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琅琊新闻网讯“这是国内最大的单体屠宰车间。根据设计规模,每年能屠宰生猪1000万头,产品有270多种。”8月11日,在位于兰山区半程镇的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屠宰车间,3000多名“全副武装”的工人根据分工,在12条自动化生产线上对生猪进行检验、屠宰、
琅琊新闻网讯 “这是国内最大的单体屠宰车间。根据设计规模,每年能屠宰生猪1000万头,产品有270多种。”8月11日,在位于兰山区半程镇的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集团有限公司屠宰车间,3000多名“全副武装”的工人根据分工,在12条自动化生产线上对生猪进行检验、屠宰、加工,该公司质检科科长田树臣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车间的生产情况。
像金锣这样的健康肉制品产业链规上企业,兰山区共有22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今年1至7月,该产业链产值172.68亿元,增速6.76%。作为国内领先的生猪屠宰和肉制品生产企业、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金锣已发展到集肉及肉制品深加工、大豆深加工、环保治污、农牧业开发、医养健康产业于一身,产品达500余种。
为推动健康肉制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让百姓从“有肉吃”到“吃好肉”,兰山区成立专班,到产业链相关企业进行深度调研,编制完成《兰山区健康肉制品产业链建设行动方案》及产业图谱、产业链布局图、产业链招商图谱、产业链招商作战图(国内)等。
“围绕一条产业链,两头拉伸。”田树臣的话,不仅描绘出了金锣集团的成长秘诀,更是兰山区健康肉制品产业链发展的生动折射。
大豆蛋白是制作火腿肠的重要原料之一,也曾是金锣面临的“卡脖子”难题。如今,金锣不但突破了技术壁垒,还建成了国内最大的大豆深加工企业之一——临沂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有现代化大豆分离蛋白生产线18条、大豆低聚糖生产线4条,是亚洲最大的大豆分离蛋白、大豆肽粉和大豆低聚糖生产服务商。在产业链下游,金锣自主研发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已在国内8个省市、中东及东南亚12个国家推广应用。
在兰山,围绕健康肉制品产业链延伸做文章的企业还有很多。其中,临沂市布恩饲料有限公司自1995年创立以来,始终以肉禽饲料为主业,在技术、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建立标准化流程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如果用普通饲料,一只白羽肉鸡每长1斤肉需要消耗2斤多饲料。如果用我们研发的饲料,大约需要1斤3两。”该公司负责人庄会生说。目前,该公司建有3条饲料生产线和1条预混料生产线,年加工能力28万吨。
食品安全,是底线也是红线,是兰山区发展健康肉制品的重中之重。其中,金锣集团秉持“一切为了人类健康”的崇高使命,构建闭环大健康循环产业链,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HACCP、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认证。仅在生猪屠宰环节,金锣就要进行20多道检验程序。
同样严格把关产品品质的,还有位于李官镇的山东汇融肉制品有限公司。采访当日记者看到,一辆辆冷链运输车驶离该公司,奔向全国各地的工厂、超市、学校……“我们主营冷鲜肉,根据订单生产。毛猪进厂要经过检验检疫和12小时静养,屠宰、分割、加工、包装和运输,全程都是冷链。”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高一凤说。
为确保肉质,汇融建有养殖基地,并与国内大型养殖场合作收购,从源头上保障生猪质量。采用分批次屠宰,在分割和包装环节通过X光机检查异物,每批次产品有专属二维码,每台运输车都装有GPS定位,确保全程可追溯。
“根据尚普咨询集团的数据,我们公司的品牌‘齐赞烤肠’排名全国销量第一。”8月11日,在山东齐汇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展厅,工作人员律成浩介绍说。该公司以肉制品深加工为主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配备专业的研发品控中心,搭建了从采购到品管、从生产到销售的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体系,现有产品达到200余种,储备产品100余种。
作为全国重要的肉制品加工基地、全市生猪全产业链核心区,兰山区集聚了众多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完整高效的产业集群,产品辐射长三角、京津冀等高端市场。今后,该区将坚持以科技为引领,推动发展深加工和产业升级,加强品牌建设,为保障区域肉品供应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劲支撑。
来源:临沂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