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快跑!” 地震来时的父子永别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1 09:04 1

摘要:人们想起18年前的大地震也是发生在凌晨5点左右,并因为报道中提到野岛断层南端是此次震源地,开始担心这两次地震是否有关联。尽管气象厅否认了直接的关联性,但一些地震学者认为,这两次地震都可能预示着南海海沟大地震和海啸正拉开序幕。

日本地震的启示

文 | 五百旗头真

01

大地魔神

2013年4月13日早晨,兵库县淡路岛附近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5公里,关西地区震感强烈。

人们想起18年前的大地震也是发生在凌晨5点左右,并因为报道中提到野岛断层南端是此次震源地,开始担心这两次地震是否有关联。尽管气象厅否认了直接的关联性,但一些地震学者认为,这两次地震都可能预示着南海海沟大地震和海啸正拉开序幕。

因果循环就像纺车一样持续不停地旋转,不能将阪神淡路大地震视为已经结束的、过去的灾难而遗忘。

1995年(平成七年)1月17日凌晨5点46分,兵库县南部突然发生了地震。

我自身既是灾害的追述者也是亲历者,所以也应该把灾害发生时的亲身经历写出来。在这次地震中,我的家人平安无事,但位于西宫市甲阳园的家中,地面出现了裂缝,房子被水平移动了多达25厘米,而且房屋出现了倾斜。乒乓球在倾斜的走廊上飞快地滑过。在我工作的神户大学,包括参加我的科研课题小组的学生在内一共有39名学生不幸遇难。我亲身体验了这场破坏性自然灾害的残酷,它瞬间撕裂并摧毁了日本战后平静的日常生活。

有些事情没有经历过是无法理解的。就比如第一章开头提到的城市直下型地震所产生的猛烈推力。

没有任何征兆,突然,我被抛了起来,醒了过来。怎么了,是飞机坠毁到我家了吗?下一刻,剧烈的摇晃。地震了。但是,有这样的地震吗?大地魔神用双臂死死地抓住我的家,并试图将它撕碎。不毁掉它是不会停下来的。房子发出嘎吱嘎吱的悲鸣,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看到家具在房间里被抛得飞来飞去。快住手!你想杀了我们所有人吗?我所能做的就是紧紧按住睡在我和妻子之间六岁的小女儿,不让她被魔神带走。当剧烈的震感停止后,我仍然对自己竟然还活着感到不可思议。

我的学生森涉君住在神户东滩区的本山,那里是受灾地区中地震最猛烈、伤亡最严重的地方。地震发生三天后,在他父亲的守望中,他的遗体被自卫队等从废墟中找到。在他父亲的引导下,我也来到了现场,看到森涉君生前住在一栋干净整洁的二层公寓楼的一层。周围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甚至连高层建筑都倒塌了。并不是建筑防灾设计标准有问题,而是地震强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设想。这里的受灾程度甚至比我西宫的家周围的地区还要严重。

黄昏时分,我注意到一个身影坐在破损的建筑里,手持鲜花在祭奠。经旁人介绍得知,她是曾经与森涉君有过亲密交往的女生。我从她那里得知了森涉君的一些情况。森涉君原本已经确定要在一家报社就职,但他为了完成一篇出色的毕业论文,“让老爸(本书作者)赞不绝口”,而放弃了在大阪堺市父母家里的休假日,回到了自己在神户的寄宿公寓,结果遭遇了灾难。这就像是学生在完成本职工作时不幸牺牲一样的故事。我只是出于教师的本职专注于教导我的学生,但是森涉君却以一种远远超出教师认知的热情做出了回应,我意识到这成了他死亡原因的一部分时,敬慕之心油然而生。

兵库县南部地震的震源位于淡路岛北端附近的明石海峡地下16公里处。

从震源向西南方向,沿着淡路岛西海岸约15公里,野岛断裂带发生了滑动。断裂部位露出地表。此外,从震源向东北方向,沿着六甲山南麓延伸约20—30公里的地下岩层发生了断裂。由于这些断层被沉积层覆盖,所以地表上看不到地震裂痕。

7.3级地震导致40—50公里长的活动断层发生了移动,灾害损失极其严重。这是因为,以六甲山山麓南侧人口稠密的市区为中心,形成了一个被称为“震灾带”的地震烈度为7级的强烈地震带。虽然影响范围有限,但城市直下型地震近距离袭击大城市,致使城市受灾程度十分严重。

这次地震导致约10.5万栋建筑完全损坏,共造成6434人死亡(包括与灾害相关的死亡)。日本内阁决定将这场大灾难称为“阪神淡路大地震”。

02

震灾口述史

有些事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作为一种使命感,我们有责任将这些信息准确地传达给没有经历过灾害的国内外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出于这种考虑,我们兵分三路,开始对阪神淡路大地震亲历者口述历史的记录。

我率领的小组主要承担向灾区地方政府首脑、警察、消防、自卫队等一线部队的负责人询问他们当时的紧急应对和危机管理情况。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林春男教授的团队对灾后恢复秩序、重建复兴进程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的采访。时任神户大学城市安全研究中心教授的室崎益辉领导的小组采访了360多名遇难者家属,了解到每位遇难者的死亡情况。

该项目由阪神淡路大地震纪念协会[现(公益财团法人)兵库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发起,承诺30年后公开项目调研成果。如今,25年过去了,我们已经获得了大多数当事人的同意,内容正在陆续公布。包括这些资料在内,本书希望尽可能地展示相关人员的真实经历。

当然,除了我们的口述历史之外,关于那场大地震的笔记和讨论数不胜数。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由日本消防协会编纂的重要著作《阪神淡路大地震志》中收录的46人的讲述和手记。可能因为消防团是一个隶属市町村消防署管理,与居民合作的自治组织,消防团的活动深深植根于普通民众的灾难经历中。

与远距离地震不同,直下型地震是突然从地下猛地弹起来的。我在前文中讲过,以为是飞机坠落。从该书中记录的体验来看,很多人都有同样的感受。还有人甚至认为是附近发生了恐怖袭击的爆炸。

无论如何,初次猛烈的冲击,不仅让室内家具飞起,就连房屋和城铁车厢也被弹向空中,导致超过十万座房屋被彻底毁坏,并夺走了被埋在废墟下数千人的生命。

03

在悲惨中

折射出的人性光辉

令专业救援人员都为之动容的场面在灾区随处可见。

在1月份的寒冷中,当妇联消防团的妈妈们为神户灾区送来食品并端上热腾腾的猪肉酱汤时,人们甚是欢迎,排起了长队。轮到一个穿着肥大夹克的小男孩时,我说:“给你再盛一碗,带一份给妈妈吧。”“妈妈在地震中去世了。”他说。我不由得改口说:“那就给爸爸带一份吧。”排在队伍后边的一位妇女告诉我,这个孩子已失去了双亲。我感到万分难过,对他说,爸爸妈妈的份也吃下,好好地加油,并且在汤里又多加了些肉。排队等候的人没有人对这种特殊照顾提出异议。

有些事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理解,其中之一就是废墟的气味。文明社会尚存时,每个角落都有自己独特的香味,然而灾后的废墟却弥漫着一片毫无区别、浸泡在泥土中的土腥味。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形态不复存在的物质吗?平日里倍加珍视的房屋、家具以及物品,在地震中全都成为虚无。

但是,家人都平安无事,工作依然存在。即便物品不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依旧存在。“我想连我的价值观都改变了。”我的妻子在剧烈震动平息后,抱着睡在旁边的小女儿说:“只要有小遥在,妈妈什么都不需要。”她对之前热衷的收藏也不再那么关心了。

在神户市长田区,一家人被倒塌的房屋埋在了废墟中。火势正在逼近。隔壁米仓的主人决定拆掉自己的仓库,采取与江户时代相同的隔离灭火法,防止火势蔓延。他们在屋顶绑上绳子,约五十人一起用力将仓库拉倒。“多亏了这样,被埋在废墟下的人才没有被烧伤,并被成功救出。”

也有活生生被烧死的案例。芦屋市一栋两层公寓倒塌,一位年轻女孩被压在柱子下。救援活动正在紧张进行,火势迫近。女孩对妈妈挥了挥手说:“妈妈,再见。”消防团大声鼓励女孩,“这就来了,再坚持一下!”,并不断地将水泼在身上,奋力冲进火场,但柱子一动不动,火势越来越猛。母亲拦住了那些勇士:“你们要是过去了,就都回不来了。”

在长田区的一片焦土中,一位父亲双手合十,说着:“没能救出来,对不起。”这一幕在电视上播放。那天,一家四口都被埋在瓦砾中。父亲设法自行逃出脱险,母亲虽然受了伤,但被救了出来。父亲向倒塌的房屋呼喊孩子们的名字,女儿没有回音,但儿子在废墟下有了回应。父亲拼命地挖,终于看到了儿子的手指。父亲继续挖,抓住了儿子的胳膊使劲拉,但重物压在儿子身上。火势逼近。如果那时有重型机械或千斤顶该有多好。火越烧越烈。儿子最后说:“爸,快跑!”但是儿子还活着,可以握着父亲的手。怎么可能放手离去呢?儿子说出了最后的话:“爸爸,谢谢你。我愿意在这里死去,妈妈能获救太好了,我放心了。”父亲在焚毁的现场双手合十。“对于父母来说他是个很优秀的孩子……”

毫厘之差的瞬间,便是生离死别。每个人都有可能背负着这样的宿命,追忆着已故孩子的音容笑貌,走在黄昏的路上。命运的重锤近在咫尺,远非简单的价值观转变可以概括。它正是大灾难本身。

那是无法去指责的摧毁,但人心摧毁不了。正因为悲惨至极,人性中熠熠生辉的一面反而更能得到凸显。

来源:近现代史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