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八月的哈尔滨,松花江畔裹挟着奔跑的热忱,第九届哈尔滨马拉松(简称“哈马”)于8月31日如约而至,42.195公里的赛道串联起“冰城夏都”的秀丽风光,也承载着跑者们的热血故事。自2016年首次举办,哈马已跻身“金标赛事”行列,用每一公里续写着城市与跑者双向奔赴的
哈尔滨马拉松
黑龙江一卡通
八月的哈尔滨,松花江畔裹挟着奔跑的热忱,第九届哈尔滨马拉松(简称“哈马”)于8月31日如约而至,42.195公里的赛道串联起“冰城夏都”的秀丽风光,也承载着跑者们的热血故事。自2016年首次举办,哈马已跻身“金标赛事”行列,用每一公里续写着城市与跑者双向奔赴的温情篇章。
本届哈马,黑龙江省社保卡的深度参与,为这份“双向奔赴”赋予新内涵——成为民生服务主动贴近群众、融入生活场景的鲜活实践。社保卡服务银行哈尔滨银行,作为连续7届哈尔滨马拉松冠名赞助商,始终与哈马携手同行。本次以“数智赋能社保卡 全民共享一卡通”为核心主题,在赛事延伸的马拉松博览会及半程、全程马拉松终点设立社保卡服务专区,将社保卡便捷服务与赛事激情深度融合,让跑者在感受运动活力的同时,零距离体验社保卡的暖心服务。
为了让群众提前了解赛事期间社保卡服务,在赛事前夕同步在“黑龙江一卡通”微信视频号、抖音、支付宝生活号开启线上直播。作为社保卡服务领域的重要力量,哈尔滨银行已累计发行社保卡870余万张,服务范围覆盖三省两个直辖市,实现了分行所在区域发卡服务的全面覆盖。更值得关注的是,在黑龙江省人社厅的指导支持下,哈尔滨银行创新跨省发卡服务模式,成为全国首家开通黑龙江省社保卡跨省办理的城商行。本次直播同时邀请哈尔滨银行社保卡业务负责人做客直播间,围绕赛事期间社保卡现场服务展开全面介绍。
直播中不仅详细解读了赛事专属服务内容,还针对群众关心的社保卡申领流程、补换卡注意事项、功能应用拓展等问题逐一解答。同时,直播间推出专题抽奖活动,进一步调动观众参与积极性。此次直播累计吸引三千余名群众在线观看,获赞六万,有效搭建起社保卡服务与群众沟通的线上桥梁。
线下专区服务:数智化升级民生体验
黑龙江省人社厅联合哈尔滨银行在马拉松博览会与半程、全程马拉松终点同步设置的社保卡服务专区,将服务精准嵌入赛事场景,通过数智化手段打破传统服务局限,让群众享受到高效便捷的社保卡服务。
AI赋能形象:拉近与群众距离
专区创新借助AI技术,将社保卡专属服务卡通形象“社小宝”“小宝妹”升级为马拉松参赛者造型。亲切鲜活的形象迅速吸引群众驻足,让社保卡服务更具亲和力,有效降低群众了解服务的心理门槛。
现场制发卡:打破空间与时间限制
专区推出现场制发卡服务,打破社保卡在银行网点办理的传统模式。群众在充满运动氛围的赛事现场,几分钟内即可完成社保卡申领、补换等核心业务,真正让社保卡服务“跑”得更快、更贴近群众需求。
多元互动:让社保卡服务“活”起来
为让社保卡知识更易被接受,专区设计多元互动形式,让政策普及融入趣味体验:
“社保卡日报合影机”前,群众与“社小宝”“小宝妹”马拉松形象合影,在定格赛事记忆的同时,潜移默化了解社保卡知识与哈尔滨银行社保服务特色。
“打卡有礼”活动中,参与者完成互动打卡后可领取社保卡定制周边,工作人员同步提供“一对一”细致讲解,围绕社保卡申领补换、待遇认证、电子社保卡功能应用等重点内容答疑解惑,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读懂社保卡服务价值。
社保卡创新实践:从“服务工具”到“民生全能卡”
近年来,黑龙江省人社厅以社保卡为载体,持续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升级服务能力,让社保卡从单一的“社保服务工具”转变为覆盖多领域的“民生全能卡”。
多场景应用覆盖
目前,“一卡通”已实现多项民生服务场景覆盖:
人社业务领域:支持各项人社业务高效办理。
补贴领取领域:可用于惠民惠农补贴领取。
文化体验及交通出行领域:实现持卡畅行文化场所、全省大部分地市刷卡乘车,真正达成“一卡在手 生活无忧”。
创新服务模式升级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人社厅进一步推出“人社服务蓝环”“IoT智能终端”等创新应用,破解民生服务痛点:
人社服务蓝环:改变以往办理政务服务需打开多个App、逐步查找的繁琐模式,群众只需开启手机NFC功能,轻触带有“碰一下人社服务”标识的感应区,即可自动唤醒人社高频服务,大幅提升办事效率。
IoT智能终端:七台河市勃利县在农村社保服务领域推广该终端,成功打造“便民新样板”,有效解决农村老年群体社保认证难题,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宝贵经验。
此次社保卡、哈尔滨银行与哈马的深度联动,不仅是“体育+民生服务+金融”模式的创新探索,更让社保卡与金融服务成为连接赛事与群众的重要纽带。在展现哈尔滨体育底蕴与城市魅力的同时,社保卡以高效便捷的服务推动体育文化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群众在赛事热情中切实感受到社保服务的便捷与温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满满民生活力。未来,黑龙江省社保卡将持续探索更多服务场景,以数智化手段提升民生服务水平,让“一卡通”真正成为群众身边的“暖心卡”。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