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一部剧的收视率被一位演员硬生生拽上高峰,观众追着剧夸她“演活了山东老太太”,可翻遍海报、扒完前11集演员表,愣是找不到她的名字。更荒唐的是,一个拍短剧的小演员居然敢当众嘲讽她“不会演戏”——这位被如此“轻慢”的,正是在演艺圈摸爬滚打四十年的老戏骨,6
谁能想到?一部剧的收视率被一位演员硬生生拽上高峰,观众追着剧夸她“演活了山东老太太”,可翻遍海报、扒完前11集演员表,愣是找不到她的名字。更荒唐的是,一个拍短剧的小演员居然敢当众嘲讽她“不会演戏”——这位被如此“轻慢”的,正是在演艺圈摸爬滚打四十年的老戏骨,66岁的迟蓬。
事情要从《生万物》这部剧说起。开播前,剧组放出的群像海报里,从主演到客串演员的名字挨个儿排开,唯独少了迟蓬;剧集播出后,前11集的片头演员表更是把她“彻底遗忘”,仿佛那个靠一口地道山东倒装话、揉面动作活成“山东大街上真老太太”的角色,是凭空冒出来的。
可谁都知道,这部剧的口碑和收视,大半要归功于迟蓬。她一出场,没靠夸张台词,就凭几个细节封神:说话时带着山东人特有的语气转折,揉面时手腕的力道像练了几十年家务,连站在那儿的姿态,都透着农村妇女的朴实劲儿——不知情的观众真会以为,导演是在山东街头“偶遇”了这位演员,而非请到了出道四十年的老戏骨。对比之下,只在开头露了一小脸的余震,名字都规规矩矩印在演员表上,迟蓬的“消失”,怎么看都透着一股不公。
直到观众炸了锅,在评论区集体为迟蓬喊冤,剧组才不情不愿地在第十二集,把她的名字补进了演员表。可这迟来的“认可”,还没捂热,就迎来了更刺耳的声音:短剧演员李亭哲在直播里直言,“大脚他妈要是在短剧里这么演,那就是实实在在的不会演戏”——话里话外,都是对迟蓬演技的轻视。
这不是迟蓬第一次受这种委屈。早在金鸡奖颁奖典礼上,她就曾遭遇过“意难平”。当时她凭借《百鸟朝凤》里的精彩表演,让观众和评委都赞不绝口,可最终最佳女配的奖项,却颁给了王珞丹(《搜索》)。作为评委的倪萍,当场就敢跟资本叫板,拿着话筒直言:“迟蓬是一个特别棒的演员,但是她输给王珞丹了,王珞丹多年轻漂亮。”一句话,道破了演艺圈里“流量压过实力”的潜规则。
如今倪萍再为迟蓬发声,甚至说要“蹭一蹭她的流量”,不是没有原因的。迟蓬在演艺圈四十年,早把“演活角色”刻进了骨子里:她是《小家人家》里让观众恨得牙痒的庄奶奶,也是《幸福到万家》里全力支持何幸福的好婆婆,演了无数“婆婆专业户”,每一个都不重样,演技早就够得上一座最佳女配奖杯。可偏偏,在“流量说了算、颜值排第一”的当下,她连一个基本的署名权都要靠观众“争取”。
要知道,演员的署名从来不是小事——它关系着戏份的认可,更影响着后续能否凭角色参评奖项。迟蓬这般被“隐形”,不仅是不尊重,更是断了她靠角色进一步获得认可的路。就像演艺圈里那些默默演戏的老戏骨,他们不为出名,不为赚钱,就图一份对表演的热爱,可到头来,连“被看见”的资格都要靠别人争取。
如今迟蓬靠实力圈粉,靠观众“撑腰”找回署名,可这背后藏着的,是多少老戏骨的无奈?当流量明星能轻松占据演员表C位,当老戏骨的演技抵不过“年轻漂亮”,或许我们该问问:这样的娱乐圈,真的配得上那些为表演坚守四十年的人吗?
来源:小飞侠来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