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天安门出发,沿长安街往东,过东交民巷、富贵街、东公安街,右转至东长安街、米市大街,再右转至石大人胡同、大羊宜宾胡同,最后来到前赵家楼胡同,这就是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的路线。
在北京串胡同,走近尽是学问,聆听皆有历史。
从天安门出发,沿长安街往东,过东交民巷、富贵街、东公安街,右转至东长安街、米市大街,再右转至石大人胡同、大羊宜宾胡同,最后来到前赵家楼胡同,这就是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的路线。
时隔一百多年,再走这段路程,眼前仿佛又看到了热血奔流的爱国青年游行队伍,耳边仿佛又听到了青年学生们救国图强的澎湃呐喊,他们为了国家的富强,为了民族的希望,挺起了中国青年的脊梁,喊出了青年学生的最强声音。驻足在东城区前赵家楼胡同1号的赵家楼遗址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突然眼前火光四射,烟雾弥漫,一百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火烧赵家楼”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再次重现,这里既是1919年5月4日学生大游行的终点,也是点燃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爱国热情的起点。
赵家楼,几经历史,几经风云,让人熟知。明朝隆庆年间,赵家楼是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的宅邸,因其后花园假山上的亭子似楼,故名赵家楼。五四运动中,赵家楼是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曹汝霖的住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家楼成为北京军区司令部招待所,如今的赵家楼成为一座拥军惠军的现代酒店,从外边看上去,方方正正,消瘦挺拔,红砖外饰,颇有一股民国风。
1919年1月,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参加巴黎和会,提出了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正义要求,但这些要求均遭到西方列强的拒绝。4月28日,操纵巴黎和会的西方列强竟然提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巴黎和会上的这一行径,全然不顾中国人民的要求,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愤怒之火。
5月1日,中国共产党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在《晨报》上发表《五一节MAYDAY杂感》,李大钊率先提出“直接行动”的动员口号,吹响五四运动的战斗号角。但是,当时的北洋政府屈服于帝国主义的压力,5月2日以密电通知在巴黎的中国代表准备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在《晨报》撰文《外交警报敬告国民》,向国民揭露政府的卖国行径,呼吁:“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愿合四万万众誓死图之。”此新闻一经发表,顿时激起千层浪,这一战斗檄文更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也将外交失败的消息通报给北大学子们,血气方刚的学生们听闻义愤填膺,准备为守护国家民族大义做些事情。当时北京大学外文系学生罗家伦受领了一个任务,于是他在北大红楼起草了《北京全体学界通告》。这篇通告是五四运动的重要宣言,文中提出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成为五四运动的主要口号。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天。5月4日,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爆发,引发了全国学生的爱国抗议热潮。下午一点左右,为了反对签订巴黎和约,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中国大学等3000多名学生,如同一股股爱国洪流从四面八方赶来,一起汇聚到天安门,他们高举“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卖国的二十一条”等标语,高呼“还我青岛”“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气壮山河,声震长空。这些爱国热血青年将拳头举过头顶,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一些准备以暴力行动惩办国贼的学生还写下血书和遗书。学生们聚集在天安门前慷慨演讲,要求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惩办亲日派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曹汝霖、币制局总裁陆宗舆和驻日公使章宗祥。演讲后,游行总指挥傅斯年带领学生们开始了游行示威,从而奏响了一曲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游行队伍沿着计划路线前进,当向使馆区进发至东交民巷时,学生们受到了巡捕阻拦,便请求会见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4国公使。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国、法国、意大利使馆均以公使不在为由拒绝接受。3000多名学生在烈日下整整晒了两个小时,游行请愿至此,“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群情激愤的学生们于是转向赵家楼曹汝霖的住宅。下午四点半左右,学生涌至曹宅前,冲破警察的阻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匡互生凭借多年练就的武功,使劲用力扭弯铁栏杆,率先打开大门,跳进院子里,学生们找了一圈也没有看到曹汝霖,但却碰到了正在曹宅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们不但痛打了章宗祥,还一气之下点燃蚊帐,一把火烧了赵家楼,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火烧赵家楼”事件。
学生爱国运动的火种迅速引燃全国,随后全国各大城市学生纷纷响应,各大城市工人大规模罢工罢市,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5月26日,学生领袖罗家伦看到高涨的爱国主义热情,以“毅”为笔名在陈独秀、李大等人创办的《每周评论》第23期发表文章《五四运动的精神》,并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的概念。罗家伦不仅首创“五四运动”一词,他还是清华大学的首任校长,是一位学贯中西与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五四运动犹如一声风雷,惊醒了整个时代,唤起无数人的爱国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
在全国学生和工人运动的爱国努力下,6月10日、11日,北洋政府相继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帝国主义国家的野蛮行径。在整个运动中,青年学生、工人和知识分子纷纷开展马克思主义宣传和研究,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一场以青年学生为先锋、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伟大爱国民主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后,每到5月4日这一天,中国青年们都会以各种形式纪念这场爱国运动。1939年,为纪念五四运动20周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决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又称“五四青年节”)。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将每年的5月4日定为中国青年节。
青葱岁月,灼灼韶华,从“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到“强国有我,请党放心”,风云变幻,我们在历史的回响中听到了中国青年的时代最强音。
(洪建国)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