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项来自韩国的大规模前瞻性人群研究提示,对于PCI术后的糖尿病患者,维持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中等水平运动(1000~1499 MET-min/周)可带来最大的获益,而运动量≥1500 MET-min/周时获益逐渐减少。
有氧运动是维持和促进心血管健康的基石之一。但对于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糖尿病患者,目前仍不清楚术后如何运动获益最大。
一项来自韩国的大规模前瞻性人群研究提示,对于PCI术后的糖尿病患者,维持有氧运动可显著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中等水平运动(1000~1499 MET-min/周)可带来最大的获益,而运动量≥1500 MET-min/周时获益逐渐减少。
作者指出,鉴于明显的身体劳累可能会诱发心梗和心原性猝死,且糖尿病患者合并复杂冠脉病变和高心肌缺血负担的风险增加,推测过度有氧运动可能会提高风险效益比。此外,对于应用降糖药物(如胰岛素和磺脲类药物)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可潜在增加低血糖风险。
当前指南建议每周≥150 min中高强度有氧运动,相当于735~1050 MET-min/周。该研究提示,对于PCI术后的糖尿病患者,运动量超过指南推荐水平的1.5~2倍时,获益可能会减少。因此,在该类患者中,推荐合适的有氧运动量对于确保获得理想的临床结局很重要。该研究得出的最佳有氧运动量范围尚需进一步验证。
近期公布的《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指出,PCI术后患者应进行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治疗,PCI术后2~3周,患者完成了2周医学监护下的有氧运动后,可酌情开始抗阻运动,择期PCI术后患者的运动治疗进程可以更快。
该研究从韩国国家健康保险系统中纳入8225例接受PCI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前后的有氧运动习惯(平均间隔2年)将其分为四组:持续不运动组(n=2617)、PCI术后开始运动组(n=1482)、中断运动组(n=1533)和维持运动组(n=2593)。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平均随访4.9年期间,与持续不运动组相比,PCI术后开始运动组、中断运动组和维持运动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和心力衰竭)发生风险显著降低,其中维持运动组中观察到的风险最低(PCI术后开始运动组、中断运动组和维持运动组的风险分别降低11%、12%、22%)。
进一步分析显示,有氧运动量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之间呈J型曲线关系,运动量为1000~1499 MET-min/周时获益最大,而运动量≥1500 MET-min/周时获益逐渐减少。在PCI术后开始运动的患者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在该研究中,患者的基线平均年龄为64.7岁,69.6%为男性。
不同强度运动的代谢当量(MET)定义为:轻度(如步行、扫地)、中等强度(如快走、骑车)、高强度(如跑步、爬山、快速骑行)运动分别为2.9 MET、4.0 MET和7.0 MET。500 MET-min/周,相当于每周进行125 min中等强度运动或71 min高强度运动。
来源:
[1]Aerobic Exercise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 24 March 2025
[2]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心血管健康与科学运动分会. 心血管运动医学指南[J]. 中国循环杂志, 2024, 39(6): 937-955. DOI: 10.3969/j.issn.1000-3614.2024.10.001.【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可见原文】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