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在索靖的碑下坐了三天三夜,究竟悟透了什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05 20:45 2

摘要:欧阳询早年学习北碑,用笔崇尚险绝,更以方笔见长,这也是他的“欧体”特色的来源。然而,一次与索靖石碑的偶遇,却让他书风大变,同时步入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欧阳询早年学习北碑,用笔崇尚险绝,更以方笔见长,这也是他的“欧体”特色的来源。然而,一次与索靖石碑的偶遇,却让他书风大变,同时步入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一日,欧阳询在马上,忽然见到一块石碑立于道旁,他心中好奇,便在石碑前停下马来。他走近一看碑文,乃是西晋书法家索靖所书。

索靖擅写章草,而此碑正是用章草所写。

贞观年间,由于唐王李世民的追捧,举国正流行东晋王羲之的书风。像索靖这样的书体与书风,常常被当时书家认为过于古旧,不合时宜。

因此,欧阳询看后并不觉惊奇,尤其酷爱北碑的他,对索靖这种圆转肥厚的线条并不欣赏。自言自语道:

“看来,索靖的书法也是平平,既比不上北朝的碑刻雄强,更比不上王右军的书法秀美”。他拉马便要离开。

转眼间,欧阳询已走出数百步,然而刚刚索靖的字迹,却一直在他眼前浮现。他在马上却久久不能平复。心中不由的暗想:“为何索靖的书法。看了之后难以忘记?不对,如果,他的书法没有一点可取之处,为何能流传至今呢?而且,一定是我看得不够仔细。”想到这,欧阳询立刻调转马头,又回到索靖的石碑旁。

这一次观看石碑,他已不再像上次一样走马观花。而是抱着崇敬的态度,一字一字的揣摩起来。慢慢的,刚刚那些初看肥厚的线条,现在体现出了一种雄强与厚重。

欧阳询突然明白,自己正在书法上缺少的东西,这也是苦苦寻觅的灵感。

“我最早学北碑,因此字偏于瘦硬骨立,正缺少眼前索靖这种平和与浑厚呀!”

接着,欧阳询索性脱下自己的外衣,铺在石碑前坐下,边看石碑,边用手指摹写,等到他困倦时,便直接依靠着石碑睡下。就这样,他在石碑之下,整整坐了三天三夜。直到觉得自己真正体会到了索靖书法的玄妙。

最后,欧阳询带着满意的笑容,骑上了自己的马。

这次的“不虚此行”,让欧阳询顿悟书法,他有了自己更高的艺术追求——归于平和,他晚年所写《化度寺碑》《虞温公碑》都将“欧体”表现得更加自然平和。

同时,观碑的经历,更让欧阳询懂得了包容与敬畏。让他在官场与生活学会了秉持着中庸之道。

最终他在人均寿命不到50岁的唐代,活到了85岁。

来源:越鸟巢南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