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赴山海》的尴尬,其实戳中了一个现实:现在拼热度,平台分账的算法比观众真心更狠。
950万预约,听着挺吓人,结果榜单上一看,连前三都没挤进去。
《赴山海》的尴尬,其实戳中了一个现实:现在拼热度,平台分账的算法比观众真心更狠。
中段
950万是鹅+桃两家加起来的总和,拆开单算,哪一边都不够打。
《藏海传》光优酷一家就900万,实打实,没水分,还顺手把“平台历史纪录”四个字写进履历。
更狠的是,它开播后一天一个亿地往上窜,15.85亿播放量直接把“古装S+”这三个字焊死在热搜上。
4.8亿成本,单集1200万,烧钱烧得肉眼可见,但观众买账——这就是钞能力的另一种翻译。
《庆余年》呢?19年的老剧,到现在还被拎出来对标。
当年超前点播挨骂归挨骂,盗版满天飞也拦不住它出圈。
剧情能打,角色能留人,骂声和掌声一起把IP拱成了现象级。
现在回头看,它更像一把标尺:后来的古装配不配得上“爆款”两个字,都得先过它这一关。
结尾
所以,《赴山海》950万预约不是失败,只是提前暴露了游戏规则:
观众的热情得先被平台切成两半,再拿去和别人整块比大小。
能不能逆袭,得看成毅的戏能不能像肖战那样把单平台数据打爆,或者像张若昀那样让盗版都舍不得删。
毕竟,现在的古装剧,不怕被骂,就怕没人点开。
来源:冬雪舞琼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