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晨宇原本以为自己580分的成绩注定了平庸的命运,堂妹林诗雅的650分更是让他在家族聚会上抬不起头。
文:清风唏嘘语
每年的六月,都是无数家庭命运转折的时刻。分数公布的那一天,有人欢喜有人愁。
林晨宇原本以为自己580分的成绩注定了平庸的命运,堂妹林诗雅的650分更是让他在家族聚会上抬不起头。
可命运这东西,总是在人们最不经意的时候,悄悄地改写着每个人的人生轨迹。
01
六月二十三日,高考成绩公布的这一天,整个城市都笼罩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
林晨宇坐在爷爷家的老式木桌前,手里握着那部有些发旧的手机,心跳得像打鼓一样。屏幕上显示着查询页面,他输入准考证号码的手指微微颤抖。
“580分。”
这个数字在屏幕上跳了出来,林晨宇盯着看了好几遍,确认没有看错。他的心情复杂得很,说不上失望,也说不上满意。这个分数比他平时的模拟考试高了一些,可在这个分数决定命运的年代,580分能上什么学校,他心里清楚得很。
爷爷林德山坐在旁边的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本发黄的旧书,不时地看向晨宇。这位退休多年的老教师,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可今天的笑容里透着一丝担忧。
“爷爷,我考了580分。”晨宇放下手机,声音有些低沉。
林德山点点头,没有说话,只是伸手拍了拍孙子的肩膀。这个手势里包含着太多的理解和安慰,比任何言语都要有力量。
就在这时,大门被推开了,大伯林志强一家三口走了进来。林志强今年四十五岁,在市里某个局里当副局长,平时走路都是昂首挺胸的,今天更是满面春风。他身边的妻子张美华也是一脸兴奋,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的礼品。
最显眼的是跟在后面的林诗雅,这个十八岁的女孩今天穿着一身白色的连衣裙,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她一进门就大声宣布:“爷爷,奶奶,我考了650分!”
这个消息像炸雷一样在屋子里响起。奶奶赵桂花从厨房里跑出来,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哎呀,我的好孙女,真是太争气了!”
林志强得意地看了看晨宇,然后对父亲说:“爸,雅雅这次考得不错,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已经提前联系过我们了。”
张美华在一旁补充道:“是啊,650分在我们省能排到前一千名呢。雅雅从小就聪明,这下好了,我们家要出个清华大学生了。”
林诗雅走到晨宇面前,脸上的表情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哥哥,你考了多少分啊?”
晨宇抬起头看着堂妹,这个从小就比他成绩好的女孩,今天的眼神里多了一些他从未见过的东西——那是一种胜利者的骄傲,还带着一丝刻薄的味道。
“580分。”晨宇如实回答。
林诗雅听了,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笑了起来:“哥哥,你这分数连个像样的二本都上不了吧?我已经被清华大学预录取了,你呢?是不是要考虑复读了?”
这话说得很不客气,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尴尬。林志强咳嗽了一声,算是对女儿的话做了个缓解,可他脸上的得意之色却没有丝毫减少。
奶奶赵桂花走过来,拉着林诗雅的手说:“还是雅雅争气啊,从小就聪明。晨宇啊,你要多向妹妹学习学习。”
这话说得虽然不重,可每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晨宇的心上。他知道奶奶没有恶意,只是老人家总是喜欢比较,喜欢夸奖成绩好的孩子。可这种比较对他来说,实在太痛苦了。
爷爷林德山看出了孙子的难堪,站起身来说:“成绩只是一个方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林志强听了,笑着说:“爸,您这话说得对,可现在这个社会,没有好成绩就没有好前途。晨宇这分数,确实有些让人担心啊。”
晨宇默默地坐在那里,听着大人们的对话。他看着林诗雅脸上那种毫不掩饰的优越感,心里五味杂陈。这个从小跟他一起长大的堂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刻薄了?
“哥哥,你是不是很羡慕我啊?”林诗雅忽然凑到晨宇面前,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他们两个人能听见,“不过没关系啦,以后我在清华大学的时候,会经常给你发照片的。”
晨宇抬起头看着她,那双眼睛里的嘲讽和得意让他的心像被刀割了一样。他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林志强这时候开口了:“晨宇啊,你也别太难过。580分虽然不高,可还是能上个专科的。现在专科毕业也不是没有出路,关键是要脚踏实地。”
这话听起来像是安慰,可每个字都透着一种高人一等的味道。晨宇知道大伯并不是故意要伤害他,可这种无意识的优越感比故意的伤害更让人难受。
张美华也过来说:“是啊,晨宇,你爸妈在外地打工也不容易,能供你读到高中就很不错了。现在这个分数,你们也不要有太大压力。”
这种所谓的理解和同情,让晨宇觉得比嘲笑更难忍受。他站起身来,对爷爷说:“爷爷,我回房间休息一下。”
林德山点点头,眼神里满是心疼。
晨宇走向自己的小房间,背后传来林诗雅银铃般的笑声,还有大人们兴奋的讨论声。他们在谈论着清华大学,谈论着美好的未来,谈论着一切与他无关的东西。
关上房门的那一刻,晨宇靠在墙上,深深地叹了口气。窗外的阳光很亮,可他的心里却是一片阴霾。
02
第二天一早,晨宇正在为志愿填报的事情发愁。桌子上摊着几本厚厚的报考指南,密密麻麻的学校名单和分数线让他看得头疼。580分,在这些数字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的手机响了,是班主任王老师打来的。
“晨宇,你在家吗?我有个重要的事情要跟你说,你现在方便见面吗?”王老师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兴奋。
“老师,我在家,您有什么事吗?”
“电话里说不清楚,你能来学校一趟吗?相信我,这是个好消息。”
晨宇虽然觉得奇怪,可还是答应了。他骑着那辆用了三年的自行车来到学校,王老师已经在办公室里等着他了。
王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教了二十多年的语文,对学生很有责任心。她看到晨宇进来,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晨宇,坐下,我要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王老师指着对面的椅子。
晨宇有些紧张地坐下,不知道老师要说什么。
“你还记得你去年参加的那个全国中学生摄影大赛吗?”王老师问。
“记得,我得了一等奖。”晨宇点点头,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提起这件事。
“还有你在《青春文学》杂志上发表的那几篇文章,你也记得吧?”
“记得。”晨宇更加困惑了。
王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一封信,递给晨宇:“你自己看看这个。”
晨宇接过信,看到信封上印着“北方传媒大学招生办”的字样。他的心跳开始加速,难道...
他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正式的函件。内容很简单,大意是说,由于林晨宇同学在摄影和文学方面表现突出,获得了全国中学生摄影大赛一等奖,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多篇文学作品,经学校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愿意破格录取他为本校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
晨宇看完信,手都在发抖。北方传媒大学,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学校啊!这所大学在新闻传播领域是全国顶尖的,多少人想进都进不去。
“老师,这是真的吗?”晨宇声音都有些颤抖。
“当然是真的。昨天下午他们的招生办给我打了电话,确认了你的情况。你的摄影作品和文学作品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加上你的高考成绩也达到了他们的基本要求,所以决定破格录取你。”
王老师看着晨宇震惊的表情,继续说:“晨宇,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北方传媒大学在我们这个城市,十年都不一定能录取一个学生。这次他们主动联系学校,就是为了录取你。”
晨宇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可是,我的分数...”
“分数只是一个方面。真正的人才,不是只看分数的。你的摄影天赋和文学功底,这些都是考试考不出来的。”王老师的眼神里满是欣慰,“我教书这么多年,很少见到像你这样有灵性的学生。你的那些摄影作品,每一张都能看出你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你写的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这些都是最珍贵的才华。”
晨宇拿着那封信,感觉像在做梦一样。就在昨天,他还在为580分的成绩而沮丧,还在忍受堂妹的嘲笑和亲戚们的同情。可今天,命运就给了他这样一个意外的礼物。
“老师,我需要做什么吗?”晨宇问。
“你需要尽快回复他们,确认是否接受这个录取机会。还有,准备一下入学的相关材料。”王老师停顿了一下,“晨宇,这个机会很珍贵,你要珍惜。”
晨宇点点头,心情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从学校回到家,晨宇一路上都是恍惚的。他想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爷爷,告诉所有人。可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停下了脚步。
透过窗户,他看到屋里又热闹起来了。林诗雅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正在给几个亲戚展示她的成绩单。她的声音很大,充满了得意:
“我这次不光考了650分,清华大学的招生老师还专门给我爸打了电话。他们说我的分数完全没问题,现在就等着录取通知书了。”
“雅雅真是太厉害了,我们家族出了个清华大学生,多光荣啊!”一个远房亲戚说。
“是啊,以后雅雅毕业了,前途不可限量。”另一个亲戚附和着。
奶奶赵桂花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我们雅雅从小就聪明,这次终于证明了。”
晨宇站在门外,听着屋里的对话,心情复杂起来。他想起昨天林诗雅对他说的那些刻薄的话,想起大人们对他的同情和安慰。如果现在他走进去,告诉他们自己被北方传媒大学录取了,他们会是什么反应?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晨宇忽然不想这么做了。他想起王老师说过的话:真正的人才,不是只看分数的。他想看看,没有分数的光环,这些人会怎样对待他。更重要的是,他想看看林诗雅的那种优越感能持续多久。
晨宇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屋里的谈话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看向他。
“晨宇回来了。”奶奶说,语气比昨天温和了一些,可还是带着一种怜悯的味道。
“哥哥,你去哪里了?”林诗雅问,脸上还是昨天那种居高临下的表情。
“去学校了,找老师问问志愿填报的事情。”晨宇平静地回答。
“哦,对了,你还得填志愿呢。”林诗雅笑了笑,“哥哥,你想好要报哪个专科了吗?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一下职业技术学院,学个实用的技术,以后好找工作。”
这话说得表面上是关心,可那种语气让人听着很不舒服。旁边的亲戚们也都用一种同情的眼神看着晨宇。
晨宇没有回答,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他走向自己的房间,听到身后林诗雅又开始炫耀起来:
“对了,我昨天还收到了几个其他大学的邀请函。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都有意向录取我。不过我还是最想去清华,那里的新闻传播专业是全国最好的。”
晨宇在房间里听着这些话,心里涌起一种奇怪的感觉。北方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在业内的声誉并不比清华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更专业一些。可他没有说出来,只是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看着那封改变他命运的信。
此时此刻,屋外的林诗雅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她的辉煌未来,完全不知道命运正在悄悄地嘲笑她的骄傲。
03
接下来的几天里,晨宇一直保持着沉默。他按照北方传媒大学的要求,悄悄地准备着入学材料,同时观察着家里的变化。
林诗雅这几天更加得意了。她几乎每天都要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关于清华大学的内容,配上文字:“马上就要成为清华人了,好激动!”这样的消息总能收到一大堆点赞和祝贺。
更让晨宇感到不舒服的是,诗雅开始在家族的微信群里频繁地分享她的“大学生活规划”。她会发一些清华大学校园的照片,配上文字:“未来四年就要在这里度过了,想想就觉得幸福。”
群里的亲戚们都在夸奖她,各种羡慕的话语不断。而每当有人问起晨宇的情况时,诗雅总是会“善意”地说:“哥哥还在考虑要不要复读呢,580分确实有些尴尬。不过没关系,条条大路通罗马嘛。”
这种所谓的关心,比直接的嘲笑更让人难受。
晨宇的父母从外地打来电话,声音里满是愧疚和无奈。
“儿子,是爸妈没本事,没能给你更好的条件。”父亲林建国的声音有些沙哑,“你要是想复读,我们砸锅卖铁也支持你。”
“晨宇,妈妈知道你心里难受。”母亲李秀珍在电话里哭了,“都怪我们常年在外,没能好好陪你学习。”
听着父母的话,晨宇心里更加难受。他们为了供他读书,这些年在外地打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现在听说他考得不好,第一反应不是责怪,而是自责。
“爸,妈,你们别这样想。我会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的。”晨宇安慰着父母,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在合适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
爷爷林德山这几天显得很沉默。这个见多识广的老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总是用一种深邃的眼神看着晨宇。有好几次,爷爷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拍拍他的肩膀,什么也没说。
七月中旬的一天,家里又来了客人。这次是林志强的几个同事,都是些在机关里工作的人。他们是专门来祝贺林诗雅考上清华的。
客厅里又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林志强春风得意地接受着同事们的祝贺,张美华忙着张罗茶水和水果。林诗雅坐在客厅中央,像个小公主一样享受着众人的赞美。
“老林,你这女儿真是争气啊!650分,清华大学,这在我们整个系统里都是头一个。”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说。
“是啊,诗雅这孩子从小就聪明。我们当父母的也没怎么管,她就能考出这样的成绩。”林志强谦虚地说着,可脸上的得意之色一点也不掩饰。
“诗雅,你将来想学什么专业啊?”另一个客人问。
“我想学新闻传播,将来当个记者或者主持人。”林诗雅甜甜地笑着回答。
“好啊,新闻传播专业好。现在媒体行业发展得很快,将来前途无量。”
听到这里,晨宇在房间里不由得笑了。新闻传播专业,这不正是他即将要学的专业吗?而且北方传媒大学在这个领域的实力,绝对不比清华差。
可他还是没有出去,继续静静地听着客厅里的对话。
“对了,老林,晨宇那孩子考得怎么样?”有人问起了他。
客厅里忽然安静了一下,林志强的声音有些尴尬:“晨宇啊,考了580分。这孩子平时就不太爱学习,喜欢搞些摄影啊、写作啊这些没用的东西。现在好了,分数不够,正发愁呢。”
“580分啊,确实有些低了。现在孩子们压力都大,不是每个人都能考好的。”客人们的语气里满是同情。
林诗雅这时候开口了:“是啊,哥哥从小就不太用功。不过他人很好的,就是有些不切实际,总想着搞艺术。我跟他说过很多次,艺术这东西当兴趣可以,可不能当饭吃。”
这话说得表面上是在为晨宇辩护,可实际上却是在贬低他。什么叫“搞些没用的东西”?什么叫“不切实际”?晨宇在房间里听着,心里的火气越来越大。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北方传媒大学招生办的电话。
“林晨宇同学吗?我是北方传媒大学招生办的老师。我们想确认一下,你是否接受我们的录取?”
“我接受。”晨宇毫不犹豫地回答。
“好的,那请你尽快把相关材料寄过来。另外,我们会在一周内把正式的录取通知书寄给你。”
“好的,谢谢老师。”
挂了电话,晨宇心里涌起一阵暖流。就在客厅里的人们同情他、可怜他的时候,命运已经给了他最好的安排。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夏日阳光,心情忽然变得轻松起来。让他们继续骄傲吧,让他们继续同情自己吧。很快,所有人都会看到真相的。
客厅里的谈话还在继续,林诗雅的声音又传了过来:
“我觉得哥哥应该现实一点,学个实用的技术。现在社会上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不是那些只会写写画画的人。”
听到这话,晨宇冷笑了一声。写写画画的人?如果不是这些“写写画画”,他怎么可能被北方传媒大学看中?如果不是这些“没用的东西”,他怎么可能有今天的机会?
可他还是没有出去,继续让林诗雅在那里表演。他知道,真正的大戏还没有开始。
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林诗雅前途无量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巨大的转折正在悄悄地逼近。而晨宇手中那张录取通知书,将会在最合适的时候,给所有人一个意想不到的震撼。
04
八月初,距离大学开学还有一个月,可林诗雅的行为开始变得有些奇怪。
晨宇最先注意到这个变化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那天他在房间里整理摄影作品,准备寄给北方传媒大学,忽然听到隔壁传来林诗雅打电话的声音。
“喂,是清华大学招生办吗?我想确认一下我的录取情况...什么?还没有最终确定?可是之前不是说...”
声音很急促,还带着一丝焦虑。这和平时那个自信满满的林诗雅很不一样。
晨宇放下手中的照片,仔细听着隔壁的动静。林诗雅的声音时高时低,显然在和电话那头争论着什么。
“我的分数明明达到了要求...什么叫还要再等等?录取工作不是早就开始了吗?”
电话打了很久,最后以林诗雅重重挂断电话结束。接着是一阵沉默,然后是细微的啜泣声。
晨宇觉得有些意外。林诗雅哭了?这个从小到大都是优等生,从来没有遇到过挫折的女孩,居然会哭?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晨宇观察着林诗雅的表情。她的眼圈有些红,明显是哭过的痕迹,可在家人面前依然保持着笑容。
“雅雅,清华那边有什么新消息吗?”奶奶关心地问。
“还没有,招生办说录取通知书要稍微晚一点寄出。”林诗雅的回答很平静,可晨宇敏锐地察觉到她声音里的不自然。
“没关系,清华这样的名校,程序肯定要严格一些。”大伯林志强安慰着女儿,可他的表情看起来也有些担忧。
接下来的几天里,这种担忧的气氛在家里蔓延开来。林志强开始频繁地接打电话,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常见的焦急。晨宇听到他在电话里说:
“老王,你在教育系统工作,能不能帮忙问问...什么?清华的录取很严格?可我女儿的分数明明够了...”
张美华也开始四处托关系,想要了解情况。她甚至找到了在银行工作的几个朋友,希望通过他们的关系网了解一些内幕消息。
而林诗雅本人,变化最为明显。她不再像之前那样频繁地在朋友圈发动态,也不再在家族群里分享她的“大学生活规划”。取而代之的是长时间的沉默和偷偷的电话。
有一天晚上,晨宇起来上厕所,路过林诗雅的房间时听到她在小声地哭泣。那种压抑的哭声让人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尽管林诗雅之前对他那么刻薄,可她毕竟是他的堂妹,听到她哭泣,晨宇心里还是有些难受。
第二天早上,林诗雅的眼睛肿得很厉害,明显是哭了一夜。可她在家人面前依然强撑着笑容,假装一切正常。
“雅雅,你怎么了?眼睛怎么这么红?”奶奶担心地问。
“没事,昨天晚上看书看得太晚了。”林诗雅随便找了个借口。
可这个借口骗得了奶奶,骗不了晨宇。他注意到,林诗雅桌子上的书都是崭新的,根本没有翻动过的痕迹。
更让人感到不安的是,大伯林志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这个平时总是春风得意的中年男人,现在常常皱着眉头,在客厅里来回踱步。
有一次,晨宇听到大伯在阳台上打电话,声音很低,但情绪很激动:
“不可能的,我女儿的分数绝对够了...什么?档案有问题?这怎么可能?...你再帮我查查,一定有什么地方搞错了...”
晨宇越听越觉得事情不对劲。看起来,林诗雅的清华录取并不像表面上那么顺利。
就在这时,他想起了北方传媒大学招生办老师说过的话:他们录取学生,不光看分数,还要看综合素质和品德表现。难道清华大学也是这样?难道林诗雅在某些方面出了问题?
这个念头一出现,晨宇就忍不住开始思考。林诗雅从小成绩优异,这一点毫无疑问。可她的品德呢?她的综合素质呢?
晨宇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有一次,他们一起参加学校的考试,林诗雅偷看了旁边同学的答案。当时晨宇看到了,可他没有告发她。还有一次,她为了得到老师的好感,故意说了另一个同学的坏话。这些事情在当时看来都很小,可现在想起来,却让人觉得不舒服。
难道这些年来,林诗雅一直是这样取得好成绩的?难道她的完美形象背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晨宇不敢确定自己的推测,可林诗雅和大伯一家的异常表现,让他越来越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就在家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一个更大的真相正在等待着被揭露。而这个真相一旦暴露,将会彻底改变所有人对林诗雅的看法。
05
八月中旬,家里的气氛变得更加压抑。林诗雅几乎不再出门,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伯林志强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连平时最疼爱孙女的奶奶都察觉到了不对劲。
“志强,雅雅到底是怎么了?这些天看起来总是心事重重的。”奶奶忧心忡忡地问。
“没事,就是等录取通知书等得有些着急。”林志强勉强笑了笑,可那笑容比哭还难看。
晨宇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他发现,大伯这些天经常接到一些电话,每次接完电话,脸色都会变得更加难看。有一次,他甚至听到大伯在电话里大声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女儿怎么可能做那种事情!”
什么事情?晨宇心里的疑问越来越大。
就在这个时候,晨宇收到了北方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下午,邮递员把一个厚厚的信封交到了他手里。信封上印着“北方传媒大学”的字样,还有那个他熟悉的校徽。
晨宇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正式的录取通知书,还有新生入学须知、校园地图等一系列材料。看着那张烫金的录取通知书,晨宇心里涌起一阵激动。
“恭喜你,林晨宇同学,你已被我校新闻传播学院录取...”
这几个字在晨宇眼中闪闪发光。他终于可以确定,自己真的被这所梦想中的大学录取了。
可他还是决定暂时保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觉得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林诗雅那边明显出了问题,如果这个时候他公布自己的录取消息,可能会刺激到她。
晨宇把录取通知书小心地收好,藏在了自己的抽屉里。
就在当天晚上,家里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大伯林志强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接完电话后,他的脸色变得惨白,整个人像被雷击了一样愣在那里。
“志强,怎么了?”张美华担心地问。
林志强看了看房间里的家人,欲言又止。最后,他走到林诗雅面前,声音颤抖地说:
“雅雅,你...你老实告诉爸爸,你在学校里是不是做了什么不应该做的事情?”
林诗雅一听这话,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看着父亲,嘴唇颤抖着,半天说不出话来。
“志强,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别吓我们。”奶奶也着急了。
林志强深深地叹了口气:“刚才教育局的朋友给我打电话,说雅雅的档案出了问题。有人举报她在高三的一次重要考试中作弊,这个记录影响了她的录取。”
这话一出,房间里瞬间安静了。所有人都看着林诗雅,等待着她的解释。
林诗雅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她看着父亲,又看看奶奶,最后把目光投向了一直沉默的晨宇。
“我...我...”她想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雅雅,你说话啊!到底是怎么回事?”张美华急得快要哭了。
林诗雅忽然站起身来,跑向了自己的房间。房门重重地关上,接着传来了压抑的哭声。
客厅里的气氛变得异常沉重。林志强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整个人像老了十岁。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奶奶还是不敢相信,“雅雅那么好的孩子,怎么可能作弊?”
林志强摇摇头,声音里满是疲惫:“我也不相信,可...可教育局那边的消息应该不会有错。”
晨宇坐在一旁,心情复杂得很。他为林诗雅感到难过,可同时又觉得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作弊?这个从小被所有人夸奖的优等生,居然会作弊?
就在这时,爷爷林德山从外面回来了。看到家里沉重的气氛,他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林志强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父亲。爷爷听完,沉默了很久,最后只是叹了口气。
“去看看雅雅吧。”爷爷说,“不管发生什么事,她都是我们的孩子。”
晨宇跟着大人们来到林诗雅的房门前。房间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哭声,听起来让人心碎。
“雅雅,开门,我们谈谈。”林志强轻声说。
可房间里没有回应,只有那压抑的哭声在继续。
晨宇站在门外,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了这些天林诗雅的异常表现,想起了她深夜的电话和偷偷的眼泪。原来,她早就知道自己出了问题,只是一直在硬撑着。
看着这个曾经骄傲得像公主一样的堂妹,此刻却像个受惊的小动物一样躲在房间里哭泣,晨宇心里忽然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报复快感,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出的难受。
06
第二天,林诗雅终于从房间里出来了。她的眼睛红肿得厉害,整个人憔悴得不成样子。可她还是坚持说自己没有作弊,声称这是误会。
“爸,我真的没有作弊。可能是有人嫉妒我,故意陷害我。”林诗雅哭着说。
林志强看着女儿,心里也是矛盾得很。作为父亲,他当然希望相信自己的女儿。可教育局那边的消息,让他不得不面对现实。
“雅雅,你告诉爸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林志强温和地问。
林诗雅断断续续地说起了事情的经过。原来,在高三的一次模拟考试中,她的确帮助了一个成绩不好的同学。那个同学叫小王,家境贫困,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看到小王为了考试焦虑得吃不下饭,林诗雅心软了,就在考试的时候给了他一些答案。
“我只是想帮助他,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后果。”林诗雅哭着说。
听到这里,家里的人都震惊了。原来,林诗雅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作弊,而是为了帮助别人。这让所有人的心情都变得复杂起来。
“可是,雅雅,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们?”张美华心疼地问。
“我以为这件事不会有人知道,我以为不会影响到录取。”林诗雅的声音里满是懊悔,“我真的没想到会这样。”
林志强听完女儿的解释,心情更加沉重了。女儿的出发点是好的,可违规就是违规,这个后果是要承担的。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来的是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他们带来了正式的通知:由于诚信记录问题,林诗雅的高考录取资格被取消,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所有大学都不会录取她。
当工作人员拿出一沓被退回的调剂申请表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那些申请表上都盖着各个大学招生办的公章,旁边写着“因个人诚信记录问题,不予录取”的字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所有林诗雅曾经憧憬过的学校,都在这一刻与她无缘了。
看到这些申请表,林诗雅彻底崩溃了。她跪在地上,失声痛哭:
“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帮助同学!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一幕震撼了。奶奶赵桂花也哭了,她抱着林诗雅说:“雅雅,奶奶知道你是好孩子,你的心是善良的。”
林志强看着女儿,眼中满是心疼和无奈。他这些天四处托关系,想要挽回女儿的录取机会,可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徒劳的。
教育局的工作人员看到这种情况,语气也温和了一些:“小姑娘,我们理解你的动机是好的,可规则就是规则。不过,你还可以选择复读,明年重新参加高考。”
复读?这个词对林诗雅来说,就像晴天霹雳一样。她本来应该在一个月后走进清华大学的校门,现在却要重新回到高三的课桌前。
工作人员走后,家里陷入了一片死寂。林诗雅躺在沙发上,像是失去了灵魂一样。林志强和张美华相对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就在这个时候,晨宇做了一个决定。他走回自己的房间,拿出了那张录取通知书。是时候了,他应该让所有人知道真相了。
当晨宇拿着录取通知书走进客厅的时候,所有人都看着他。
“其实,我有一个消息要告诉大家。”晨宇的声音很平静。
他把录取通知书放在茶几上,对大家说:“我被北方传媒大学录取了。”
这句话像炸雷一样在客厅里响起。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正在哭泣的林诗雅。
奶奶拿起那张录取通知书,仔细地看了好几遍,确认这不是假的。
“晨宇,这...这是真的吗?”奶奶的声音都在颤抖。
“是真的,奶奶。”晨宇点点头,“我是通过特长生被破格录取的。”
林志强也拿过录取通知书,仔细查看着每一个细节。北方传媒大学的公章、校长的签名、正式的录取专业...这一切都表明,这张录取通知书是真的。
“晨宇,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们?”张美华问。
“我想等合适的时机。”晨宇看了一眼林诗雅,“而且,我觉得北方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并不比清华的差。”
这话说得很客气,可在场的每个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晨宇的这个专业选择,正好和林诗雅的志愿一样。命运就是这么戏剧化,一个因为品德问题失去了所有录取机会,另一个却因为品格和才华被名校破格录取。
林诗雅看着那张录取通知书,眼神复杂得很。她想起了自己曾经对晨宇说过的那些刻薄的话,想起了自己的那种优越感和骄傲。现在,一切都颠倒了过来。
“哥哥...”林诗雅的声音很小,“对不起。”
这两个字说得很轻,可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到了。这是林诗雅第一次向晨宇道歉,也是她第一次放下了心中的骄傲。
07
晨宇的录取消息传开后,家里的气氛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本同情他、可怜他的亲戚们,现在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最明显的变化是奶奶赵桂花的态度。这个原本偏爱林诗雅的老人,现在对晨宇的关心明显增加了。
“晨宇啊,北方传媒大学是个好学校,新闻传播专业很不错。”奶奶拉着晨宇的手说,“奶奶为你骄傲。”
这种态度的转变,让晨宇心里五味杂陈。他并不是因为家人的态度改变而高兴,反而为这种势利的变化感到难过。
林志强的态度也变了。这个原本高高在上的大伯,现在看晨宇的眼神里多了一些尊重。
“晨宇,你真的很厉害。”林志强拍着晨宇的肩膀说,“我之前小看你了。摄影和文学确实是很有价值的才华。”
可晨宇记得,就在几天前,这个大伯还说他搞的是“没用的东西”。
最让晨宇感到不舒服的是亲戚们的态度变化。原本那些同情他、可怜他的人,现在纷纷打电话来祝贺。他们的话语里满是赞美和羡慕,完全忘记了之前的态度。
“晨宇真是好样的,能被名校破格录取,这比高分录取还要难得!”
“我就说嘛,晨宇这孩子肯定有出息,现在果然证明了!”
这些话听起来很好听,可晨宇知道,如果自己没有被录取,这些人还会继续同情和可怜自己。
与家人态度变化形成对比的是,晨宇自己的心情却变得平静了。他没有因为被录取而骄傲,也没有因为别人的态度改变而得意。相反,他更多地关注着林诗雅的状况。
这个曾经骄傲的女孩,现在完全变了个人。她不再发朋友圈,不再在群里分享什么,甚至很少出门。大部分时间,她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有一天晚上,晨宇听到林诗雅房间里传来翻书的声音。他知道,她开始为复读做准备了。这个决定对她来说一定很难,可她别无选择。
晨宇敲了敲她的房门:“诗雅,你在吗?”
“进来吧,哥哥。”林诗雅的声音很轻。
晨宇推门进去,看到林诗雅正坐在书桌前,面前摊着一本高三的复习资料。她的眼睛还是红肿的,显然刚刚哭过。
“你还好吗?”晨宇问。
林诗雅摇摇头,又点点头:“我不知道。哥哥,我觉得我完了。”
“没有完。”晨宇坐在她旁边,“你还年轻,还有机会。”
“可是我失去了那么多。”林诗雅的声音里满是绝望,“我原本应该去清华的,现在却要重新开始。”
晨宇看着她,心里很复杂。他想起了这些天发生的一切,想起了命运的戏剧性转折。
“诗雅,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晨宇停顿了一下,“你后悔帮助那个同学吗?”
林诗雅愣了一下,想了很久才回答:“我不知道。如果我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我可能不会那么做。可...可如果再来一次,看到小王那么痛苦,我可能还是会帮他。”
这个回答让晨宇对堂妹有了新的认识。尽管林诗雅之前对他很刻薄,尽管她的性格有些骄傲,可她心里还是有善良的一面的。
“诗雅,你知道吗?”晨宇看着她说,“我觉得你比我想象的要好。”
林诗雅抬起头看着他,眼中满是疑惑。
“你为了帮助同学承担了这样的后果,这说明你心里是善良的。虽然方式不对,可动机是好的。”晨宇继续说,“我相信,这种善良会让你在以后的路上走得更好。”
听到这话,林诗雅的眼泪又流了下来。可这次的眼泪,不再是绝望的哭泣,而是一种复杂的感动。
“哥哥,谢谢你。”她轻声说,“我以前对你说过很多过分的话,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脸红。”
“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晨宇站起身来,“重要的是以后。你好好准备复读,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一个好大学。”
走到门口的时候,晨宇回头说:“诗雅,记住,分数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08
八月底,晨宇即将去北方传媒大学报到。这一个月来,家里的气氛慢慢恢复了平静,可每个人的心情都和之前不一样了。
林诗雅选择了复读,她联系了市里最好的复读班,准备重新开始。这个决定让她看起来比之前成熟了很多,那种骄傲和刻薄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稳和内敛。
“哥哥,你明天就要走了。”最后一个晚上,林诗雅来到晨宇的房间。
“是的,明天一早的火车。”晨宇正在收拾行李。
林诗雅在床边坐下,看着晨宇忙碌的身影:“哥哥,我想跟你说声谢谢。”
“谢我什么?”
“谢谢你没有在我最难堪的时候嘲笑我,也没有报复我。”林诗雅的声音很轻,“如果换成是我,我可能做不到。”
晨宇停下手中的动作,看着她:“诗雅,我们是一家人。”
“可我以前对你那么过分...”
“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能不能从错误中学到东西。”晨宇坐在她旁边,“我觉得现在的你,比以前的你更真实,也更可爱。”
林诗雅笑了,这是这段时间以来她第一次真心的笑容。
“哥哥,我会好好复读的。明年,我也要考上一个好大学。”
“我相信你能做到。”
就在这时,爷爷林德山走了进来。老人家看着他们两个,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晨宇,明天就要走了,爷爷有些话想跟你说。”
林诗雅识趣地站起身:“我先回房间了。哥哥,你好好休息。”
等林诗雅走后,爷爷坐在晨宇身边。
“晨宇,你知道你为什么能被北方传媒大学录取吗?”爷爷问。
“因为我的摄影和文学作品吧。”
爷爷摇摇头:“那只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你有一颗善良的心,还有面对困难不屈服的品格。”
晨宇有些困惑地看着爷爷。
“孩子,爷爷要告诉你一个秘密。”爷爷的声音很温和,“北方传媒大学能知道你的作品,不完全是巧合。”
“什么意思?”
“爷爷的一个老同事在那个学校工作,我把你的作品推荐给了他。”爷爷看着晨宇惊讶的表情,继续说,“可是,推荐只是给了你一个机会,真正的录取还是要看你自己的实力。”
晨宇震惊了:“爷爷,您...”
“爷爷早就看出来了,你是个有天赋的孩子,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爷爷拍拍晨宇的肩膀,“而且,爷爷也预感到诗雅可能会出问题。”
“您预感到了?”
“这孩子从小就太顺利了,没有经历过挫折,性格难免有些骄傲。而且...”爷爷停顿了一下,“爷爷看出来她在学习上有些不太诚实的小毛病。”
晨宇想起了小时候林诗雅偷看答案的事情,原来爷爷都知道。
“那您为什么不说?”
“有些道理,要靠自己去领悟。现在这样的结果,对她来说未必是坏事。”爷爷的眼神很深邃,“人生需要一些挫折来成长。”
第二天一早,全家人都来送晨宇。林诗雅也来了,她的眼圈有些红,显然是哭过的。
“哥哥,你要照顾好自己。”她递给晨宇一个小包,“这是我给你准备的小礼物。”
晨宇打开一看,是一个相框,里面放着一张他们小时候的合影。那时候他们都还很小,笑得很开心。
“谢谢。”晨宇收下了礼物。
火车启动的时候,晨宇从窗口看着家人们。林诗雅站在人群中,向他挥手告别。那一刻,晨宇忽然觉得,这次分别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几个月后,晨宇在大学里适应得很好。他的摄影作品在学校的展览中获得了好评,文学作品也在校刊上发表。更重要的是,他交到了很多朋友,过着充实而快乐的大学生活。
而林诗雅在家里专心复读。这一年的时间里,她变化很大,不再骄傲,不再刻薄,而是变得谦虚和努力。更重要的是,她开始真心关心身边的同学,用自己的善良去帮助别人。
一年后的高考,林诗雅考出了比前一年更好的成绩。虽然没能进入顶尖名校,可她被一所不错的大学录取了。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珍惜,学会了感恩。
在她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她给晨宇发了一条消息:“哥哥,谢谢你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的成长。”
晨宇看到这条消息,笑了。他想起了那个夏天,想起了命运的转折,想起了一切的起起落落。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经历虽然痛苦,可却是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故事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团圆”结局,可却有了更深层的意义。晨宇没有因为自己的成功而报复林诗雅,林诗雅也没有因为挫折而一蹶不振。他们都在各自的道路上,学会了成长,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
分数只是一个数字,录取只是一个结果。真正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学会了什么,成长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就像晨宇在临走前给林诗雅留的那张纸条上写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分数从来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这句话,不仅是对林诗雅说的,也是对所有人说的。
来源:美妆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