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校园欺凌、电信网络诈骗访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5 16:42 1

摘要:女性力量,闪耀光芒。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欢迎收听孝昌 964 三八妇女节特别策划《听见她声音》,我是主播小豆。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孝昌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助理刘艳华,来为大家分享超实用的法治知识。

刘艳华

孝昌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女性力量,闪耀光芒。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欢迎收听孝昌 964 三八妇女节特别策划《听见她声音》,我是主播小豆。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孝昌县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助理刘艳华,来为大家分享超实用的法治知识。

刘艳华: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呀!很高兴能在节目中和大家交流。

校园欺凌部分

主播小豆:刘助理,近期邯郸初中生被害案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起案件里,三名欺凌者对同学进行了极其残忍的殴打、辱骂,甚至逼迫下跪,最终导致悲剧发生,三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也被最高检核准追诉。案件发生后,教育部门在全国展开 “地毯式” 排查,全力打击校园欺凌。这也给大家提了个醒,未成年可不是违法犯罪的 “挡箭牌”,一旦触犯法律,必将受到严厉惩处。说到这儿,可能有些同学觉得,只要不杀人,平日里小小的辱骂讥讽、起个绰号,或者小打小闹,不算什么大事,更算不上欺凌。但这种想法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往往施暴者觉得没什么的行为,却可能给被欺凌者留下终身的心理阴影。刘助理,我先现场考考您,要是有同学在追逐奔跑时,不小心把其他同学撞倒在地,这算校园欺凌吗?

刘艳华:主播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哈。这种情况不算校园欺凌,因为撞倒同学是不小心的,并非故意为之。校园欺凌指的是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通过肢体、语言等恶意手段,侮辱、欺负对方,致使对方精神、身体等遭受损害的事件。校园欺凌和暴力,对被欺凌的学生身心伤害极大,而那些实施欺凌的学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和管控,也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还会严重破坏正常的教学秩序。

主播小豆:明白了,那校园欺凌主要有哪些行为表现呢?刘助理您给大家详细讲讲呗。

刘艳华:校园欺凌主要有 “骂、打、毁、吓、传” 这几种行为。“骂” 就是辱骂讥讽受害者;“打” 指的是打架斗殴;“毁” 是损坏受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吓” 是恐吓胁迫受害者做其不愿做的事;“传” 则是制造传播谣言,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主播小豆:了解了这些,那同学们要如何预防 “被欺凌” 呢?刘助理,您给支支招。

刘艳华:在校园里,我们既要做到不欺凌同学,也要避免自己 “被欺凌”。首先,要自尊自信,培养健全的人格。那些遭遇校园欺凌的孩子,很多都存在 “自卑”“低自尊” 的问题,所以大家要先强大自己的气场。当然,也不能自大自私,不然容易招来报复。其次,要广泛交友,和同学友好相处。在学校多交些朋友,平时说话做事注意分寸,给自己和别人都留有余地。遇到故意挑衅时,学会巧妙化解,然后赶紧离开。再者,加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建议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培养一两项体育爱好,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通过运动结交好友,有强壮的体魄和朋友相伴,就不容易被欺负。最后,外出时尽量不走小路,结伴出行。放学后和同学们一起走,避开那些小路、近路,还有有潜在危险的地方,也尽量别单独待在厕所、操场、校园偏僻的角落。

主播小豆:即便同学们已经尽可能做好自我保护了,但万一还是面临被欺凌的情况,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刘艳华:如果真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从这几点预防被欺凌。第一,鼓足勇气,面对欺凌不低头。校园欺凌发生时,先告诉自己别害怕,要知道大多数同学、老师以及社会上的正义力量,都是自己的坚强后盾,会坚定地支持自己。一旦内心有了底气,就会产生强大的威慑力,让施暴者不敢轻易攻击,甚至主动退缩。第二,拖延时间,瞅准机会逃跑。要是被多人围困,要懂得周旋,等对方放松警惕,立刻趁机逃跑;要是有把握说服他们,就尽量取得信任,避免暴力事件发生。但一定要记住,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千万别用挑衅性语言激怒对方,以免遭受更严重的暴力。第三,抓住机会,及时呼救或报警。要是正好有人经过,一定要大声呼救;如果同学们带着电话手表、手机,要赶紧拨打电话报警,报警时小心别被对方发现。第四,发现校园欺凌事件,千万不要坐视不理。看到有同学遭受校园欺凌,要尽快报告老师或报警,不能默默走开,更不能围观。

主播小豆:在这里,我们也想跟同学们说,今天教给大家这些提高社交能力、强身健体的方法,只是希望大家在面对欺凌时多些底气,可别把这些当作评判自己的标准。同学们要记住,不管是性格腼腆内向、身材瘦弱,还是不善于沟通交际,这些都不是错,更不是自己可以被欺凌的理由。而身材高大或者交际广泛的同学,可不能恃强凌弱,去当欺凌别人的施暴者。另外,现在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让人防不胜防。以往大家印象里,学生群体和 “钱” 关联相对较少,可现在却成了诈骗犯罪分子盯上的新目标,不少学生不仅被骗,甚至还误入歧途,走上诈骗犯罪的道路。所以,今天刘助理也会重点给大家介绍针对在校学生易发多发的类型--非法买卖、出借 “两卡”,并教大家如何防范应对。刘助理您给讲讲。

电信网络诈骗部分

刘艳华:非法买卖、出借 “两卡”,可能让自己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两卡” 指的是手机卡和银行卡,现在非法买卖、出借 “两卡” 的现象,正悄悄侵蚀着学生群体。诈骗分子从学生手里成套获取实名认证的手机卡和银行卡,主要是为诈骗和洗钱做准备。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就这么沦为了犯罪分子的 “工具人”,甚至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别把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还有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账户,随意出卖或租赁给他人,不然可能面临信用惩戒、限制业务、严管账户、法律处罚等后果。

主播小豆:那面对这些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同学们到底该怎么预防呢?刘助理,您快给大家传授传授 “防诈秘籍”。

刘艳华:面对层出不穷的电信网络诈骗,其实还是有办法预防的,我把它总结成 “六不秘诀”。第一,不明来电不轻信。对来路不明的客服人员,千万别轻信,要是有疑问,及时和官网客服联系。第二,个人信息不透露。不管是在网络平台,还是线下各种场景,都别透露自己和家人的个人信息。第三,陌生账户不转账。遇到要给别人转账、汇款的情况,一定要反复确认对方真实身份和交易真实性,千万别给陌生银行账号转账汇款。要是拿不准,可以向当地派出所求助核实。第四,私人账户不外借。不管是老乡、同学还是舍友,只要涉及签名、身份证、银行卡或者社交网络账户,都别借给他人使用,省得给自己找麻烦。第五,兼职赚钱不贪心。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不劳而获的好事。千万别轻信那些低门槛、高回报的网上兼职,坚决杜绝网络刷单等违法行为,别被小利诱惑。第六,消费理性不冲动。青少年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别盲目攀比跟风。还要警惕各种校园贷、培训贷、美容贷。

主播小豆:非常感谢刘助理今天带来这么全面、实用的法治知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时刻绷紧反诈防骗这根弦,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和网络安全。也希望大家多多学习法律知识,遵守宪法法律,做到既不侵害他人,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在法治的道路上,在法律的呵护下,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再次感谢刘助理,也感谢听众朋友们的收听,咱们下期节目再见!

来源:孝昌县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