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甚至因此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将其征召为官,从御史台主簿升任殿中侍御史,到唐高宗时,已经累迁至太常卿,成为正三品的朝廷大员。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唐初有位商业奇才,从一介平民起步,凭借令人叹为观止的手段,成为商界巨擘。
甚至因此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赏识,将其征召为官,从御史台主簿升任殿中侍御史,到唐高宗时,已经累迁至太常卿,成为正三品的朝廷大员。
他的传奇致富经历,被唐人韩琬记录在《御史台记》中。
此人姓裴,名明礼,出身河东(今山西省闻喜县)裴氏。河东裴氏虽然不在唐初的五姓七望之中,可却后来者居上,终唐一朝出了十七位宰相,包括儒将之雄裴行俭、中兴名相裴度等,乃是名副其实的 “宰相世家”。
可惜裴明礼既非嫡系,也不是读书的料,所有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幸而,他在商业方面有着特别的天赋。
从陶朱猗顿到乌倮白圭,要说这些商界先贤有什么共通点,除了眼光独到,人弃我取必定排在首位。
裴明礼的第一桶金,就是来自收破烂!
他专收大家弃如敝履之物,旁人瞧不上眼的破旧零碎,将其分类整理,转手倒卖,就是凭着这门“不体面”的生意,硬是积累了万贯家财。
赚到第一桶金后,裴明礼举家搬迁至首都长安。本以为从此财务自由,没想到来了京城,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那点身家,只够在金光门附近盖房子,连五环都进不去!
不过,他很快就有了绝妙的点子!
金光门位于长安城之西,亦是西出长安的主要城门。不过,这里同时还是长安城主要的防御节点,因为大唐的敌人,基本都是从西边来的!
尤其经过突厥的进犯,城门西郊一片瓦砾废墟,看着满目疮痍。然而即便售价一降再降,却也鲜有人问津。皆因当时立国未久,国际形势还充满着不确定性。一旦再起战火,这里可是首当其冲。有钱人自然不是傻子。
裴明礼可不管那么多,大笔一挥,将自己手中积蓄全部投了进去,买下金光门外好大一片荒地。
旁人知道后,都面带嘲讽,暴发户就是暴发户,乡下人就是乡下人呀!
裴明礼自然不是得了失心疯,而是早已成竹在胸。
只见他在这片荒地的边缘,竖起高高的木杆,上面悬挂起一个竹筐。随即广发告示,宣称但凡有人能用石块投中竹筐,便可获得丰厚赏银。
此消息一经传出,引得无数人前来一试身手。然而,那竹筐高悬,目标狭小,想要击中谈何容易,千百人中,偶有一二人能够侥幸命中罢了。
这不就是后世的福利彩票?还可以亲自上阵?所有人都兴致勃发,有的人甚至天天来转悠,投不中又没什么损失,权当锻炼身体!
很快,一个礼拜不到,地上的瓦砾碎石,全部清理得干干净净。还有好多人意犹未尽,怎么就结束了?
只是清理地面又算什么?接下来才是计划真正开展。
他将这片地借给周边牧羊人放羊,羊儿们在这里肆意游走,不仅将残留的野草啃食殆尽,地上还积起了厚厚的羊粪。
眼看土地肥沃了,裴明礼开始雇人犁牛翻耕,将事先收集好的各式果核播撒其中。一年之后,此地已是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俨然成了一个果园。
到了收获的季节,光用来装水果的牛车,都有好几十辆。靠着卖水果,又让裴明礼狠狠大赚了笔。
到了这个时候,裴明礼才开始大兴土木,营造自己的庄园。庄园落成之后,他又在庭院四周精心设置了许多蜂房,致力于经营蜂蜜产业。
同时,他还广栽对土质要求不高的蜀葵,以及各种杂七杂八好养活的花果。繁茂的花丛引来无数蜜蜂,蜜蜂采花酿蜜,忙碌不息,形成了生态循环、多元经营,光是每年蜂蜜的产量,都极为可观。
这种经营理念,放在现在也不过时呀!
就盖个房子,他都能整出这么多弯弯绕绕,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其他种种生财之道,自然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
活该人家能发财呀!
如果你喜欢古代志怪故事,敬请关注:野狐奇谈。
来源:野狐奇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