很有感觉。而且它的数据源主要来自于TMDB、IMDB和一些自己分析生成的数据的方式来获取电影信息,都挺准的,显示的内容也特别详细,啥导演啊、演员啊、剧情简介啊,一目了然,体验确实不错。
其实特别简单,只要在飞牛fnOS系统里建一个Movie文件夹,把所有电影资源上传到NAS里就行。连电影名字都不用手动改,飞牛影视会自动建索引,还能自动获取电影海报墙和电视剧封面,完全不用自己操心,所有电影都会自动归到一起管理,特省心。
要是想用手机看电影或者视频,建议下个飞牛播放器,用它看的话,也能体验到那种电影海报墙的效果,挺方便的。
⭕️飞牛同步
飞牛同步这个功能,除了得在飞牛fnOS系统上先装好对应的应用,还得在自己用的Windows或者macOS系统上安装对应的客户端。这样一来,就能直接通过客户端同步备份文件了,还挺方便的。
飞牛同步在客户端上就能创建同步任务,同步模式有三种可以选:双向同步、仅下载,还有仅上传。想用哪种方式,根据自己的需求挑就行。而且不管在哪一端改了文件,另一端都会实时跟着同步修改,这一点是真的挺方便的,不用担心会忘记同步修改了。
还能查看同步任务和同步日志,对于我这种不爱手动备份的人来说,简直太方便了。会自动进行指定文件夹的批量备份是真好用,省了不少事儿。
⭕️ 飞牛Docker
Docker容器化这东西,感觉更适合那些玩得比较深的用户去折腾,能扩展出不少应用来。不过这确实得有点操作技巧才行,好在网上到处都能找到Docker应用的部署教程,只要稍微有点动手能力,应该都能搞定,不算太难。
⭕️ 飞牛虚拟机
飞牛・零刻 ME mini的内存资源是真挺够用的。飞牛fnOS在系统刚初始化后,开机系统默认也就用了1.1GB,剩下的可用内存还有10.36 GB,这样一来,跑虚拟机的时候,尤其是Windows系统,就不用太担心内存不够用了。不过我还是建议用精简版的Windows,这样能省不少内存,用着也更顺畅些。
飞牛fnOS系统挺好用的,能创建运行Windows和Linux系统的虚拟机。其中Windows系统的话,Windows 7、Windows 10还有Windows 11都支持,想用哪个版本都行,挺灵活的。
在NAS上跑个精简版的Windows 7系统还挺有意思的,特别适合装些怀旧的老游戏在上面玩。而且用VNC远程访问就行,感觉就像是在一台本地的Windows电脑上操作似的,挺方便的。
⭕️ 使用总结
用下来飞牛・零刻 ME mini给我的感觉还真是不错。机身体积小巧得很,往家里随便一放都不显眼,跟居家环境特别搭,不仔细看根本想不到是台NAS。而且内置电源省了不少事,不用额外拖着个适配器。
性能上也挺让人满意的,升级后的Intel N150处理器搭配12GB内存,跑飞牛fnOS的系统运行很流畅,日常存文件、远程访问啥的都顺顺当当,就算开几个Docker容器也没压力。全闪存的设计不光速度快,还特别安静,基本听不到啥噪音,这点太加分了。接口配置也够用,前置的高速接口传东西方便,后面的双网口和HDMI也能满足高阶玩家的不同使用需求。
要说不足嘛,可能就是扩展M.2固态硬盘的时候得自己动手拧螺丝,但说明书写得清楚,小白也能搞定。真心希望下一代产品能做成那种免拧螺丝的夹子设计,这样换硬盘啥的就不用费劲找螺丝刀了,手一扣一夹就能搞定,多方便啊。总的来说,1299元的价格能有这配置和体验,作为全闪NAS都是挺超值的,性价比确实在线。
来源:科技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