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奇台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历史上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并称新疆四大商业都会,素有“金奇台”“旱码头”之美誉。
百年城垣图志
奇台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枢纽和重要商埠,历史上曾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并称新疆四大商业都会,素有“金奇台”“旱码头”之美誉。
奇台县西汉时期,属车师后国,曾建疏勒城。唐长安二年(702年),设蒲类县。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建县“靖宁城” 。乾隆四十年(1775年),清政府在今奇台镇驻兵设防,建孚远城。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靖宁城”迁入现址,因境内有唐朝墩古城,复得名“古城子”。
奇台县是清朝古城领队大臣驻地,奇台县有老满城、新满城、汉城。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在今老奇台建奇台堡,驻军屯垦。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扩建奇台堡为靖宁城作为县治地。同年,设奇台县古城巡检。同治三年兵毁。
光绪十五年(1889年),县治迁古城,古城巡检移往靖宁城。
奇台堡建立后,其东北35公里外的唐朝墩古城(唐蒲类县城址,建置于贞观十四年)附近逐步形成一个贸易集镇,因近唐城遗址,故名“古城”,是为今址。乾隆四十年于此地驻兵,筑靖远城,俗称“老满城”,四十三年置领队大臣。
同治年间古城回、维万余人起义,战后于光绪十二年在旧城东北筑新满城,称“孚远城”。十五年,奇台县治由靖宁城迁移至此,此后奇台人口逐渐繁盛。
二十一年,靖远、孚远两城扩修后相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从抵御战乱,政府动员百姓,又于西北部筑一道城墙,将果果滩一带圈入城内。
目前老奇台的靖宁城仍存城墙1040米,奇台县的老满城存西墙约600米,汉城存残墙两段各十余米。
来源:历史看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