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0-31日,为期两天的角膜及眼表疾病新进展高峰论坛暨爱尔眼科江苏省区第二届角膜眼表病学组会议于扬州圆满落幕。本届论坛汇聚了众多省内外角膜及眼表疾病领域的权威专家与临床精英,旨在促进江苏角膜眼表病学科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体诊疗水平。
8月30-31日,为期两天的角膜及眼表疾病新进展高峰论坛暨爱尔眼科江苏省区第二届角膜眼表病学组会议于扬州圆满落幕。本届论坛汇聚了众多省内外角膜及眼表疾病领域的权威专家与临床精英,旨在促进江苏角膜眼表病学科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体诊疗水平。
论坛期间,爱尔眼科江苏省区宣布了一项重要举措:江苏省区13城同步启动过敏性结膜炎专病门诊,旨在为全省眼表疾病患者提供更专业化、规范化、全周期的诊疗服务,积极应对过敏性眼病高发季节带来的挑战。
聚焦常见病,专病门诊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结膜对外界过敏原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又称为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爱尔眼科江苏省区轮值总院长、江苏省区角膜眼表病学组组长王林农介绍,这是一种常见眼病,尤其在春秋季花粉播散、尘螨活跃时期,发病率显著升高。患者常出现眼痒、红肿、流泪、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虽看似“小病”,却严重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由于人们认知不足,很多患者会误认为“普通红眼病”自行用药,或未能区分过敏类型,导致病程延长甚至引发角膜炎、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威胁视力。
为应对这一挑战,爱尔眼科江苏省区整合资源,率先在全省范围内规模化、同步化设立过敏性结膜炎专病门诊。该门诊将致力于提供标准化的诊断流程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爱尔眼科江苏省区轮值总院长、角膜及眼表病学组组长王林农教授在介绍专病门诊时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专病门诊,推动过敏性结膜炎诊疗的规范化和系统化。门诊将注重新技术应用,如IgE抗体检测等,结合病史询问和过敏源检测,根据疾病特点进行分类诊断;推行分级治疗,从基础用药到复杂干预;并加强患者教育,指导患者进行日常防护和健康管理,从而更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学术引领,共绘角膜眼表疾病诊疗新蓝图
本次高峰论坛为专病门诊的启动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持。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众多专家分享了前沿的学术成果、实用的临床经验和深刻的行业洞察。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徐建江教授系统解析了“角膜外伤缝合技术”的要点;南京爱尔眼科医院王林农教授详细阐释了“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的诊疗策略;南医大南京医院黄瑾主任就“异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此外,南医大眼科医院薛劲松副院长从“泪液流体动力学”角度重新解读干眼诊治,为相关疾病诊疗开辟了新思路;无锡市人民医院姚勇教授则聚焦“复杂内眼手术的角膜保护”,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宝贵建议。
北京同仁医院孙旭光教授、苏北人民医院陈放主任、南医大南京医院王晶副教授、无锡爱尔眼科医院于建春主任等专家也分别围绕微孢子虫角膜炎的诊治、白内障术后疱疹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巩膜镜在角膜不规则散光矫治中的应用、羊膜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等重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与交流。
浙大附二医院的晋秀明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张晓峰教授,以及南京爱尔王林农教授、蒋勤花主任、王海燕主任,泰州爱尔朱坤院长,常州爱尔徐红兰主任,就干眼症治疗、圆锥角膜、过敏性结膜炎等课题进行了前沿分享。
这些丰富的学术内容,不仅体现了角膜及眼表疾病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新成立的过敏性结膜炎专病门诊乃至更广泛的眼表疾病诊疗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使命驱动,服务江苏眼健康事业
会上,江苏省区角膜眼表病学组正式宣布了新增补的委员名单:南通爱尔朱海容主任、苏州爱尔郭金华主任、南京爱尔郑群主任以及徐州爱尔刘玲主任。新晋委员的加入,为学组注入了新鲜血液,进一步加强了江苏省区在角膜眼表疾病研究和治疗方面的专业力量。同时,还颁发了省区技术应用率排名奖,以鼓励各医院积极引进新技术,造福本地患者。
此次江苏省区角膜眼表病学组的扩容以及13城同步启动过敏性结膜炎专病门诊,是爱尔眼科深化专科建设、践行其“使所有人,无论贫穷富裕,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企业使命的又一具体行动。它依托爱尔眼科分级连锁的布局优势,旨在让江苏省内患者能更方便地享受到标准化、高质量的专病医疗服务。
未来,爱尔眼科江苏省区将继续致力于提升眼科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强化人才培养、深化专科建设、参与公益事业等多种方式,为江苏地区的眼健康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福祉。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梅书华
来源:现代快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