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安城里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可他们一家四口,只能挤在破出租屋里,靠着修自行车和摆地摊的微薄收入,勉强糊口。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12年,枪声在伊拉克战场打响。
一位中国小伙子,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毅然选择成为了一名“雇佣兵”。
那么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他现在过的怎样呢?
信源:穷二代的血色逆袭:我是"雇佣兵” 2015-10-29 凤凰卫视
1987年,白晓保出生在陕西咸阳,五岁那年,他跟着爸妈进了西安城。
西安城里车水马龙,灯红酒绿,可他们一家四口,只能挤在破出租屋里,靠着修自行车和摆地摊的微薄收入,勉强糊口。
看着父母低声下气的样子,听着亲戚的冷言冷语,他心里憋着一股说不出的委屈和愤怒。
初二那年,十五岁的他和老师吵了几句,一时冲动,挥拳打伤了老师,这一拳,也打碎了他的求学路。
离开了学校,白晓保就在社会上混,学过理发,做过网管,也在工地上搬过砖,可没有一份工作能做长久。
他跟一些社会上的小青年混在一起,整天游手好闲,惹是生非。
他看不起在社会底层挣扎的父母,却又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心里空落落的。
十八岁那年,父母担心他在外面惹祸,四处托人,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好不容易在西安武装押运队给他找了份工作。
正当父母松了一口气的时候,他弟弟白晓伟出事了。
白晓伟在网吧跟人起了冲突,被人砍成重伤,几天后,伤势刚有好转的晓伟偷偷溜出医院,纠集了白晓保之前的朋友,把砍伤他的人也全部砍成重伤。
结果,十四岁的晓伟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了六年。
弟弟入狱,对白晓保的打击很大,他觉得自己没尽到做哥哥的责任,把弟弟带上了歪路。
为了给受害者赔偿,父母不得不四处借钱,低声下气地求人,这让白晓保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祸不单行,年迈的奶奶也因为弟弟的事郁郁而终,在奶奶的葬礼上,因为买不起好点的骨灰盒,父亲再次受到了亲戚的冷嘲热讽。
白晓保再也忍不住了,和亲戚大吵了一架,这时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突然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
父亲的这一巴掌,彻底打醒了白晓保,他明白了是自己和弟弟的不争气,让家人失去了尊严。
2006年,十九岁的白晓保告别家人,独自一人来到北京闯荡,他决心要混出个名堂,为家人争口气。
可是“北漂”的日子并不好过,几年过去了,白晓保仍然只是一个普通的保安,拿着微薄的工资,挤在集体宿舍里。
就在他感到迷茫的时候,一部名叫《保镖》的电影改变了他的想法。
“雇佣兵”生活电影中保镖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渴望成为那样的人——赚钱多、有派头、受人尊敬。
有了目标,白晓保开始积极寻找机会,他听说驻伊拉克的中方企业正在招募安保人员,工资待遇非常优厚,于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凭借着自身的武术功底和几年的保安经验,他顺利通过了选拔,成为了一名“雇佣兵”。
他知道伊拉克是个危险的地方,但他更渴望改变命运,为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在签署400万生死保险合同时,他毫不犹豫地在受益人一栏填上了母亲的名字和电话,心里想着“一条命为家人换400万,值了!”
2012年,白晓保踏上了前往伊拉克的征程,刚到伊拉克,看到那些全副武装的安保队员,他既兴奋又羡慕,幻想着自己也能很快成为那样的人。
然而作为新来的“雇佣兵”,他的级别最低,薪水也最低,而且没有配枪,甚至不能离开营地。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看大门,这和他想象中的“雇佣兵”生活相差甚远。
虽然每个月三万的工资已经比过去高出许多,而且待在营地里相对安全,但白晓保并不满足。
机会很快就来了,营地里一位重要官员需要外出,白晓保主动请缨,成为了护送小队的一员。
然而,第一次任务就让他差点丢了命,刚离开营地不久,他们就遭遇了炸弹袭击,汽车被炸得腾空而起,重重地摔在地上。
幸运的是,汽车没有被炸毁,经验丰富的司机立即调转车头,逃回了营地。
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白晓保被吓得不轻,下车时双腿还在不停地颤抖。
尽管第一次任务以失败告终,但他的勇气和主动性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他赢得了新的机会。
三个月后,白晓保被调入一家军事承包公司,正式成为一名全副武装的“雇佣兵”,收入也一下子翻了三倍。
从此,他开始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队友一起执行各种危险的任务,护送重要人物、抓捕危险分子,每一次任务都是生死考验。
最初来到伊拉克的时候,白晓保只想着赚钱,甚至觉得如果自己死了,还能为家人带来一笔巨额赔偿。
然而,经历了生死考验后,他的想法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他开始珍惜生命,他知道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他倒下,整个家就垮了,为了父母,为了家人,他必须好好活着。
2015年,雇佣合同到期后,白晓保迫不及待地返回了祖国,当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他走出机舱,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他走进一家面馆,点了一碗家乡面。
当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上来,他尝到久违的家乡味道时,眼泪夺眶而出,那一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终于活着回来了!
回到家乡后,白晓保受到了亲人朋友的热烈欢迎,他为家里还清了所有债务,还为父母购置了新房,兑现了当初的承诺。
之后,他成家立业,开办了自己的安保公司,并创立了中泰企业协会,成为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安保王”。
是什么力量让白晓保在经历了如此多的磨难后,仍然能够保持一颗善良的心?也许是亲情,也许是责任,也许是对生命的敬畏,也许是对未来的希望。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道理,也诠释了亲情和责任的伟大力量,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也值得我们学习。
来源:焰墨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