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Fundamental(雅称:方大馒头),这一支在香港乐坛留下深刻印记的乐队,于充满机遇与挑战的 80 年代应运而生。其成员杨汉源、符元伟、胡玉仪、陈光荣、劳国超和刘家煌,因对音乐的共同热爱与追求而相聚在一起。
Fundamental(雅称:方大馒头),这一支在香港乐坛留下深刻印记的乐队,于充满机遇与挑战的 80 年代应运而生。其成员杨汉源、符元伟、胡玉仪、陈光荣、劳国超和刘家煌,因对音乐的共同热爱与追求而相聚在一起。
1986 年,他们满怀激情地参加了第二届嘉士伯流行音乐节,凭借出色的表现勇夺比赛亚军,从而成功叩开了乐坛的大门,踏上了属于他们的音乐征程。他们所选择的清新城市民歌路线,犹如一阵春风,为当时的香港乐坛带来了清新与活力。
在香港商业电台的 1988 年度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上,Fundamental 乐团大放异彩,成功取得“叱吒乐坛新力军”铜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们音乐才华的肯定,更是他们努力付出的有力见证。
在乐队中,陈光荣无疑是作曲方面的核心力量,然而其他成员也不甘示弱,积极参与到歌曲创作之中。杨汉源更是展现出了在填词方面的天赋与热情,在 1988 年 5 月推出的首张同名专辑《Fundamental》里,他一人便创作了半数的歌词,其贡献不可小觑。
这张专辑可谓是众星云集,除了杨汉源的倾心创作,还有林夕、潘源良和刘卓辉等才华横溢的词人的精彩作品。用杨汉源自己的话来讲,专辑的“中心意念大都围绕着青年人的生活种种及感情问题”。不过,杨汉源彼时的笔力尚显稚嫩。他的作品,如《Petula》《心碎》以及《水晶》,作为典型的情词,在情感的抒发上显得有些空洞和虚浮,未能真正深入听众的内心。而那首励志的《许愿》,在表现形式上也显得较为平淡,缺乏足够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林夕所填的《标准情人》则从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两性关系中的意识形态问题。这首歌表面上是在描绘男性理想中的“标准情人”,但实际上,所谓的“标准”始终无法摆脱男性基于自身欲望和偏见所设定的典型“女性”形象。简而言之,尽管“标准”的具体条件可能因人而异,但“标准”的制定本质上依然源自男性的凝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自主地塑造自我形象和表达真实情感。
另一首《告别校园》则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出了校内外环境的巨大差异、过去与现在时光的交错、纯真年代与世故现实的强烈对比。它就像一幅描绘青春变迁的画卷,让人们在聆听的过程中不禁回想起自己那段青涩而美好的校园时光。
若论及题材立意的新颖独特,刘卓辉的《流亡舞影》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首词取材于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白夜逃亡》。影片讲述了一名“变节”的前苏联舞蹈家,为了追求至高无上的艺术自由,毅然决然地投奔西方世界的故事。这首歌通过这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在自己国家“创不了新的舞步”这一令人痛心的问题。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前苏联所面临的种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的中国存在着相似之处。而词人刘卓辉巧妙地以“流亡舞影”这一充满象征意义的词汇,尖锐地指向了文艺审查方面的问题。这种大胆而深刻的表达,在众多流行词作中堪称凤毛麟角,成为了一种罕见而独特的另类题材,为整个流行乐坛带来了全新的思考方向和创作灵感。
演唱歌手:Fundamental专辑名称:Fundamental唱片公司:现代发行时间:1988年5月监制:翁家齐录音:翁家齐混音:翁家齐、崔炎德曲:符元伟/陈光荣词:杨汉源02告别校园
曲:饭田淳人词:林夕03标准情人
曲:陈光荣词:林夕04许愿
曲:陈光荣词:杨汉源05再见诱惑
曲:杨汉源/陈光荣/符元伟词:杨汉源06水晶
曲:符元伟/胡玉仪词:杨汉源07神秘老友
曲:翁家齐词:潘源良08心碎09夜的苍白10流亡舞影
曲:刘家煌词:刘卓辉
CD封面:
CD:
歌词:
CD封底:
众多粉丝尚未形成阅读之后点赞的良好习惯,期望大家在阅读完毕之际,顺道点个赞,予以鼓励!您的满意之情、支持之举、吐槽之言、转发之行,乃是我们奋勇前行的动力! ^_^
来源:粤语流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