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博士深度解读羊城八景:“塔映花城”彰显诗意与气魄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1 11:05 1

摘要:8月31日上午,《羊城八景:城市文化的精神》讲座在广州市文化馆成功举行,作为2025年“羊城八景”发布后的重要文化解读活动,本次讲座由广州市文化馆主办,特邀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建平博士担任主讲嘉宾,深入解读

8月31日上午,《羊城八景:城市文化的精神》讲座在广州市文化馆成功举行,作为2025年“羊城八景”发布后的重要文化解读活动,本次讲座由广州市文化馆主办,特邀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周建平博士担任主讲嘉宾,深入解读了“羊城八景”作为广州重要景观的文化内涵与城市精神,展开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文化爱好者的热情参与,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兼具视觉想象与文化厚度的盛宴。

“羊城八景”演变:城市进程中的文化镜像与时代交响

周建平博士以纵贯千年的视角,系统梳理了“羊城八景”从宋代水景的诗意开篇到当代多元景观的文明对话,揭示其作为广州城市文化基因的深层密码。他指出,宋代“扶胥浴日”“珠江秋月”等水景,以珠江为脉络勾勒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图景;元明清时期,“粤台秋月”“琶洲砥柱”等景观的诞生,标志着城市人文精神的觉醒与空间格局的延展;而近现代“塔耀新城”“湿地唱晚”等新八景的评选,则见证了广州从革命记忆的红色地标到改革开放的活力引擎,再到生态科技融合的创新高地的跨越式发展。

在剖析2011年“羊城新八景”评选时,周建平博士揭秘了这场传媒大战背后的文化博弈: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以“飓风行动”掀起全民参与浪潮,通过“闪击战”“摩天岭计划”等12项创新策略,将评选转化为城市文化认同的集体行动。而2025年新八景的评选,则展现了政府主导、媒体联动、全民共创的新型文化治理模式——1378.8万张选票凝聚市民共识,六大平衡标准(地域、类型、时间、功能、保护、大众)勾勒出新时代城市美学,广州塔、海珠湿地等景观的入选,更彰显了生态优先与科技赋能的双重价值。

“塔映花城”:广州新中轴线的文化象征

本次讲座中,周建平还深入解析了“塔映花城”在广州城市发展中的独特地位。他指出,作为2025年“羊城八景”之一,“塔映花城”以广州塔为核心,串联赤岗塔、琶洲塔等城市地标,呈现出现代与历史交融的独特景观。从广州塔的现代工程奇迹,到花城广场的四季变幻,再到海珠湿地的自然生态,这一景观不仅勾画了广州的新时代天际线,也反映了城市从海上丝绸之路到国际化大都市的深刻变迁。讲座通过详细的文化解读,展现了“塔映花城”如何融合了广州的历史文化、生态美学与现代化发展,成为展示广州城市精神和文化底蕴的重要名片。

在2025年“羊城新八景”评选中,广州市文化馆荣耀入选,成为“塔映花城”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博士提到,文化馆创新打造“群文+非遗+旅游”融合模式,构建起赏、听、学、购、娱一体的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累计接待市民游客已超330万人次,广州市文化馆不仅传承着广州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推动文化创新和文旅融合的重要平台,增强了“塔映花城”景观的文化厚度与时代意义,成为这片城市景观背后文化表达的重要载体。

千年文脉映花城:羊城八景演绎开放务实创新之魂

周建平指出,“羊城八景”的千年演变历程,本质上是广州开放、务实、创新城市精神的生动诠释与传承:自宋代起,广州便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拥抱世界,展现其包容并蓄的开放精神;步入近现代,广州积极转型,务实应对时代需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彰显出蓬勃的发展活力;而当代广州,更是在生态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协同并进中,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塔映花城”等新八景,不仅是对广州城市风貌的现代展现,更将在十五运会及大湾区建设的宏大背景下,成为传播广州城市精神、讲述广州故事的重要文化符号与平台。(通讯员:苏嬴、吴杨漾)

周建平与听众合影

来源:何媒工作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