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普京专机降落,红毯铺开,这位俄罗斯总统的第四次访华之旅,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这是他第20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但从8月31日到9月3日整整四天的行程,打破了他在华停留的时间纪录,连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都直言“非常罕见”。
普京专机降落,红毯铺开,这位俄罗斯总统的第四次访华之旅,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这是他第20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但从8月31日到9月3日整整四天的行程,打破了他在华停留的时间纪录,连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都直言“非常罕见”。
此次随行阵容堪称“豪华”,不仅包括多位副总理,还有外交、经济、能源、国防等主要部门的部长以及大型企业负责人。这个几乎囊括俄罗斯所有核心实权人物的代表团,凸显了俄方对此次访问的超高期待,以及希望通过此行在双边合作和全球治理层面取得突破的强烈意愿。
普京此次访华,首日便与中国领导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进行密切互动。作为地区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为中俄提供了加强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9月2日的中俄双边会谈更是重头戏,普京带了能源、军工等领域的巨头代表团,旨在巩固和拓展双方在经贸、能源及军事技术等领域的合作。而在9月3日,中俄双方将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和缅怀,更是对中俄两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并肩作战、共同胜利的肯定和弘扬。
克里姆林宫此前透露,普京此次率领的代表团“规模庞大、意义重大”。俄媒称,此次代表团几乎囊括了俄罗斯政府的所有核心实权人物,涵盖外交、能源、国防、经济等领域。这种“全体出动”的规格在普京执政期间极为罕见,表明俄方希望通过这次访问,在双边合作和全球治理层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能源合作是此次访问的重点。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已达2448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能源出口市场,而俄罗斯则是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普京此行预计将推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进一步落实,该项目每年可向中国输送500亿立方米天然气。
当然,普京此次访华的核心,远不止于经济合作。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中俄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背靠背”协作愈发紧密。近年来,美国及其盟友不断加大对中俄的战略挤压,中俄加强战略协作,顺应了世界多极化趋势。两国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同俄罗斯对世界秩序的愿景相一致。
尽管外界常把中俄关系形容为“无上限”,但普京的此次访问揭示了其更深层次的内涵——这是一场基于现实利益的务实合作。俄罗斯因西方制裁而深度“向东转”,中国则需要一个稳定的北方邻国和可靠的能源、战略伙伴。这种关系具有强大的韧性,中俄共同的外部压力远大于歧异。
普京的“四天马拉松”式访问,不仅是对双边关系的又一次强力确认,更是向世界发出一个明确信号:在西方围堵之下,中俄两大国正携手构建一个更加紧密、更具韧性的伙伴关系。
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到气候治理,从维护联合国核心作用到反对单边制裁,中俄在诸多领域立场相近、利益交汇。近年来,中俄在去美元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或将在数字货币、区域支付系统等领域展开更深入合作。
普京此行不仅是一次务实合作之旅,更是一场战略沟通之旅。中俄的深度合作,可能推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迈进,这不仅是对美国单极霸权的挑战,也是对国际公平正义的维护。数十年后回看,这次访问或许将成为全球多极化时代的开端。
来源:火器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