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迷茫啊,无数次怀疑自己的性格是不是不适合上班,职场中那些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规则让我觉得很厌烦,我也感觉自己和周围人格格不入,同龄人好像都已经逐渐适应成人社会,变成成熟的大人模样了,我还是个整天异想天开的小屁孩。
年初,我招了个零零后室友一起合租,从学校到职场,工作半年的她经常形容自己是头「挨了锤的牛」——
好迷茫啊,无数次怀疑自己的性格是不是不适合上班,职场中那些一板一眼、按部就班的规则让我觉得很厌烦,我也感觉自己和周围人格格不入,同龄人好像都已经逐渐适应成人社会,变成成熟的大人模样了,我还是个整天异想天开的小屁孩。
室友说的这种状态我特别有共鸣,虽然几乎所有年轻人都会迷茫,但有一类人的迷茫会非常剧烈, 我们会时常感受到自己身上的某些特质,不被周围人、不被这个世界所理解,对于意义的追问在别人看来是太天真,对世界的丰富感知被说是太敏感。
也有人说,这其实是「大后期人格」,这类人在 20 出头的时候并不显眼和聪明,更容易感受到迷茫和内耗,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积累,到了人生中后期才积攒力量,优势会被不断放大,人生状态渐入佳境。
这类人的特征有:
🔘 学生时代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宇宙和人类等宏大命题,对同龄人热衷于讨论的话题都不感兴趣,感觉自己很早熟,和周围人格格不入;
🔘 工作后也感觉和成人社会的断裂,职场只关注具体结果,而自己更看重价值感,因此被说太理想主义,这时候反而开始觉得周围人都很成熟,只有自己很幼稚;
🔘 不喜欢按部就班、遵从既定的规则,喜欢思考规则背后的原因,寻找创新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 热衷于自我剖析,喜欢反思和内省,觉得了解自己的过程像是山洞探险一样有趣;
🔘 有丰沛的情感,共情力强,善于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能对别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 渴望与人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谈论深度话题,不满足于浅层交流;
社交网络上很多人喜欢把这些特质和 MBTI 挂钩,仔细观察会发现,这确实和MBTI中的 NF (直觉感觉)特质有所重叠。
也有心理学研究发现,NF 特质确实和一些认知风格有显著关联。
例如研究发现,直觉型(N)特质与抽象思维有较强的对应关系 [1],也与较高水平的情绪智力显著相关 [2],而情感型(F)特质和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显著相关 [3]。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大后期人格」,确实是有些道理的,如果以上内容你都有感受到强烈的共鸣,那这篇文章可以帮助你了解和转化自身特质,更好地进化到大后期状态。
*为了便于理解和表述,这篇文章会把以上特质概括为NF人格。
喜欢天马行空,追问意义
在功绩型社会可能是一种劣势
抽象思维模式(Abstract Thinking, AT)的一大特点就是:比起按部就班地去执行,我们更喜欢追问「为什么」,一点小事都容易引发思考。而这种特质在一个更强调工具理性的环境中,就很容易受到冲击。
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区别 [4]。
工具理性的关键在于计算:针对确定的目标,计算成本和收益,强调效率和结果。工具理性不关心目的,只关心达成目的的手段是不是最优。
价值理性关注的是目标和价值观的选择,做一件事之前关键看这件事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的冲突,就像 NF 人刚踏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时的冲突:我想通过工作实现价值,大家却只关注 KPI、奖金、升职加薪;我追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却告诉我要去码头整点薯条。
我记得在第一份工作中,领导让我做个 PPT,了解前因后果后,我觉得老板的思路不太合理,提出异议后老板却回我:让你做你就照着做,不需要你操心这么多。
现在回看我才明白, 不管是什么行业,对于职场初阶小白来说,能够服从安排、不打折扣地执行任务就已经是非常好的表现了,没有人会期望我来思考什么公司发展、规则制定等宏大的问题。
而且,虽然热爱思考,但初出茅庐的我们还没掌握系统思考的能力, 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细节和实际的解决方案上,容易思维奔逸、思绪过度,反而无法做出具体行动[5],在别人看来就是眼高手低,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图片来源:《武林外传》
在这种格格不入中,NF 人会经常听到别人劝自己:别在工作中寻找人生意义,打工而已,不要想太多,老板让干啥就干啥,听话就好。
我们也想拿一张砂纸,把自己打磨成大家所说的那样,但自身的特质又让我们很难接受这些,这种内心的冲突让我们更加感觉内耗。
在人格发展初期,高情绪智力
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更多损耗
NF之所以被称为大后期人格,就是因为在前期,由于情绪智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相匹配,他们的人格实际上是被磨损的。
情绪智力高,像是比别人多了一些触角,能敏锐地抓取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信号,即使是上班,NF 人也会不自觉对工作、对同事投入很多感情。
图片来源:《说来有点可笑》
领导对自己皱了一下眉头,就立刻在想是不是自己哪句话说得不对;同事求自己帮忙,不想帮却不好意思拒绝,只好默默干完;甚至是和焦虑的人待在同一空间里,NF人也会无端被对方的情绪传染,跟着一起压力山大。
这就像拿一份钱、打两份工,NF人工作不仅要付出时间,还要损耗心理能量。对于本不需要倾注过多情感的工作,NF人的高情绪智力是打工路上的绊脚石 [6],变成了「玻璃心」、「想太多」。
图片来源:《凪的新生活》
网络上很多「职场沟通术」都教我们,不要和同事成为朋友,要做到嘴甜心狠,这就像让视力超强的人别把世界看得那么清楚一样,NF人真的很难做到。
以上种种,都足以让一个 NF 人在初入社会时,产生持续性的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好像别人都已经适应成人的世界规则,变得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了,只有自己掉入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鸿沟里,笨拙地寻找出口。
与其强迫自己「别想太多」,
不如把思考落向具体的实处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人可能会刻意改变自己。但一味顺应社会主流声音,把自己改造成和所有人都相似的模样,不见得能够帮到我们 NF 人:
一项研究对比了抽象思维 (Abstract Thinking, AT)和具体思维 (Concrete Thinking, CT)的差异 [7]。
当涉及创意的思考,高复杂性的决策任务时,比如「囚犯如何用只有一半长度的绳索逃离高塔」,抽象思维可以帮助个体获得创造力、洞察力,能突破思维定式,用出其不意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当任务变得具体、简单、更贴近具体现实时,比如「如何做好一个PPT」、「明天的任务安排是什么」,具体思维就更加有效。
所以,对于NF人来说,重要的不是把自己改造成其他人的样子,而是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培养从抽象到具体,切换自如的能力。
切换的方法也非常简单,构建水平理论 (Construal Level Theory, CLT)认为,心理距离(比如时间距离)会影响个体对事件的心理表征。
当考虑长远的未来时,我们会忍不住使用抽象思维,而考虑近期事件时,我们的思维方式会更加具体[7]。
所以,如果总想不清楚「我这辈子要干什么」、「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与其告诉自己别想太多,不如通过时间视角的切换,把思考落向具体,比如「我近半年的目标是什么」、「这周要完成哪些工作」。
抽象思维:
🔘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 我这辈子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 我的天赋使命是什么?
🔘 我和这个人能走到最后吗?
具体思维:
🔘 在未来五年中,我希望通过哪些具体行动来丰富我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
🔘 未来一年里,我打算做点什么来提高我的生活质量?
🔘 我可以在接下来三个月内,尝试哪些事情来探索我的天赋?
🔘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我想做点什么来加深我们之间的关系?
放眼未来,都是老大难的无解问题;着眼脚下,每一步都是答案。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也可以试着训练自己,不要仅仅停留在担忧和概括思考上,而是专注于具体的解决方案 [8]。
抽象思维:
🔘 这件事简直糟糕透了
🔘 我希望自己做的这个项目对社会有意义
具体思维:
🔘 我需要采取哪些具体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
🔘 我将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完成市场调研,然后确定项目的具体目标和社会责任感的实现标准
这种「具体化训练」对于 NF 人减少焦虑和内耗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来自于不够具体,感觉总被一团不可名状的、庞大的怪兽追着跑,当我们转过身直面它、看清它,会发现它的庞大和可怕,只是头脑的想象和描摹罢了。
与其用钝感力来压抑表达
学会认知重评会让你更豁然
高情绪智力者是「情绪解读机」,永远可以觉察到空气中飘散着的情绪,也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这是建立关系、与人沟通的重要能力,也是领导力、管理能力的关键 [9]。
随着阅历的增加、经验的累积、内核的强大与稳定, NF人的沟通、交际水平也会稳步上升,也可以越来越游刃有余地处理高情绪智力所带来的情绪过载情况。
这是因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恰巧也在自己手里。
研究发现, 情绪智力高的人更倾向于用「认知重评」替代「表达抑制」[10]。
认知重评就是当遇到情绪激发的情况时,比如和朋友吵架,我们可能会从对方的角度重新考虑问题,从而减轻情绪负担。而表达抑制则是在情绪激动时抑制自己的情绪表达,比如被老板批评时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
被老板批评:
🔘 表达抑制:显得自己情绪稳定而保持冷静,告诉自己不要太玻璃心;
🔘 认知重评:从老板的角度重新考虑这件事,意识到老板可能面对一些压力,等自己的情绪平复后和老板好好沟通;
堵车很烦躁
🔘 表达抑制:安慰自己不值得为这点小事影响心情
🔘 认知重评:将这段时间看作是放松和思考的机会,或者是一个可以听听有声书或播客的时刻。
同时,敏锐的触角可以收集更多信息,但也需要NF人通过主观意识有意识地筛选和注意力转移。根据 注意力控制理论(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通过训练来控制我们的注意力,有助于减少焦虑对认知任务的负面影响 [11]。
控制注意力方法
🔘 感知到了对方的情绪或外界压力后,告诉自己,并不是所有人的情绪都需要立刻处理,我可以感知的同时允许情绪的存在,不着急做出反应;
🔘 在面对多个信息源时,有意识地评估每个信息的相关性和重要性,然后分配相应的注意力;
养成真正的大后期人格
不需要丢弃宝剑,而是驾驭它
对于很多 NF 人格来说,在人格发展初期拥有这些特质,就像是武功小白捡到了绝世宝剑,不知道宝剑的打开方式,带着它闯荡江湖又太重了,一不小心还会被误伤。
的确,宝剑不是落到谁的手里都可以发挥能量,等到小白的武功增强,终于找到驾驭它的方式,才能人剑合一,成为大侠。
其实,很多商业、管理学、政治领域的传奇人物,身上都具备着 NF 人的特质,他们充满理想,追求平等与自由,他们传播的思想鼓舞了世界上无数有梦想的年轻人。
更重要的是,随着人格发展走向成熟,我们和世界激烈交手后,身上的理想化气质也和现实世界相融合,少了一些偏执的坚持,能欣赏天上的月亮,也能弯腰捡起六便士。
这可不就是妥妥的大后期人格了嘛
图片来源:《当幸福来敲门》
今日互动
你觉得自己是「大后期人格」吗?
来评论区分享你的成长历程
References:
[2] Higgs, M. (2001).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16(7), 509-533.
[3] Furnham, A. (1996). The big five versus the big fou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 (MBTI) and NEO-PI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1(2), 303-307.
[6] 孙建群,田晓明,& 李锐. (2019). 情绪智力的负面效应及机制.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7(8), 1451-1459. https://doi.org/10.3724/SP.J.1042.2019.01451
[7] Förster, J., Friedman, R. S., & Liberman, N. (2004). Temporal construal effects on abstract and concrete thinking: consequences for insight and creative cogn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7(2), 177.
[8] Van Hiel, A., Onraet, E., & De Pauw, S. (20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cultur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al measures of cognitive style: A meta‐analytic integration of studi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8(6), 1765-1800.
[9] 屠海群, & 朱福建. (2001). 领导者应具备情绪智力方面的五种能力. 经济师, (6), 143-144.
[11] Eysenck, M. W., Derakshan, N., Santos, R., & Calvo, M. G. (2007). Anxiety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 Emotion, 7(2), 336.
本文关键词:大后期人格,NF,MBTI,理想主义
欢迎大家在 KY 账号内搜索你需要的科普,如果没提到,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作者 / 丸子
人生而碎裂,靠修补存活。
来源:Know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