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学倒计时!做对这4件事,不用催不用吼,孩子自己收心迎接新学期眼看着暑假就要结束,家里那个整天睡到自然醒、抱着电子产品不撒手的小家伙,马上就要回归校园生活了。很多家长既期待又焦虑,期待的是孩子能回归规律的生活,焦虑的是怎么让孩子从“假期模式”顺利切换到“学习模
开学倒计时!做对这4件事,不用催不用吼,孩子自己收心迎接新学期眼看着暑假就要结束,家里那个整天睡到自然醒、抱着电子产品不撒手的小家伙,马上就要回归校园生活了。很多家长既期待又焦虑,期待的是孩子能回归规律的生活,焦虑的是怎么让孩子从“假期模式”顺利切换到“学习模式”。其实,让孩子收心并不需要大吼大叫或是没完没了的唠叨,只需要一些科学的方法和耐心的引导。
假期与学期最大的差异在于作息节奏和心理状态。孩子们在假期晚睡晚起,习惯了自由散漫的生活,突然进入规律的学习生活难免会产生抗拒心理。有些孩子面对开学会出现情绪低落,心慌意乱,紧张焦虑,甚至失眠,嗜睡等症状,这被称为“开学综合征” 。
家长首先要做的是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简单地批评或忽视。当孩子表达出焦虑时,不要急于打断或给出建议,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本身就是一种缓解焦虑的方式。可以告诉孩子,感到焦虑是很正常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面对新环境或新挑战时都会有这样的情绪。
通过积极的对话,引导孩子回忆校园发生的趣事,唤醒他们对老师同学,校园生活的想念,让孩子重新燃起对学校生活的憧憬。可以跟孩子谈谈学校里的开心事,例如学校里比较要好的小伙伴,喜欢的老师,或者是上学期有进步的事情。
与孩子一起探讨焦虑的来源,是担心新学期的学习难度,还是害怕与同学的相处,引导孩子思考这些担忧是否合理,以及如何应对。对于低年级孩子,因为他们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家长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在暑假期间,许多学生的作息安排被打乱,晚睡晚起成为常态。开学前1-2周是调整作息的黄金期,可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
每天比前一天早睡20分钟,早起15分钟,逐步接近上学作息。也可以每晚将孩子上床时间提前5-15分钟,次日早上也相应提前5-15分钟叫醒。周末模拟上学日,按课表安排学习与休息时段,唤醒身体记忆。
引导孩子按照平时上学的时间作息、学习和活动,让孩子慢慢适应开学的节奏 。临近开学,也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大吃大喝,倡导清淡饮食,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减轻肠胃负担。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规定电子设备使用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开学初期孩子可能存在睡眠不足问题,应避免在周末过度补觉,以免造成“社会时差”,建议周末与平时作息变动不超过1小时。
作业查漏补缺是开学前的重要环节。逐科检查完成质量,拆分未完成任务(比如还剩5篇日记,可以安排每天完成1篇)。家长可及早通过检查孩子的寒假作业帮助孩子回顾知识点,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知识预热也很重要。小学生可以用拼音卡片玩接龙游戏,趣味巩固基础;初高中生可以预习前两章教材,标注疑难问题 。适当的预习可以帮助孩子更快适应新学期的学习节奏,快速浏览新教材,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重点预习前两单元内容,不必过于深入。创设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让整个家的节奏缓下来,静下来,帮助孩子在心理上、环境上都感受到一种平稳过渡的惬意和舒适。每天保证适量运动,跑步,打球等体育活动不仅能强健体魄,还能帮助孩子摆脱懒散状态。
家长可以带孩子到图书城走走,买一些教辅材料和新文具,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营造一个学习安静的氛围。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列好各类开学清单,比如学习目标清单、阅读书籍清单等。适当添置新的学习“装备”,新文具,新书包等都可以提升孩子对新学期的期待值。
学习用品准备要以实用为主。基础配备包括书包,笔袋,姓名贴,文件袋(分科装试卷作业)。高中生可备康奈尔笔记法专用本,提升课堂效率,大学生需备笔记本电脑(工科类建议高性能配置),U盘。选择书包时,应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双肩包,重量不宜超过孩子体重的10%。文具以实用为主,避免过于花哨分散注意力 。教辅资料根据老师推荐和实际需要选购,不宜过多。
来源:趣说A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