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声学处理,一个系统工程—谈谈房间声学处理原则及方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1 16:05 2

摘要:不过,房间声学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而这方面自己也不太熟,虽然这几年一直都在学习,但感觉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首先是自己一些学习到的心得体会(不一定全对,仅供参考):

环境问题,可以说是声音重播重中之重的问题了,这点得到了不管是老烧还是新烧的一致认可(真不容易)。

不过,房间声学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而这方面自己也不太熟,虽然这几年一直都在学习,但感觉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首先是自己一些学习到的心得体会(不一定全对,仅供参考):

一、一套合格的器材、良好声学处理的房间、良好的电源处理三者同等重要;

二、对绝大部分听音环境来说,中高频都不需要考虑的,除非是你的房间太空了,连窗帘家具都没有。说人话就是一般房间考虑中低频就好了;

三、扩散板不能乱加,它是有一定原则的,自己学习到的原则是扩散板跟音箱的距离大于你的听音距离一般不能小于2米(具体值自己也记不准,欢迎补充。也就是说,扩散对于大房间才真正有效,小房间基本不需要加);

四、不要指望室内声学处理软件或类似装置能解决房间的问题,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听音位房间频响平滑的问题,但却同时增加了其它失真,以及非听音位上更加的不平(具体可见REW说明文件),对房间驻波、RT60这些毫无作用。说人话就是室内声学处理仍然是解决声学问题的最好使的办法;

五、音箱摆位可以在相当程度减轻房间的驻波问题,更重要的是,它是免费的;

六、每个房间有自己的独有的缺陷,这意味着,别人适用的方式并不一定适用于你。

有了以上原则,自己也就有了解决自己房间问题的关键--低频陷阱。因为自己房音已经有良好的中高频及扩散处理了,自己原来曾经有过房间混响及频响测试数据。测试的结果表明,自己房间中40-50Hz有一个比较大的深坑,大约为5-10db,这是自己房间低频不够饱满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我而言,选择一组合适的低频陷阱十分必要。但是,很遗憾的是,某宝上的所谓低频陷阱大多数都是各种美颜,看似吹得很神,但你一旦想看它的参数,立刻就发现:素颜是不可能素颜的,吹得再好,想要吸音曲线,门都没有。

科普一下。对于吸音材料来说,最重要的参数是吸音曲线,如下:

这是这次测试的低频陷阱的吸音曲线,两条吸音曲线分别是将该低频陷阱放置于房间不同位置的吸音曲线(红色为墙角,蓝色为房间中央,希望没记错)。吸音系数表明其吸音效果,1表示全部吸收,0表示完全没有效果。严格的测试需要一个特殊的装置:全反室。这玩意儿和消音室相好相反,消音室需要完全吸收音箱所发出来的声音,全反室则刚好相反,它要100%的反射音箱所发出来的声波。这样,当你把吸音材料放置其中时,它能准确的反映出该材料对各频率的声音的吸收情况。

可是,如同消音室一样,全反室的造价十分昂贵。而吸音曲线是该产品最关键的参数,没有之一。但你上某宝上一看,能提供该曲线的厂家屈指可数,就算有,也极为昂贵(没办法,成本都是要摊到产品中去的)。当年自己就曾买过一个看似威猛,但实际没啥卵用的低频陷阱(也就是图一边上那两个大家伙),算是交了学费。

因此,自己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一个可靠的供应商,既能提供专业的测试报告,又在价格上不贵的那种。很幸运的是,自己终于在最近的展会上找到了一家,新的品牌的供应商,既能提供报告(如上图),价格上也很不错的那种(当然,你要指望他比某宝上那些没报告的还便宜,那是不可能的,但相差不远了),他就是……当当当当,俺不说,哈哈。

原因有三。一是,公司很小,甚至在某宝上都找不到。这大概是国内市场的悲哀,会做产品的不会营销,而会营销的呢,又不会做产品。俺就是其中的典型(其实我还好吧)。他们也希望由第二级也就是我们这种来做营销,乐得把自己精力投到产品上;其次是,正如自己所说,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独有的房间声学缺陷,指望随便买个产品摆进去,就一了百了,是不可能的;第三就是,俺希望自己来提供这方面的服务,虽然俺也不是特别明白,但多少了解一丢丢。说人话就是,俺也想挣一点点合理的费用。当然,售价仍然是厂家的售价,但俺可以联合厂里的技术人员,根据你的房间信息,大致算出来它的驻波在哪里,以及你需要哪些材料,这样你的费用可以最优化,不用买一堆用不上甚至起负作用的产品了。这样挺好吧,三赢,哈哈。

但不管怎么说,自己必须先试过才算数。这也是自己坚持的,哪怕是数据再好看,没有自己试过的产品,就不会乱推荐。

于是自己申请了样品,厂家也爽快,很快就寄了样品过来,也就是今天的主角,QT800的加重版(厂家升级型号为QT802+,以下一样称为QT800)。

好大的家伙,大约有1.25米长,0.85米宽,厚15cm。而且还重,一只约50斤,一对100斤,我一个人根本搬不动。厂里还贴心的寄了支架过来,不过,我没有用,根本搬不上去。

据厂商介绍,QT800加重版内置了金属共振板,利用金属共振板吸收低频,从而让其效果达到了其它低频陷阱的三到五倍。所以,它的体积虽然不是太大,却能在60Hz左右达到1.0的吸音系数,那怕是在50Hz,也有大约0.9的吸音系数。私下沟通时,厂家告诉我,哪怕是在40Hz,也有0.2-0.3的吸音系数,这已经很强了。

我没有把QT800放墙角(搬不动),而是放在听音位置和音箱正中,这样它的作用也很大,就是挺占位置,这家伙不小就是了(正常房间放墙角好了,还不占地方):

开声一耳朵区别,主要就是在低频上(这不废话),明显比以往饱满多了。尤其是对于我喜欢的交响乐,变化是真的大,整体的气势好了很多。环境声学处理对声音影响真的是可以做到一耳朵的。如果不是我知道它的吸收中心值在50-60Hz,按听感的话,我就收货了。而我的房间缺陷在40Hz左右,如果用更好的,效果应该会再好一档了。

所以,我又准备申请新的样品了,就是他家最贵的QT1000+,低频可以到40Hz的低频陷阱,我都不知道它有多重,估计一个人是搬不动了。待续……

顺便一说,QT802如果房间不太大的话,应该是非常合适的,而且它价格是真不贵,也就1298元一块,也就是说,花2500元左右,可以搞好一个中等房间的听音室了。相比于很多烧友一根线就二三千来说,它真的要值太多了。该公司还有低频陷阱和中高频吸音扩散一体化的产品,可以一键搞好所有的事(这也应该是自己以后推荐的主力)。

总结:

一套好的音响器材、良好的房间声学处理、良好的电源处理,对声音的重放都可以说是同等重要。对自己而言,音响器材这个我已经差不多了,电源处理也搞定了,剩下就是房间声学处理了。我准备下半年把这个做为自己重点,这样俺就整套齐活了。

来源:杰长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