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下汽车市场,高端新能源赛道的竞争早已跳出“参数炫技”的浅层博弈,进入“用户价值争夺”的深水区。在众多品牌的声量交织中,成都车展上长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魏牌的亮相,堪称一场“带着成绩单的实力宣言”——不仅携高山家族、蓝山、摩卡组成“明星产品矩阵”重磅登场
在当下汽车市场,高端新能源赛道的竞争早已跳出“参数炫技”的浅层博弈,进入“用户价值争夺”的深水区。在众多品牌的声量交织中,成都车展上长城汽车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魏牌的亮相,堪称一场“带着成绩单的实力宣言”——不仅携高山家族、蓝山、摩卡组成“明星产品矩阵”重磅登场,更以连续两月交付破万、2025年1-7月累计销量超4万台的硬核数据,宣告其正式重返高端新能源主流队列。
但比销量更值得关注的是,在30万级这个“中产家庭购车决策的关键战场”,魏牌究竟靠什么打破了合资品牌的长期垄断?从即将于9月10日开启预售的高山7,到贯穿品牌运营的DTC模式,再到即将面世的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魏牌正在用一套“产品+技术+用户链接”的组合拳,重构高端新能源市场的价值逻辑。
“双山”领跑:30万级市场的“用户需求精准狙击”
魏牌的“向上底气”,首先来自“双山家族”(蓝山、高山)的市场统治力。这种统治力并非偶然,而是精准切中了中产家庭“既要又要”的理性消费回归——既想要强劲动力,又不愿妥协能耗;既追求大空间的舒适,又看重智能与安全。
作为魏牌大六座新能源SUV的“销量支柱”,蓝山用“累计交付突破10万台”的成绩,成为第三台迈入“10万俱乐部”的该细分市场车型。在近期媒体实测中,蓝山在辅助驾驶、极限续航等核心维度均登顶,背后是长城汽车35年的技术沉淀:全系标配的Hi4性能版三擎驱动,能输出媲美性能车的动力;而九种驾驶模式结合车速、路况的智能扭矩分配,让复杂路况的通过性与全工况效率达到平衡——这恰恰解决了家庭长途出行“动力够不够、续航慌不慌”的核心焦虑。
如果说蓝山站稳了大六座SUV市场,那么高山系列则在新能源MPV领域完成了“国产替代”。全新高山自2025年5月上市以来,累计交付接近2万台,数次拿下新能源MPV周销榜冠军,直接重塑了该领域的价值标杆。而即将预售的高山7,更是魏牌针对家庭用户的“定制化产物”,定位“一家人的移动大客厅”,并打出30万内市场的五个“唯一性”:得房率第一、唯一标配激光雷达、唯一标配智能四驱、最灵活空间、最全面安全。
“从机场到酒店都睡美了”,相声演员孙越作为用户体验官的真实评价,道出了高山7的核心优势——空间设计并非简单的“大”,而是“每个人都有好位置”的舒适分配。对于多孩家庭而言,这种“灵活+安全”的属性,远比单纯的品牌溢价更有吸引力。
DTC深耕:不止“卖车”,更是“用户伙伴”的长期主义
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产品力达标”只是入场券,真正的壁垒在于“用户链接能力”。魏牌CEO冯复之的一句话道破关键:“选择正确且难的路,直面用户需求,真正做到为用户创造价值。”这里的“难路”,正是魏牌坚持的DTC(直面用户)模式。
不同于传统车企“经销商层层转达”的模式,魏牌的DTC是“从物理到心理”的全维度链接。在物理层面,魏牌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了零售中心从0到460多家的突破,计划年内拓展至700家,覆盖全国200个以上城市——这些零售中心并非单纯的“卖车网点”,而是集体验、服务、反馈于一体的“用户触点”。数字化渠道的建设,则让用户的需求能直接触达品牌,避免了信息传递的损耗。
更关键的是心理层面的链接:魏牌把用户当成“最好的朋友”,而非“消费者”。从邀请用户参与全新蓝山的颜色命名,让用户拥有“产品共创权”;到在青藏、川藏、青甘环线布局30个护航驿站,解决家庭长途自驾的“后顾之忧”;再到通过双山3.3OTA升级,持续优化辅助驾驶与智能座舱——每一个动作都指向“用户的真实痛点”,而非营销噱头。
这种“用户第一”的逻辑,正在形成正向循环:用户的反馈反哺产品迭代,产品的优化又提升用户粘性,最终转化为“连续破万”的交付成绩。正如魏牌内部所言:“DTC不是成本,而是品牌向上的‘护城河’。”
技术打底:下一代超级平台,藏着“全动力野心”
如果说“双山”是魏牌的“当前王牌”,那么即将面世的“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则暴露了其更长远的“赛道野心”。这个源于长城汽车35年技术积累的平台,有一个核心标签——**全球唯一兼容5大动力形式**(纯电、混动、增程、氢电、燃油)。
在新能源技术路线仍存争议的当下,这种“全动力兼容”的能力,意味着魏牌能应对不同市场、不同用户的需求:对于充电便利的城市用户,有纯电车型可选;对于有长途需求的家庭,混动车型能解决续航焦虑;而氢电等前沿技术的布局,则为未来预留了空间。
平台的技术硬实力同样亮眼:搭载行业最强的“双4秒级2.0混联系统”,动力响应与加速性能拉满;行业领先的800V混联架构,大幅提升充电效率;超大混动电池组与纯电续航超400公里的混动6C电池,直接消除“混动续航短”的痛点;再加上行业领先的VLA大模型,让智能座舱与辅助驾驶的交互更贴合用户习惯。
这些技术并非“实验室里的概念”,而是将直接落地到未来车型上——这意味着魏牌的“产品力领先”不是短期现象,而是有持续的技术储备作为支撑。
营销破圈:奶龙+孙越,把“家庭感”玩成“情感共鸣”
在成都车展的营销战场上,魏牌没有选择“高冷的技术宣讲”,而是用“萌趣+真实”的组合拳打动家庭用户。
国民IP奶龙与相声演员孙越组成的“龙越体验官CP”,成为现场的“流量焦点”。奶龙的萌趣形象精准吸引孩子注意力,而孙越的亲和力与真实体验感,则打动了家长群体——他对高山7“空间大、动力强、智能灵动”的评价,以及“满分好车”的认可,远比官方话术更有说服力。
不止于车展现场,魏牌还在成都万象城打造了“宝宝巴士乐园”,将“家庭移动客厅”的产品定位,转化为线下可触摸的场景体验。家长带着孩子在乐园互动时,能直观感受高山7的空间设计、座椅舒适性,这种“沉浸式体验”远比传统试驾更能触达家庭用户的情感需求。
这种营销逻辑的核心,是“不推销产品,而是传递生活方式”——魏牌深知,对于中产家庭而言,一辆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家庭生活的延伸”。
权益落地:真金白银的“诚意”,为用户价值兜底
在“流量转化为销量”的最后一环,魏牌用“全系车型重磅购车权益”展现了“真金白银的诚意”。不同于某些品牌“噱头大于实际”的优惠,魏牌的权益直接指向用户的“购车成本与使用成本”,比如购车补贴、免费保养、充电权益等,每一项都切中用户“省钱、省心”的需求。
这种“诚意”并非短期促销,而是与DTC模式、产品力、技术力形成的“价值闭环”:用户因为产品力选择魏牌,因为DTC模式获得好服务,因为购车权益降低成本,最终形成“选择-满意-推荐”的口碑传播。
从成都车展的表现来看,魏牌的“向上突围”并非偶然:它以“双山家族”精准切中用户需求,以DTC模式建立长期用户连接,以技术储备保障产品力持续领先,再用情感化营销与实际权益打动用户。
在高端新能源市场仍被合资品牌与新势力“双重夹击”的当下,魏牌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难路”——不依赖资本烧钱换流量,不沉迷参数比拼,而是回归“为用户创造价值”的本质。
随着下一代全动力智能超级平台的落地,以及高山7等新品的上市,魏牌的“向上之路”还将继续。对于整个行业而言,魏牌的探索或许提供了一个启示:高端新能源的竞争,最终拼的不是“谁的噱头更足”,而是“谁能真正读懂用户,并持续为用户创造长期价值”。
来源:犀牛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