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光伏产业竞争加剧,围绕这一领域,尤其是主流电池技术TOPcon的专利战进入白热化。不仅国内市场硝烟四起,不少中国企业出海遭遇国外专利狙击,给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带来不少变量。而中国企业面对海外专利围剿,正逐渐从被动应诉转向利用海外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近年来,光伏产业竞争加剧,围绕这一领域,尤其是主流电池技术TOPcon的专利战进入白热化。不仅国内市场硝烟四起,不少中国企业出海遭遇国外专利狙击,给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带来不少变量。而中国企业面对海外专利围剿,正逐渐从被动应诉转向利用海外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源起“专利围剿”
2025年2月25日,美国光伏巨头FirstSolar(第一太阳能公司)向特拉华联邦地区法院递交诉状,指控中国光伏龙头企业晶科能源涉嫌侵犯其持有的"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太阳能技术"相关专利(US9,130,074B2号专利)。
报道称,First Solar通过2013年收购TetraSun公司获得TOPCon技术专利组合,相关专利包括:
已授权专利,覆盖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欧盟、中国香港、日本、墨西哥、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阿联酋及越南等司法辖区,有效期持续至2030年及以后。
待决专利申请,涉及欧盟、日本、中国香港、阿联酋和越南。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2024年11月,First Solar曾向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及阿特斯等五家中国光伏企业发出律师函,指控其未经许可使用TOPCon专利技术。此次针对晶科能源的诉讼,系该系列维权行动的首个司法案例。不排除后续其他被警告企业面临类似诉讼。
行业内周知,TOPCon技术专利争夺已经上升为全球光伏产业竞争的战略高地,涉及该领域的专利诉讼犹如悬在中国光伏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成为制约中国光伏企业的最有效武器!晶科能源能否有效应对这场官司,或将影响全球TOPCon技术路线格局。
一旦败诉,晶科能源在这些地区的 TOPCon 产品可能面临禁售!后续中国其他光伏企业也将面临这一困局,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市场份额,瞬间化为乌有!
来源:AI生成
晶科能源提起无效反击
被诉5个月后,权威消息,7月18日,晶科能源在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TAB)对美国光伏巨头First Solar的专利US913074B2提出多方复审程序(IPR)程序,即要求 USPTO 确认US913074B2专利无效并撤销其注册要求,IPR案件编号为IPR2025-01130。
IPR 程序是美国专利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专利无效行政程序,主要用于第三方挑战已授权专利的有效性,基于专利新颖性(第102条)或非显而易见性(第103条)的理由,请求 PTAB 对于专利中的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的可专利性进行重审。
该程序具有高效、低成本的特点,且该程序成功启动后,可申请法院中止平行专利诉讼(成功率较高),IPR 程序已成为企业反击专利诉讼的核心策略工具。
在此次对 First Solar 的专利无效请求中,晶科能源强调,其请求是基于对该专利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该专利不具备有效性。晶科能源希望通过 IPR 程序,纠正可能存在的专利错误授权,防止不合理的专利垄断对行业创新和发展造成阻碍。
知产小结
晶科能源和 First Solar 之间的专利纠纷不仅是法律较量,更是中美光伏产业话语权的争夺。晶科的“反围剿”若成功,将为中国企业树立“以规则捍卫技术”的标杆;若失败,则倒逼行业加速核心技术创新。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光伏企业都应当重视研发创新和专利布局,重视利用法律手段解决专利争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高沃知识产权为您提供从申请到诉讼一站式服务!
来源 | 北京高沃知识产权(ID: gaowoip-com)
编辑 | 北京高沃知识产权(ID: gaowoip-com)
声明 | 部分图文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删
来源:高沃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