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亓公之伟文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5 21:17 1

摘要:维亓公之伟,字坦之,号超凡。明万历九年,降生于莱芜区高庄街道羊庄村。公幼而颖慧,文韬武略兼善。尤倾慕刘关张桃园之情,曾于羊庄村北筑三义祠,以警族人:异姓兄弟尚和睦,同宗血脉岂有仇?堪为古莱芜之头号“三国铁粉”。其处事之坦然,筹谋之超凡,亦可谓真名副其实也。

维亓公之伟,字坦之,号超凡。明万历九年,降生于莱芜区高庄街道羊庄村。公幼而颖慧,文韬武略兼善。尤倾慕刘关张桃园之情,曾于羊庄村北筑三义祠,以警族人:异姓兄弟尚和睦,同宗血脉岂有仇?堪为古莱芜之头号“三国铁粉”。其处事之坦然,筹谋之超凡,亦可谓真名副其实也。

明天启元年,公举于乡,翌年联捷进士,自此踏入仕途。初任县令,刚正不阿,爱民如子,政声远播。旋调户部,精心筹算,善理钱谷,政绩斐然。后出任河间知府,清正廉洁,除暴安良,一方大治,百姓感戴。期满,升任山西佥事,分巡阳和,在职三载,又迁任参议,分守朔州。

崇祯十三年,莱芜荒歉,饿殍遍野,斗米数金,百姓深陷水火。公心怀悲悯,慷慨捐谷八百担,煮粥赈饥,数千生灵得以存活,其仁善之举,如冬日暖阳,温暖万民。

崇祯末年,李自成挥军直逼北京,势如破竹。渡河破宁武城后,兵围朔州。公率军民坚守,亲守西门,力拒强敌。然同守之守备背主降敌,劝公开门纳降,公怒斥之。岂料守备预伏兵于城门后,将公刺伤,以毛毡裹身,献城投降。李自成部将见公,亲劝归降,公坚贞不屈,于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慷慨就义,以身殉国,享年六十有三。

公逝后葬于朔州城西,是冬,夫人冯氏携子亓必迪收其骸骨,“扶榇归里”,葬于羊庄村亓家祖茔。清廷感其忠义,为其撰写墓志,厚葬表彰,其生平传略,既入县志,亦载于《大清一统志》。清乾隆五十四年,追谥“忠愍”,崇祀乡贤,并建“联捷”坊,坊联赞曰:“大义持身实乾坤正气,捐躯报国洵一代完人。”

公一生刚正不阿,忠义两全,以正气立身,以报国为志,其事迹与精神,如璀璨星辰,照亮后世,为万民敬仰,千古传颂。

七律十首

其一·莱芜灵秀育英贤

万历年间祥瑞显,莱芜羊庄诞英贤。

幼年聪慧才情著,早岁怀奇意气绵。

武略精通能御敌,文韬卓绝可安边。

尤崇刘关桃园义,壮志凌云上九天。

其二·科举连捷步云巅

天启元年乡荐举,翌年进士步云巅。

初登仕途怀宏志,始展才华效圣贤。

两任县令德政布,双临户部善功全。

清廉正直声名远,美誉流传万口传。

其三·河间善政万民传

出任河间为太守,清廉善政万民传。

权豪恶霸皆绳法,黎庶苍生尽庇怜。

除暴安良施德化,扶贫济困暖心田。

一方大治升平现,政绩昭昭耀史篇。

其四·阳和巡守保民全

升任阳和为佥事,分巡三载保民全。

严明法纪山川固,抚慰苍生岁月绵。

不畏艰难担重任,岂惧险阻护城垣。

忠心一片昭天地,浩气长存映碧泉。

其五·朔州坚守战旗妍

再迁朔州担使命,分守边陲战旗妍。

宁武城倾危局现,西门力拒敌兵前。

披坚执锐雄心壮,沥血披肝意志坚。

哪怕千难和万险,誓将忠义守山川。

其六·拒降怒斥叛臣奸

守备叛降心不转,劝公开门意邪偏。

公怀忠义斥奸佞,面怒严词斥贼权。

正气凛然惊敌胆,豪情壮志薄云天。

英雄气节垂千古,浩气长存天地间。

其七·慷慨就义志弥坚

劝降不屈遭残害,毛毡裹体志弥坚。

辛庄店上威颜在,拒敌心中义薄天。

身死名留垂万古,魂归气壮耀千年。

浩然正气传千古,耿耿忠心映碧涟。

其八·归葬故里泪潸然

逝后葬于朔州地,冬日妻儿归骨还。

扶榇还乡情切切,安魂祖茔泪潸潸。

一生忠义昭青史,半世功勋耀宇寰。

后世追思怀敬意,英名不朽永流传。

其九·清廷旌表德馨绵

清廷感义彰功绩,墓志详书厚葬全。

传略入编州县志,英名载录统书篇。

乾隆追谥恩荣至,崇祀乡贤美誉绵。

牌坊高竖彰勋业,风范长存万代传。

其十·千秋敬仰颂英贤

千秋万载怀英烈,敬仰之情世代绵。

大义持身昭日月,捐躯报国耀山川。

精神不朽垂青史,事迹长歌颂俊贤。

岁岁年年怀敬意,英名赫赫永流芳。

作者简介

笔名

长勺野老

抖音

莱芜风云故事汇

莱芜地域文化推广协会副会长

莱芜地方文化推广协会青年副会长

来源:吼唔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