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背弃刘备改投他人者,他们因何弃刘备而去,最终结局如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14:53 1

摘要:汉末三国时期,由于时局动荡,天下局势变幻莫测,因而出现了“君择臣,臣亦择君”的现象,以致人才流动十分频繁,纵使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其麾下仍有不少人转投他处。那么,这些人都是为何弃刘备而去,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

汉末三国时期,由于时局动荡,天下局势变幻莫测,因而出现了“君择臣,臣亦择君”的现象,以致人才流动十分频繁,纵使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其麾下仍有不少人转投他处。那么,这些人都是为何弃刘备而去,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

1.田豫:因刘备转投陶谦而离开。田豫是渔阳郡雍奴人,乃是幽州本土人。刘备早年投奔公孙瓒时,当时尚且年少的田豫投入刘备麾下。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以替父报仇为名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难以抵挡,派人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与刘备一同前去救援,曹操退兵之后,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刘备于是驻军小沛。

颇受刘备器重的田豫见此情形,遂以母亲年老需要奉养为由请辞,刘备挽留不得,涕泣着与他告别,“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

田豫先是回到公孙瓒阵营,在公孙瓒被袁绍击败后,田豫说服鲜于辅转投曹操,历任颍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职,后来常年镇守曹魏北疆,曾参与征伐乌桓、斩骨进、轲比能等战争,也曾参与对孙吴作战,多有功勋,获封长乐亭侯。司马懿掌权后,田豫以年老为由请辞,以太中大夫之职归老,后于八十二岁时去世。

2.陈群:刘备丢失徐州后离开。陈群出身颍川陈氏,父祖皆久负盛名。刘备出任豫州刺史后,征陈群为刺史府别驾(陈郡隶属豫州,陈群父亲陈纪曾为刘备上级)。

不久,陶谦去世,徐州上下力邀刘备入主徐州,刘备有意前往,陈群劝说道,“如今袁术尚强,若是东进必然与其争斗,若是吕布再袭击后方,纵使得到徐州,也难以成就大事。”然而,刘备并未听从陈群的劝说,结果在接手徐州后果然与袁术发生战争,吕布则趁机袭取下邳,最终丢失徐州,直到这时刘备才后悔没有听取陈群的意见。

此后,陈群果断弃刘备而去,先是与父亲在徐州避乱,曹操击败吕布夺取徐州后,陈群转投曹操,历任司空西曹掾属、参丞相军事、魏国御史中丞,获封昌武亭侯。曹魏建立后,陈群又历任尚书令、镇军大将军、中护军、录尚书事、司空等显职,累封颍阴侯,后于魏明帝青龙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去世,齐王曹芳时得以从祀曹操庙庭

3.陈登:扎根徐州的本土士族。陈登出身下邳陈氏,父祖皆曾担任太守级别官职,在徐州本土拥有深厚根基。陈登初在徐州牧陶谦麾下任职,陶谦去世之后,陈登力劝刘备入主徐州,建安元年(196年)吕布袭夺徐州,刘备败投曹操,陈登便又归属吕布

次年,袁术僭越称帝,并派人向吕布求亲,陈登父亲陈珪劝说吕布绝袁术、结曹操。恰逢朝廷拜吕布为左将军,吕布遂派陈登前往许都谢恩,陈登则劝曹操早日袭取徐州,曹操遂拜陈登为广陵太守。建安三年(198年)冬,曹操东进徐州,陈登自广陵出兵配合曹操击败吕布,因功进封伏波将军,仍为广陵太守。

当时,由于北面袁绍压力,曹操无力插手广陵,陈登遂领广陵军政大权,后因孙策出兵北上,陈登派人向曹操求援,曹操势力这才进入广陵。之后,陈登转任东城太守,不久因病去世,年仅三十九岁

4.徐庶:为保全母亲转投曹操。本名徐福,豫州颍川人,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董卓掌权时,徐庶为避乱南下荆州。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因被曹操击败而南下归附刘表,驻军新野抵御曹操,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军南下荆州,刘表病逝,次子刘琮接领荆州,随即投降曹操。刘备闻讯率众南行,徐庶亦带着家眷跟随刘备逃亡,后在长坂坡被曹操追上,徐庶母亲被曹操所获,徐庶为了保全母亲,遂辞别刘备前往曹营

魏文帝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后于魏明帝年间病逝

5.麋芳、傅士仁:因受关羽苛责转投东吴。麋芳是东海郡朐县人,其先辈世代经商,家中十分富有。麋芳初为徐州牧陶谦部下,陶谦去世后,麋芳与兄长开始追随刘备,此后跟随刘备辗转各地。傅士仁是幽州广阳郡人,早年经历不祥。

关羽镇守荆州时,麋芳以南郡太守屯驻江陵,傅士仁则屯驻公安。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命麋芳和傅士仁供给军资,二人因没能完成任务而遭到关羽苛责,关羽更是怒言“还当治之”,这令二人恐惧不安。同年,吕蒙偷袭荆州,麋芳、傅士仁投降,此举直接导致关羽后路被断,最终战败身死。傅士仁投降东吴后事迹不见于史料;麋芳则因降将身份而被轻视,后曾跟随贺齐攻打蕲春,此后事迹不详。

6.孟达:因逃避问责投降曹魏。孟达是扶风郡平陵县人,于建安初年和法正一起入蜀依附刘璋,刘备西进益州时,孟达转投刘备。刘备平定蜀地后,孟达被任命为宜都太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胜利后,派孟达和刘封攻取东三郡。

同年夏,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期间派人要求孟达和刘封出兵相助,但被两人所拒。关羽败亡后,刘备对两人的不满公开化,刘封又因与孟达不和而夺其鼓吹,孟达担心自己会成为关羽身死的问责对象(刘封乃刘备义子),于是上表请辞,率领部曲四千投降曹魏

孟达降曹后,官至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领新城太守,后奉命跟随征南将军夏侯尚袭取东三郡。太和元年(226年),诸葛亮北伐,孟达欲反曹魏而归蜀汉,最终被司马懿击杀

7.申耽:刘封败走后投降曹魏。申耽最初在西平、上庸一带聚众数千家,曾与张鲁有联系,后又拜诣曹操,被曹操赐予将军号,出任上庸都尉。刘备攻取东三郡时,时任上庸太守的申耽举众投降,并将妻小和宗族子弟迁往成都。

刘备任命申耽为征北将军,封员乡侯,依旧担任上庸太守。孟达投降曹魏后,曹丕派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和孟达攻打刘封,申耽的弟弟申仪倒戈,刘封战败逃回成都,申耽亦随之投降曹魏,被赐予怀集将军称号,迁徙南阳居住。

8.申仪:曹魏攻东三郡时倒戈。申仪是申耽之弟,申耽在“汉中之战”后投降蜀汉,申仪也被任命为建信将军、西城太守。孟达投降曹魏后,曹丕派夏侯尚、徐晃、孟达等攻打东三郡,申仪背叛刘封投降曹魏,刘封因此败逃成都,后被赐死。

黄初二年(221年),申仪出任曹魏魏兴太守,封侯,驻于洵口。太和元年(226年),诸葛亮北伐,孟达意图响应,申仪因与孟达不和,上书告发孟达有二心,意图勾连蜀汉。孟达起兵背叛后,申仪又率兵断绝蜀道,阻止蜀汉救援孟达,司马懿击杀孟达后,申仪亦被司马懿抓获送往洛阳,后被拜为楼船将军。

9.黄权:“夷陵之战”后被迫降曹。黄权是巴西郡阆中县人,初为巴西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征召为主簿,张松劝说刘璋迎刘备入蜀时,黄权曾极力反对,但刘璋并未采纳,黄权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后刘备攻打刘璋,黄权闭城坚守,直到刘璋投降后,黄权才归顺刘备。曹操征讨张鲁时,黄权劝说刘备争夺汉中,遂有“汉中之战”。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有征讨东吴,黄权被任命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备曹魏。次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惨败,驻军于江北的黄权由于退路被断,又不愿意投降东吴,遂与南郡太守史郃、参军庞林等率部投降曹魏

黄权投降后,曹丕拜其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后迁任益州刺史,景初三年(239年)又迁任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于次年四月病逝。而随其归降的史郃、庞林等四十二人也都被封为列侯,为将军、郎将者一百余人。

除了以上几人之外,还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从刘备处转投他人,例如范强和张达,在刘备出征东吴之前,张飞奉命从阆中出发,结果在出发前被两人所害,之后两人顺江而下投降了东吴,不过关于两人的记载较为简略,在此就不赘述了。

来源:香茗史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