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100岁曾预测:2049年世界有3个霸主,俄罗斯会沦为三流国家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5 20:33 2

摘要: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生在德国巴伐利亚的菲尔特市,家里是犹太人。纳粹开始搞种族迫害,他15岁那年跟爸妈跑到了美国,落脚在纽约。到了美国,他没闲着,先是在高中混了个毕业证,1943年又应征入伍,加入美国陆军。

亨利·基辛格在国际政治圈子里那真是响当当,他在2023年11月29日去世之前,一直没闲着,老爷子脑子清醒得很,总爱对世界局势指点江山。

他晚年有个大胆的预测,说到2049年,世界格局会大变样,会有三个国家站上霸主位置,而俄罗斯会掉到三流国家的地步。

这话一出,讨论的热浪就没停过。

基辛格1923年5月27日生在德国巴伐利亚的菲尔特市,家里是犹太人。纳粹开始搞种族迫害,他15岁那年跟爸妈跑到了美国,落脚在纽约。到了美国,他没闲着,先是在高中混了个毕业证,1943年又应征入伍,加入美国陆军。

因为会说德语,他在二战欧洲战场上干起了情报工作,还参与了集中营解放,见识过战争的残酷。战后,他靠着奖学金进了哈佛大学,拿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写的是19世纪初欧洲的权力平衡。后来他在哈佛当了教授,研究核武器和外交政策,出了本书叫《核武器与外交政策》,在学术圈和政策圈都混出了名堂。

尼克松当上总统,把基辛格拉进白宫当国家安全顾问。后来他又升了一级,兼任国务卿,成了美国外交的掌舵人。

这段时间,他干了不少大事,比如推动美苏缓和,签了《战略武器限制谈判协定》,还有1972年陪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的大门。

他在越南战争谈判里也插了一脚,跟北越签了巴黎和平协定,还拿了个诺贝尔和平奖,不过这奖争议不小,有人觉得他没真解决问题。卸任后,他没彻底退出,开了个咨询公司,继续给各国政府和企业出主意,还写了《白宫岁月》《大外交》几本书,影响力一直没断。

直到2023年,他100岁去世,算是活成了外交界的活化石。

2023年,基辛格100岁那年,他在公开场合扔出了这个重磅预测。他说,到了2049年,世界会有三个霸主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和印度,而俄罗斯会滑到三流国家的行列。

这不是随便瞎猜,他给霸主国家定了几个硬杠杠:国土得够大,人口得多,军队得强,经济得牛,文化得有影响力,最好还有太空科技撑腰。

按这标准,他从一堆国家里挑了八个出来比划——美国、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最后筛下来就这仨,俄罗斯没戏。

2025年的数据看,美国还是老大,GDP大概25万亿美元,军事预算占全球的40%左右,甩开第二名一大截。军队有11艘航母,全球部署的军事基地超过700个,硬实力没得说。

经济上,它靠着美元霸权和科技巨头,比如苹果、谷歌这些,赚得盆满钵满。文化上,好莱坞电影、流行音乐满世界跑,谁没听过霉霉,没看过漫威?太空科技更不用提,NASA还在搞火星计划,SpaceX的马斯克整天嚷着要把人类送上外星球。

基辛格觉得,美国这底子厚,就算国内政治乱糟糟,债务堆成山,2049年它还能稳住霸主地位。确实,美国这几十年攒下的家底不是吹的,短期内没人能把它拉下来。

2025年,中国的GDP差不多18万亿美元,离美国不远了,经济增速虽然放缓,但体量摆在那儿。军事上,第二大国防预算,海军有三艘航母了,歼-20隐形战机、北斗导航这些硬货也拿得出手。科技上,5G领先全球,华为、中兴这些企业让美国睡不着觉,新能源领域比如光伏、电动车更是遥遥领先。

文化影响力也在涨,春节、功夫片这些东西在国外越来越火,“一带一路”还拉拢了70多个国家,建了不少铁路、港口,软实力硬实力都在线。基辛格看中国这架势,觉得2049年肯定是霸主之一。

毕竟,中国这几十年的崛起速度太夸张,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谁看了不得服气?

很多人可能觉得纳闷,印度也能当霸主?但数据摆在这儿。

2025年,印度人口14亿多,超过中国,年轻劳动力一大把,GDP大概4万亿美元,增速比好多发达国家都快。军事上,它是第四大军事强国,有核武器,海军也有航母,虽然跟中美比还差点,但潜力不小。

经济上,IT行业很猛,班加罗尔那块儿叫“印度硅谷”,给全球输出软件服务,吸引了不少投资。地理位置也好,卡在印度洋边上,战略意义大,尤其是美中关系紧张、俄乌冲突打得热闹的时候,印度左右逢源,跟美国、欧洲都混得熟。

基辛格挑印度,可能是看中了它的人口红利和发展的势头,虽然现在穷人多、基础设施烂,但架不住它底子厚,未来爆发力强。

2025年的情况看,俄罗斯确实有点惨。GDP才2万亿美元,跟中美印比差远了,经济靠卖油卖气撑着,可能源价格波动大,西方制裁还卡着脖子。人口1.46亿,还在往下掉,年轻人不够,老龄化严重。

军事上,继承了苏联的家底,核弹头最多,军队也不弱,但乌克兰战争把家底耗得七七八八,武器装备老化,补给跟不上。

科技上,苏联解体后流失严重,高端产业基本靠进口,制裁一来更没辙。国际上,除了跟中国有点合作,西方市场全丢了,孤立得不行。

基辛格估计是觉得,俄罗斯这路子走下去,撑不到2049年就得趴下,沦为三流不是没可能。

这预测出来后,2023年到2025年这段时间,国际上一直在琢磨。美国这边,2025年经济还算稳,军事上没放松,北约和QUAD这些联盟搞得更紧,盯着中国和俄罗斯不放。

我国这边,“一带一路”继续推,非洲、东南亚的项目一个接一个,比如肯尼亚的蒙内铁路都成样板了,但国内债务和人口老龄化成了隐患。

印度这边,2025年IT出口猛涨,跟美国签了不少国防协议,经济跑得飞快,可穷人还是多,基建还得加把劲。俄罗斯呢,乌克兰战争没停,经济被制裁压得喘不过气,跟中国的贸易倒是多了点,但翻身难度不小。

这些趋势看下来,基辛格的预测有点影子,但离2049年还有24年,中间能变的事儿太多了。

美国还能不能稳住霸主位置?2025年看,它国内政治撕裂得厉害,两党掐架没停过,债务超34万亿美元,利息都快还不下了。

经济上,制造业回流喊了半天,效果一般,科技领先倒是没丢,可中国追得太紧。军事上,全球霸权没变,但中东、亚太的控制力有点松,盟友不一定都听话。基辛格觉得美国能撑到2049年,可能是信它底子厚,可这些问题不解决,霸主地位真不好说。

中国这边,经济总量离美国越来越近,2025年“一带一路”已经覆盖70多个国家,港口、铁路建了一堆,软实力硬实力都在涨。军事上,航母数量还少,但东风导弹、北斗系统这些杀手锏够硬。科技上,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走在前头,新能源车出口全球第一。

不过,人口老龄化来了,劳动力少了,房地产泡沫还没爆完,债务也堆了不少。2049年要是能扛过去这些坎儿,霸主没跑。

印度的发展势头真挺猛,2025年,人口红利还在,年轻人多,IT行业给经济加了不少分。跟美国、欧洲关系好,俄乌冲突还让它捡了便宜,出口涨了不少。军事上,核武器、航母都有,地理位置卡得也好,印度洋的控制力越来越强。

可问题也不少,穷人占比高,基建跟不上,社会差距大,治理能力得打个问号。基辛格看中印度的潜力,估计是觉得它能熬出来,但2049年能不能真上位,还得看能不能把这些短板补齐。

俄罗斯的处境确实不乐观,乌克兰战争打了三年多,军队损失大,经济被制裁卡得死死的。能源出口撑着,可油价一跌就露馅,卢布贬值没停过。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人跑国外的不少,国内没啥活力。

军事上,核武器是底牌,可常规部队打仗费劲,武器更新慢。跟中国合作是条路,可西方市场丢了,国际地位掉得快。基辛格说它会成三流,照现在这趋势,2049年要是不改路子,真有可能。

基辛格抛出这话,国际上反响不小。美国那边,有人觉得他在提醒政府别松劲,得盯着中国、印度;中国这边,有人觉得是肯定,也有人觉得得警惕别被捧杀;印度听着挺美,可也知道自己短板多;俄罗斯就不乐意了,觉得这老头瞧不起人。

可不管咋说,基辛格这话确实让各国多想了几步,在国际会议上,这话题还老被提起来讨论。

亨利·基辛格.IMDB

来源:烟寒若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