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企业展厅从“产品陈列窗口”升级为“品牌战略阵地”,如何让每一处空间设计都成为品牌价值的延伸?宽创国际展厅设计公司市场部以“空间赋能品牌”为核心理念,凭借前瞻性的市场洞察、颠覆性的营销创新和全链路服务能力,在行业中树立起标杆形象。近日,我们对话市场部总监徐嘉祥
当企业展厅从“产品陈列窗口”升级为“品牌战略阵地”,如何让每一处空间设计都成为品牌价值的延伸?宽创国际展厅设计公司市场部以“空间赋能品牌”为核心理念,凭借前瞻性的市场洞察、颠覆性的营销创新和全链路服务能力,在行业中树立起标杆形象。近日,我们对话市场部总监徐嘉祥,揭开这支团队将品牌理念转化为沉浸式空间体验的秘密。
市场部的“品牌空间实验室”里,3D打印的展厅微缩模型与智能交互设备相映成趣。墙上的动态数据屏显示,经团队打造的展厅项目,客户品牌认知度平均提升78%,线下获客转化率提高45%。“我们不是在设计空间,而是在构建品牌与用户对话的立体媒介。”徐嘉祥指着一幅刚完成的展厅动线图说道,图中用不同颜色标注的“品牌记忆点”,正是团队为客户定制的核心传播路径。
趋势预判:从技术融合到情感共鸣
谈及行业变革,徐嘉祥展示着最新案例:“当下展厅已进入‘五感交互时代’。我们为某高端消费电子品牌打造的神经感应展厅,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捕捉参观者情绪波动,实时调整灯光色温与产品演示节奏,这种情绪适配系统让品牌好感度提升91%。”他摩挲着环保再生材料制成的展架补充道,“可持续设计正在重构行业标准,我们研发的菌丝体生物材料,在某奢侈品集团展厅实现零碳足迹搭建,展期结束后可自然降解为植物养分。”
市场部建立的“趋势雷达系统”成为预判行业走向的利器:数据组通过NLP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全球500+设计期刊,每周生成《技术应用热力图》;田野调查团队深入20个行业的企业总部,记录品牌传播痛点;与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共建的“未来展厅实验室”,已孵化出6项空间交互专利技术。“我们要在客户意识到需求前,就备好解决方案。”徐嘉祥调出系统后台数据,去年预判的“元宇宙展厅”趋势,今年已带动公司相关业务增长210%。
营销破圈:从案例展示到价值共创
在营销创新上,团队构建了“三维价值传播体系”。线上,纪录片《空间的诞生》以4K延时摄影记录某新能源企业展厅从设计到落地的180天,B站播放量破300万,衍生出的“展厅设计师手记”专栏吸引12万行业粉丝。“我们把技术参数转化为观众能共情的创作故事。”徐嘉祥展示着后台转化数据,内容引流带来的咨询量占比达65%。
线下场景更具颠覆性。在国际空间设计周上打造的“可逆性展厅”,观众可通过AR眼镜看到同一空间在不同品牌主题下的形态演变,三天吸引2.3万专业观众参与“空间重构工作坊”,现场生成的17个创意方案中,已有3个进入商业落地阶段。“我们把行业展会变成共创实验室。”徐嘉祥透露,这种体验式营销使客户合作周期缩短40%。
服务重构:从需求响应到生长陪伴
市场部独创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罗盘”重新定义了客户关系。“传统服务止于交付,我们的服务始于开幕。”徐嘉祥翻开某汽车品牌的服务档案,团队在展厅运营阶段植入的AI客流分析系统,能自动生成展品关注度热力图,每月推送优化建议。在某智能家居企业项目中,通过持续调整交互脚本,展厅的产品体验转化率从32%提升至67%。
这种深度服务在危机时刻更显价值。去年某科技企业展厅开展前夕遭遇暴雨,市场部紧急启动“空间急救方案”,4小时内完成防水加固与设备烘干,确保如期开幕。事后客户评价:“他们比我们更懂展厅的生命力。”目前团队服务的客户中,83%已达成三年以上的持续性合作。
协同进化:打破边界的创新生态
跨部门协作是市场部的制胜法宝。“我们与设计部的‘双螺旋工作法’--市场端提供的品牌基因图谱,会直接转化为设计端的空间DNA序列。”徐嘉祥以某航天企业展厅为例,市场部挖掘的“失重环境下的人机协作”核心叙事,经设计团队转化为悬浮式展柜与模拟失重装置,项目最终斩获“国际展示设计金奖”。
这种协同延伸至产业链上下游。团队联合高校研发的“空间叙事评估模型”,已成为行业首个量化空间传播效果的标准工具。“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间的比拼,而是生态系统的较量。”徐嘉祥望着窗外的城市天际线,“当AI能生成1000个设计方案时,人类团队的价值在于理解每个品牌独有的精神密码。”
展望未来,徐嘉祥指向实验室里正在测试的脑机接口交互装置:“当技术能直接连接意识,展厅将成为品牌与受众的神经连接场。我们将持续深耕品牌解码能力,让每个空间都成为传递品牌灵魂的超级媒介。”
从趋势解码到价值守护,从内容创新到生态构建,宽创国际市场部用专业与热爱,重新定义着品牌与空间的关系。这支善于破译品牌密码的团队,正以空间为纸,以创新为笔,书写着品牌展示的新篇章。
来源:宽创l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