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短数个月的时间ST新潮就三次被“围猎”,其实这倒不怪出手的资本大佬。
文|阅微札记
编辑|阅微札记
短短数个月的时间ST新潮就三次被“围猎”,其实这倒不怪出手的资本大佬。
因为ST新潮的行为确实是令人有些惊异。
截止到今年,这家公司已经有15年没有为股东进行分红。
或许有人会认为,公司的效益不好所以才导致了这种局面的出现。
可是要知道ST新潮最大的问题并不是没有钱,而是它的钱并不在国内。
八个月的时间里,三方资本开始对ST新潮进行发力,市场上极为罕见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眼前。
那就是资金竞争性的收购。
4月2日晚上,ST新潮披露的收购报告书之中显示,浙江金帝是由要约收购13.6亿股。
这样的动作表达出的信息无疑是ST新潮的控制权。
因为如果这样的收购可以成功,仅仅这一次就可以获得ST新潮20%的总股本。
而在去年8月的时候,ST新潮自己的第四大股东也突出了收购方案。
当时汇能海投就拟斥资96.98亿,拿下ST新潮46%的的股权。
作为ST新潮的第四大股东,加上之前手中的股份与这一次的拟定收购。
那么之后的ST新潮绝对是由汇能海投一家独大。
往常在我们的眼中,出现这样的局面投资者必然是有所谋求。
谁也不会在明知道亏本的情况下贸然做出这样的决定。
明面上的ST新潮已经15年没有分红,在我们看起来这家公司已经处于巨大的亏损中。
但是仔细想一下,是不是这种情况还有一些不对劲。
既然已经这么多年没有分红,那么ST新潮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作为A股最正宗的云概念公司,去年ST新潮更是没有按照规定披露财报。
从而导致了公司被证监会调查。
似乎种种的个局面都在证明,ST新潮有着一些入不敷出的情况。
尤其是到了去年11月,ST新潮准备对外界发行7.5亿美元的高息债券的消息更加令人瞩目。
是不是这家公司真的到了崩溃的边缘。
所以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才会准备向外界施救。
当然了,其中自然也不排除有人依旧认为这属于正常的情况,不过是企业为了经营做出的行为。
然而万般的说辞以及行为都不能否认一点,那就是对ST新潮的举报信。
深圳宏宇直接举报新潮能源董事长众人,在一系列的违规操作下违法控制公司的在美资产。
仅仅是看到这里,也许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件事情的严重性。
ST新潮以能源为主业,公司的有天资产全都位于美国的页岩油产区。
本身这件事情就显示了一些不寻常,更何况,早在两年前公司总市值就高达338.47亿美元。
前面提到的局面之中,无不在显示ST新潮的收益有着一些危险。
只有从最后的时候可以看到一丝端倪。
既然公司的总市值高达三百多亿,为什么还要十几年不分红。
其实在两年前的半年年报中显示,他们上半年原油的产量高达764.16万桶。
不但同比增产高达12.75%,天然气方面的产量同样有相当于295.83万桶的产量。
即使是出现了内斗的情况,却依旧没能够影响到ST新潮的正常运营。
去年前三个季度之中,公司盈利就已经达到了16.52亿。
要知道这才是仅仅9个月的时间,能够做到这种地步,说公司效益不好绝对是没人相信的。
另外一方面,虽然公司没有分红但是对待员工确实还不错。
人均薪酬直接高达上百万!这个时候是谁感到眼红了?但是眼红归眼红,细节还是值得注意的。
那就是这些工资都是在美国的,毕竟其公司的主要资产就在美国。
在国内的就是公司的法务和财务,并没有主要的生产业务。
也就是说,美国那边每年给信息发到国内,然后这边再进行公布就好。
且根据信息显示,这15年的时间里ST新潮没有分红的利润达到了69.47亿。
虽然把一些零头给了在美国的员工,但是依旧没能掩盖这一事实。
我们刚才总是说,公司的大部分资产都在美国。
或许在一些人的印象之中认为,这一比例在70%左右就已经够离谱。
奈何得是人家的资产、利润、现金在美比例可是超越了99%!
也就是说,ST新潮妥妥的就是一家美国公司了。
其实从一些细节上就可以看出来,毕竟人家在国内可是只有法务、财务这些部门。
并没有主要的生产部门,作为一家能源实体企业,这样的情况代表什么?
那不就是国内的ST新潮就是空壳吗!
到这里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明明这么多年不分红却依旧有人愿意收购。
就是因为尽管如此,也不能否认公司确实是赚钱的。
不过既然已经将大部分的资产放在美国,为什么还要在国内放一个部门?
对于这一点,或许ST新潮的15万名投资者将会是最好的答案。
15年没有分红里,是不是有这15万名投资者的回报呢。
之前说过不少次,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万万不可贪功冒进,毕竟我们投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沾着自己的血汗。
也希望未来的时间里,对ST新潮的调查能够给15万投资者一个答案。
界面新闻——A股首例竞争性要约收购:鄂尔多斯煤炭大佬“再出手”,ST新潮控制权花落谁家?
尺度商业——证监会立案:财报去哪儿了?
华夏时报——【15万股民炸锅!#新潮能源拟发行最高7.5亿美元高息债惹争议#】
金融界——新潮能源338亿资产控制权迷局
读创——审计机构闪电辞任,ST新潮连吃两跌停!公司15年未分红 全部核心资产在境外
湖北长江商报——ST新潮遭257亿资金竞争性收购 股权争夺未影响经营9个月赚16亿
尺度商业——15年不分红,99%资产留美,ST新潮拿美国隐私保护应对监管
来源:阅微札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