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30日下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日报社、CGTN、中宣部国际传播局共同主办,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融媒体
8月30日下午
“斯诺国际学者”项目
“国际友人研究”数据库建设项目
“新时代斯诺”全球媒体采访计划项目
正式启动
联结中外、沟通世界
立足新时代的重要命题
力求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以契合时代发展的国际传播实践
和中外友好交流的广泛互动
坚实、有力地走向未来
“讲好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故事”
8月30日下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办。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中国日报社、CGTN、中宣部国际传播局共同主办,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融媒体中心承办。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纲、北京大学党委书记何光彩出席活动。外交部原副部长傅莹、美国友人海伦·福斯特·斯诺侄子埃瑞克·福斯特(Eric Foster)、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总编辑范昀、英国友人戴维·柯鲁克之子、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Michael Crook)、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钱乘旦、德国友人约翰·拉贝孙子托马斯·拉贝(Thomas Rabe)、首位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马海德之子周幼马、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孙华分别作主旨发言,围绕斯诺等国际友人的历史贡献、抗战精神的当代价值、国际传播的创新路径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从不同角度回顾了国际友人在抗战中的贡献。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姜国华主持研讨会开幕环节。
涉及国际传播、斯诺研究等领域的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讲好新时代中国与世界故事”展开交流研讨。
埃德加·斯诺的内侄埃瑞克·福斯特在研讨会上介绍,为了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当年埃德加·斯诺的夫人海伦在斯诺之后也来到陕北,她收集了更多人物传记资料,为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补充了珍贵素材的同时,也写下了《红色中国内幕》等著作。
“我们感谢斯诺等国际友人为上个世纪的中国所做的求真报道。同时,也呼唤能够有更多新一代国际友人知华友华,这是追求友好交流、和平发展的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主任孙华说。
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表示,二战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在国际传播上就必须摆脱“欧洲中心论”的狭隘眼光,纠正这一片面观点。
中国民航大学5S+研究中心主任刘晓峰以飞虎队的故事为例,认为在国际传播中要发挥好史料作用,在传播中利用歌曲、展览、戏剧、电影等方式将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机贯通,使人们在故事中产生共情。
英中了解协会理事李琳熙认为,数智化时代的国际传播与国际友人研究,不仅要做好原始资料的搜集研究,也要用好前沿技术提升传播效能。“在创新应用中,特别要厘清AI生成和真实影像之间的界限。”
汇各方合作力量,构国际传播新格局
抗日战争时期,包括埃德加·斯诺在内的一大批国际友人来到中国,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展现中国人民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推动国际传播工作发展、增强国际传播效能,同时更好地呈现国际友人在传播实践中的重要成果,北京大学、中国日报、中国国际电视台等机构共同发起三个国际传播项目,并于8月30日下午正式启动。
“斯诺国际学者”项目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驻地平台,每年选择1-2名在国际文化交流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海外学术界、媒体界等专业人士,从事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并积极参加国际传播具体实践活动,工作周期一般为半年或者一年。
“国际友人研究”数据库建设项目旨在对国际友人开展深入研究和生动立体的展示传播。诸如埃德加·斯诺、马海德、路易·艾黎等国际友人,都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来到中国,深入彼时尚为战火笼罩的山河腹地,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形象,为中国的革命、建设事业作出了独特贡献,但其中很多人的事迹却鲜为人知,相关研究也缺乏系统性。依托于国内外国际友人研究机构,项目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挖掘和整理国际友人的第一手材料,呈现其更丰富的面向与实践成果。
“新时代斯诺”全球媒体采访计划项目旨在培养知华友华的新时代斯诺和传播力量。通过每年设定特定主题,由中央级媒体,以及设立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的八所高校师生共同推动和参与,项目将组织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媒体和专业人士,来华进行采访交流活动,在传播与互动中构建起多元的中外交流平台。
近年来,北京大学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系统开展斯诺文献整理和学术研究,编译出版《埃德加·斯诺:向世界见证中国》等丛书;定期举办斯诺国际研讨会,并开设“国际传播与中国形象——重读经典红星照耀中国”等特色课程。2025年5月,在斯诺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北大联合全球16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国际友人研究联盟”,并将在2026年组织中外青年“重走斯诺路”,让新时代的见证者们亲身体验并续写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来源: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