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的CRISPR筛选技术(如Perturb-seq)结合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能够分析基因扰动后的转录组变化,但缺乏空间信息,无法解析细胞微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而光学池筛选(如MERFISH,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虽能提供高分辨率空间转录组
撰文 | 亦
传统的CRISPR筛选技术(如Perturb-seq)结合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能够分析基因扰动后的转录组变化,但缺乏空间信息,无法解析细胞微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而光学池筛选(如MERFISH,多重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虽能提供高分辨率空间转录组数据,但未与CRISPR扰动结合。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方法以填补传统CRISPR筛选在空间和功能解析上的空白。
近日,来自美国博德研究所的Samouil L. Farhi团队在Cell上发表了题为Simultaneous CRISPR screening and spatial transcriptomics reveal intracellular, intercellular, and functional transcriptional circuits的文章。介绍了一种新方法(Perturb-FISH),通过整合CRISPR筛选和成像空间转录组学,实现在单细胞水平同时检测基因扰动、转录组和空间信息,并探索细胞内、细胞间及功能表型的遗传调控网络。
原理上,Perturb-FISH在CRISPR gRNA载体中插入T7启动子,通过原位转录扩增gRNA,结合MERFISH技术对gRNA和mRNA进行多轮荧光探针标记与成像。解决了短序列检测的灵敏度问题,实现了单细胞水平的基因扰动与空间转录组同步分析。利用汉明码方案,通过多轮成像解码gRNA和mRNA的身份,结合图像分割和计算分析生成单细胞水平的表达与扰动数据,显著降低解码错误率(
作者共使用了3种模型进行实验验证。1)THP1巨噬细胞模型。验证Perturb-FISH与Perturb-seq在脂多糖(LPS)响应基因效应的一致性,分析细胞密度和邻近细胞对基因表达的影响。2)hiPSC星形胶质细胞模型:结合钙成像,研究ASD风险基因敲除对钙信号活动及相关分子通路的影响。3)肿瘤异种移植模型:解析肿瘤细胞与浸润T细胞间的遗传互作,揭示免疫调控机制。
通过技术验证,作者证实了Perturb-FISH与Perturb-seq在基因扰动效应上高度一致(Pearson相关性>70%),且仅需20-50个细胞即可获得可靠结果。在空间分辨率下,Perturb-FISH成功捕捉到细胞密度依赖的基因表达变化(如TNF在低密度细胞中上调)和邻近细胞的调控效应(如MYD88敲除上调邻近细胞的TNF)。
利用Perturb-FISH技术,作者获得了3个生物学发现。1)巨噬细胞中NF-κB通路基因(如TRAF6、NFKB1)的扰动效应受局部细胞密度调节。2)ASD风险基因(如USP9X、TRIP12)敲除导致星形胶质细胞钙信号异常,并与mTOR通路、胆固醇代谢基因模块相关。3)肿瘤细胞中NF-κB通路基因(如IRAK1、MAP2K2)敲除影响T细胞激活标志物(如CD8A、TIGIT)的表达,揭示了肿瘤-免疫互作的新机制。
总的来说,Perturb-FISH首次将CRISPR筛选与空间转录组学结合,实现了单细胞水平下基因扰动、转录组、空间信息和功能表型的多维解析。揭示了细胞微环境(如密度、邻近细胞)对基因表达的关键调控作用,为免疫响应、神经发育疾病(如ASD)和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制版人: 十一
学术合作组织
战略合作伙伴
来源:涵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