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全省首批“数智黔乡”试点县,余庆县始终锚定“数智黔乡”航向,以“强基座·统要素·建运营·引生态·促增收”为目标,创新研发“郡县智-县域数字经济操作系统”,积极探索具有余庆特色的“低成本、可复制、能造血”样板模式。
作为全省首批“数智黔乡”试点县,余庆县始终锚定“数智黔乡”航向,以“强基座·统要素·建运营·引生态·促增收”为目标,创新研发“郡县智-县域数字经济操作系统”,积极探索具有余庆特色的“低成本、可复制、能造血”样板模式。
在余庆县毛氏牛肉餐饮店,负责人毛国锋送走最后一波食客后,在收银台仔细翻看当日的每一笔交易记录,梳理一天的收支情况。
"我们店安装积善收付码差不多大半年了,我每天都能实时查看每一笔收款数据,还是方便的。”毛国锋说。
毛国锋口中的”积善付”收款码,是以余庆县自主研发的“郡县智-县域数字经济操作系统”为中台,在充分尊重消费者支付习惯的基础上,通过“政银企”三方协同,共建“智慧生活圈”创新打造的地方特色聚合支付品牌。
“我们基于平台沉淀的消费数据构建模型,精准分析居民消费情况,并通过聚合产业资源、组织交易活动实现自我‘造血’,进而引导资金快速回流本地金融体系。”余庆大数据公司产品经理胡茂松说。
目前,全县已有500余户商户入驻“城市码·积善付”,平台累计收款超1.3亿元。通过聚合产业资源、组织交易活动、归集资金与数据治理,“城市码·积善付”不仅实现支付功能本地化,更推动了产业、产值、数据、就业和税收本地化,有效扭转“消费在本地、结算在外地”的虹吸效应,全面激活本地经济活力。
“后期,我们还会接入政务通知、应急广播、商户AI数字管家等功能,让平台成为集信息、资金、政务、应急为一体的‘四网合一’平台”。胡茂松说。
除了“城市码·积善付”的推广运用,余庆县还以“郡县智-县域数字经济操作系统”为依托、“数字门牌+”为载体,采用“户联治理”+“一数一源”模式,规范源头数据采集、治理、储存和运用流程,避免传统方式下重复采集数据、反复录入等弊端;以“郡县智-县域数字经济操作系统”为基座,持续优化电子政务与社区服务功能,率先在全省全面接入i遵义、贵人服务、多彩宝村务版等政务服务平台,并在西部省份县级层面首家运用DeepSeek大模型技术与本地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成功上线余庆政务AI客服,并获得全省数据赋能政务服务唯一试点县。
“从‘积善付’的资金闭环到‘数字门牌’的服务下沉,我们以‘郡县智系统’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不仅解决了县域‘数据外流、价值外溢’的共性痛点,更是构建起‘支付+场景+数据+产业+社会治理’的多维驱动模式,重点围绕‘政用、民用、商用’,赋能社会治理、生活服务和产业升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余庆大数据公司执行董事李正龙说。
截止目前,余庆县已发放“数字门牌”74845块,涵盖户数81701户,覆盖人数273875人,全县覆盖率达95%以上。群众通过扫描自家数字门牌,累计通过网上受理办结各类事项3200余项,涉及民生、酒席申报、纠纷调解、办证明、民意倾听等。
未来,余庆县将持续锚定“数智黔乡”航向,把“郡县智-县域数字经济操作系统”延伸至更多领域,形成可灵活拆解、自由组合的县域数字经济“工具包”,让数字经济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全媒体记者 李宁)
来源:余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