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ello超盒算” “今天超盒算,明天超盒算,后天也要超盒算” “今天盒算明天盒算后天盒算超NB……”
前段时间,“月薪2万吃不起某果园”的段子,因为“董事长教育消费者”,刷屏了。
如今,在任何行业,“刺客”已经成为一个负面词。
相反,谁能提供极致性价比的商品和服务,谁就能更受欢迎。
昨天,大叔就被一个魔性音乐给洗脑了。
一个叫做“超盒算NB”的品牌,推出了自己的主题曲……
“Hello超盒算” “今天超盒算,明天超盒算,后天也要超盒算” “今天盒算明天盒算后天盒算超NB……”简单几句的歌词,配上轻柔节奏,魔性洗脑……
听完后,大脑也被“超盒算”这个词占领了……
大叔去抖音搜,发现有不少达人跟唱,还在跳手势舞,拍得视频也都很魔性了……
“超盒算”到底是个啥?
一位网友在留言区表示:人就在店里,一边被歌曲洗脑,一边和大爷大妈抢购,超级便宜!
大叔又打开微信和小红书搜索,原来,它之前的名字叫做“盒马NB”,是盒马旗下平价社区超市。
原来,“NB”就是邻居店的意思,专门服务像大叔这样,务实+精打细算+希望在社区里解决一日三餐的人!
"改名"官宣当天,不少网友就跑去“超盒算NB”消费!
到底有多便宜?
抖音和小红书已经不少网友晒出账单和购买力,100块内可以买一大袋东西!
正当我琢磨,为什么“超盒算NB”能做到极致省钱的时候,我又刷到一个“超盒算NB”视频号发的一个新视频。
恰好作了解答!大叔总结3点:
第一,因为sku没有花里胡哨那么多,少而精,集中采购,价格打下来就能优惠;
第二,因为有很多自有品牌,拒绝中间商赚差价;
第三,因为门店装修极简,把省下的成本变为更划算的商品。
一首音乐+一段视频,让更名之后的“超盒算NB”,向公众做了一次自我介绍,并让网友牢牢记住了“今天明天后天超划算”。“超盒算NB”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大叔做个拆解,具体有点。
1、魔性+谐音,构建“省”心智。
“盒马NB”改名“超盒算NB”,一个新名字,怎么更容易被记住呢?大叔认为,这里的技巧就是:谐音梗+魔性重复!
谐音梗,是脱口秀最有效地制造笑点的手段,同样适用于品牌改名。“超盒算”对应“超划算”的谐音梗,保留“NB”,一个口头禅式的品牌名就诞生了。
怎么传播呢?大叔看到,品牌方用了一个策略,即:魔性音乐改编这个“超盒算”谐音梗。上述音乐的歌词,通过7次重复"超盒算",形成强烈记忆点,符合心理学的重复效应原理,"今天-明天-后天"的时间序列呢,又构建了“持续消费”的心智。
“用户认不认、销售用不用、对手恨不恨”,这是江南春的广告语制作方法论。大叔认为,“超盒算NB”就符合消费者之间互相推荐和种草时的口头禅,比如:
“你知道有家超划算的社群店吗?就在我们小区……”
2、音乐+视频,抢占情绪脑和理智脑。
美国神经学专家麦克莱恩有一个三重脑理论。他认为,人脑分三重,分别是: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本能脑追求稳定安全,情绪脑渴望多巴胺刺激,理智脑则负责深度思考但能耗高。不管是内容营销还是危机公关,其实都是需要从这三个纬度去抢占心智。
“超盒算NB”通过音乐和视频的内容营销组合拳,分别同时照顾到了消费者的情绪脑和理智脑,实现了用户心智的最大占有。
魔性音乐,朗朗上口,亲和有趣,重复简单,主打一个情绪共鸣,听完以后,立刻就能跟着哼唱;视频介绍呢,逻辑清晰,实在靠谱,主打一个理智极简,比如:门店没有过度装修,精简的sku,有理有据,把“超盒算NB为什么能做到最省钱”这个陈述,做了逻辑闭环。
3、符号+反射,建立消费“肌肉记忆”。
音乐很洗脑,情绪也被共鸣了,怎么落实到行动呢?那就需要将通过符号形成反射,帮消费者建立像“肌肉记忆”一样的消费行为。
大叔看到,这首洗脑音乐在抖音上线的同时,也第一时间出现在“超盒算NB”门店内循环播放,就像蜜雪冰城的《你爱我我爱你》一样,听完两遍就能跟着哼唱。至此,新名字、音乐和品牌logo形成了一个“超级符号”。
上述“超级符号”将听觉结合视觉,消费者就形成"看见即想起"的反射弧,与上述两点构成“听觉洗脑+情绪共鸣+视觉触发”的完整闭环,最终即形成一个:
今天盒算(今天来)、明天盒算(明天也来)、后天盒算(后天还来)的消费者“肌肉记忆”。
据说这就是昨天现场被挤爆的画面。
最后,你被洗脑了吗?你们家附近的“超盒算NB”被挤爆了吗?欢迎你留言聊聊。
来源:万能的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