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
译者按: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每月通过主题词检索,从PubMed与Web of Science等检索引擎,筛选出近期国内麻醉学科所发表的高质量SCI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摘要导读的同时通过《新青年麻醉论坛》珠江视界专栏以每月好文的方式向全国同道推介。
#每月好文(2025.6.02-7.01)之下
17
17. Jianjie Wei#, Andi Chen, Dongqin Huang, Chengqian Teng, Dingliang Cai, Xuyang Wu, Tianwei Wang, Weibin Hu, Zhibin Huang, Peiyu Wang, Xin Guan, Xiaochun Zheng*, Xiaohui Chen. Gut microbiome-derived lipopolysaccharides aggravate cognitive impairment via TLR4-mediated inflammatory signaling in neonatal rats following 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 Brain Behav Immun, 2025 Jul. PMID: 40010549【题目】
肠道菌群来源的脂多糖通过TLR4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加重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认知障碍
【通讯作者】
陈晓辉,郑晓春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Jianjie Wei,Andi Chen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麻醉科
Dongqin Huang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医院科学研究中心
【摘要】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是导致婴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脑损伤后炎症反应和认知障碍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肠道菌群影响HIBD后新生儿炎症和认知功能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经典的Rice-Vannucci技术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以探讨缺氧缺血(HI)损伤后肠道菌群失调,并阐明肠道菌群失调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显示,HI损伤导致显著的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肠杆菌科的过度增殖。这种菌群失调与肠道屏障损伤、脂多糖(LPS)渗漏及全身性炎症相关。相反,给予氨基胍(AG)抑制肠杆菌科过度增殖可恢复肠道屏障完整性并减轻全身性炎症。重要的是,AG治疗有效抑制了新生大鼠HI损伤后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神经元损伤及认知障碍。此外,RNA测序分析显示,HI损伤后结肠和海马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与炎症反应和神经元凋亡相关。进一步的机制探索表明,AG治疗减轻了肠道LPS泄漏,从而减少了结肠和海马组织中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以及下游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将HIBD大鼠的粪便菌群移植(FMT)到抗生素混合物处理的受体大鼠后,受体大鼠出现小胶质细胞激活、神经元损伤和认知障碍。然而,这些不良效应在接受AG治疗供体FMT的受体大鼠中显著减轻,在海马TLR4敲除的受体大鼠中同样得到缓解。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肠道肠杆菌科过度增殖产生的LPS在TLR4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为新生儿HIBD后认知障碍的治疗提供了基于肠道菌群的新型干预策略。
18
18. Wen Chen, Yaping Xie, Juan Gao, Gaige Meng, Huan Wang, Yannan Zhou, Pei Gao, Xuesheng Liu*. The impact of postoperative cartoon viewing on emergence delirium in young childre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t J Nurs Stud, 2025 Jun 7. PMID: 40513545
【题目】
术后观看卡通片对幼儿术后苏醒期谵妄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
刘学胜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Wen Chen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研究表明,非药物方法可降低术后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术后麻醉恢复室(PACU)中,儿童从七氟烷麻醉中苏醒后观看卡通片是否能降低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脑电图(EEG)结果。
方法:这是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138名2至7岁的儿童,他们在七氟烷麻醉下接受了择期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切除术,且其ASA分级为I或II级。患者在术后麻醉恢复室苏醒后被随机分配至接受标准恢复方案(对照组)或观看卡通视频(卡通组)。主要结局指标为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儿科麻醉苏醒期谵妄量表、Watcha量表及面部、腿部、活动、哭闹和可安慰性量表评分;不良反应;住院时间;术后麻醉恢复室测量的前额叶脑电图不对称性差异;以及门诊手术术后行为量表评分。
结果:术后麻醉恢复室中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在卡通组(n=69)低于对照组(n=69)(8.7% vs. 26.1%,P=0.012)。此外,儿童麻醉苏醒期谵妄量表在5min(中位数差异=2,95%置信区间1至3,PPPPPP=0.014)。
结论:在术后麻醉恢复室从七氟烷麻醉中苏醒后观看卡通片的幼儿,其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较低。额叶脑电图不对称性的显著差异可能有助于解释这一效应。
19
19. Junqiang Hu, Weichao Zhou, Xi Zheng, Anyu Zhang, Qiang Huang, Chunmei Zhang, Yonghua Yao, Dianyu Lu, Wei Wei*. Analgesic efficacy of continuous 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vs. opioid-based regimen for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following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ung resection: a prospective, randomised, open-label, non-inferiority trial. Anaesthesia, 2025 Jun 23. PMID: 40545885【题目】
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与基于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方案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疼痛管理中的镇痛效果比较:一项前瞻性、随机、开放标签、非劣效性试验
【通讯作者】
Wei Wei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肿瘤研究所麻醉科
【第一作者】
Junqiang Hu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肿瘤研究所麻醉科
【摘要】
引言: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可引起显著的术后疼痛。我们假设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该手术中提供的镇痛效果不劣于传统的基于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方案。
方法:患者被随机分配至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组(通过周围神经连续阻滞导管持续输注0.25%罗哌卡因(5ml/h),结合程序化间歇性推注(初始24 h内每6 h推注10ml)或基于阿片类药物的传统镇痛方案组 (持续输注阿片类药物(2μg/kg舒芬太尼和16mg昂丹司琼,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以2ml/h的速度输注48h)。主要结局指标为咳嗽时的总体镇痛效果,通过从术后麻醉恢复室转出至术后48h内疼痛数字评分量表得分的累积曲线下面积进行量化。
结果: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分量表评分的累计曲线下面积不劣于与传统方案组患者(均差-0.99,95%CI -11.97–9.98,P=0.011)。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组的患者在术后24h(中位数差值11,95%CI 6–16,PPP=0.031)。安全性结局支持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方案,其术后恶心(相对风险0.17,95%CI 0.04–0.73,P=0.005)、呕吐(相对风险0.11,95%CI 0.02–0.89,P=0.023)以及头晕(相对风险0.22,95%CI 0.07–0.72,P=0.005)的发生率更低。
讨论: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连续竖脊肌平面阻滞提供的术后镇痛效果不劣于传统的基于阿片类药物的镇痛方案,同时能显著提高康复质量并减少并发症。
20
20.Yu-Tao Deng#, Longfei Ma, Yixiao Mei, Ji-Shuai Wang, Xue-Hui Bai, Xuan-Jie Zheng, Jin-Xuan Ren, Da Zhong, Bing-Lin Zhou, Jia Dan , Xue Li, Yong Jing Gao, Lina Yu, Min Yan**. Amphiregulin contributes to neuropathic pain by enhancing glycolysis that stimulates histone lactylation in sensory neurons. Sci Signal, 2025 Jun 17. PMID: 40526786【题目】
双调蛋白增强感觉神经元糖酵解并刺激组蛋白乳酸化促进神经病理性疼痛
【通讯作者】
严敏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疼痛管理中心,浙江省疼痛感知与神经调节重点实验室,经血管植入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
姜保春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疼痛管理中心,南通大学疼痛医学与特殊环境医学研究所,浙江省疼痛感知与神经调节重点实验室,经血管植入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Yu-Tao Deng, Longfei Ma, Yixiao Mei 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
Ji-Shuai Wang 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疼痛管理中心
【摘要】
周围神经损伤后易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且与感觉神经元中基因表达和细胞代谢变化以及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有关。本研究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配体双调蛋白(AREG)诱导的糖酵解代谢与促进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的组蛋白乳酸化和基因表达变化联系起来。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周围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DRG)中AREG及其受体EGFR的mRNA和蛋白丰度均增加。AREG-EGFR信号传导通过激活激酶PKM2诱导糖酵解代谢。糖酵解副产物乳酸的增加促进DRG神经元中乳酰转移酶p300对组蛋白赖氨酸H3K18和H4K12乳酸化。这些修饰促进了编码有助于疼痛发生和维持的多种促炎和促痛蛋白的基因表达。敲除、敲低AREG,或药理学抑制EGFR、PKM2或p300,均可减轻小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并减弱损伤诱导的伤害感受神经元的过度兴奋。这些结果提示靶向这种代谢驱动的表观遗传机制可能是一种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方法。
21
21. Zikun Duan, Baohong Yuan, Hongbin Li, Jun Yang, Xiaoqiu Xiao*. Ginsenoside Rh2 Exerts a Therapeutic Effect against Myocardial Infarction via Promoting Angiogenesis and Mitochondrial Bioenergetics. J Agric Food Chem, 2025 Jun 18. PMID: 40474594【题目】
人参皂苷Rh2促进血管生成和线粒体生物发生对心肌梗死发挥治疗作用
【通讯作者】
魏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肖晓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重大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Zikun Duan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摘要】
人参皂苷Rh2是一种源自人参的重要植物化学成分,具有抗癌活性、改善缺血性脑损伤和减轻阿霉素引起的心脏损伤作用。本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模型中评估Rh2的心脏保护作用。小鼠术后接受Rh2治疗14天,并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功能。结果显示,在心肌梗死模型中,Rh2治疗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缩小梗死面积,并抑制心肌纤维化。此外,Rh2促进梗死边缘区的血管生成,增强线粒体膜电位和ATP生成,并减少缺氧诱导的活性氧蓄积、过度线粒体分裂和心肌细胞凋亡。体外实验显示,Rh2在划痕愈合实验中增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迁移,该效应与ERK磷酸化水平升高有关。使用ERK抑制剂U0126可逆转这些效应。综上所述,Rh2通过改善线粒体生物发生和激活ERK依赖性通路,从而减轻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脏损伤。
22
22.Tong Huo#, Wenfang Zhang, Zhili Yu, Wei Zheng, Yaoming Wu, Qiuyu Ren, Zekai Wan, Junli Cao**. In situ structure and assembly of the ABC-type tripartite pump MacAB-TolC. Commun Biol, 2025 Jun 3rd. PMID: 40461577【题目】
ABC型三联外排泵MacAB-TolC的原位结构与组装
【通讯作者】
曹君利 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科技重点实验室
王钊 贝勒医学院Verna与Marrs McLean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石小东 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科技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Tong Huo, Zhili Yu 贝勒医学院Verna与Marrs McLean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Wenfang Zhang, Wei Zheng 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麻醉与镇痛应用科技重点实验室
【摘要】
MacAB-TolC三联转运外排泵广泛分布于革兰氏阴性菌中,通过外排抗生素和毒力因子导致多重耐药性和致病性。然而,MacAB-TolC的原位结构和组装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电子冷冻断层扫描和亚断层图平均技术,解析大肠杆菌中MacAB-TolC外排泵的原位结构。在未经抗生素处理的细胞中,发现完全组装的MacAB-TolC外排泵。用红霉素处理大肠杆菌细胞后,除完全组装的三联外排泵,我们还观察到不含MacB的MacA-TolC亚复合体。这提示MacB在抗生素底物存在时具有灵活的结合能力,且得到体内光交联实验结果的进一步支持。这些数据共同表明,MacAB-TolC 的原位组装过程始于MacA-TolC亚复合体的形成,并为设计外排泵抑制剂提供新见解。
23
23.Zicong Huang#, Runduan Yi, Xixian Cen, Hanbin Zhang, Minyu Xie, Ke Ma, Shipeng Ruan, Yuge Zhuang, Xiaoyuan Zhang, Wenyuan Liu, Hongrui Feng, Deyu Chen, Mohamed Morsi M Ahmed, Hong Liu*, Chuyu Huang*. PCM1 orchestrates centrosomal and flagellar protein transport to promote sperm maturation. Commun Biol. 2025 Jun 7. PMID: 40481240【题目】
PCM1协调中心体和鞭毛蛋白转运以促进精子成熟
【通讯作者】
Hong Liu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妇幼保健医院)生殖中心
Chuyu Huang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
Xiangjin Kang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教研室
Zhenguo Chen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Zicong Huang,Runduan Yi,Xixian Cen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
【摘要】
中心体卫星促进中心体组装和功能所需蛋白的递送,并依赖于支架蛋白中心粒周围物质1(PCM1)的成核作用。在精子成熟过程中,中心体经历重塑以促进颈管形成和鞭毛生成。然而,PCM1在中心体重塑和精子成熟中的作用和机制仍有待阐明。本研究表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PCM1表达下调。Pcm1敲除小鼠表现为精子发生障碍,其特征是领部结构紊乱、头尾连接装置异常、鞭毛发生缺陷及雄性不育。从机制上讲,PCM1结合中心体蛋白并通过精子领内运输控制其精确转位,确保适当的中心体重塑和轴丝生物发生。精子中PCM1的失活会导致胚胎发育严重迟缓,且该缺陷无法通过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技术加以克服。总的来说,这些发现确立了PCM1作为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调控作用,突出了精子中心体相关蛋白对胚胎发育和生育能力的贡献。
24
24.Yang Xing#, Zekun Lang, Xinrun Wang, Jie Liu, Xiaoxia Han, Jia Zhou, Yufang Leng*.Anesthetic efficacy with remimazolam compared with propofo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Int J Surg,2025 Jun 12. PMID: 40503766【题目】
瑞马唑仑与丙泊酚麻醉效果比较:一项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
【通讯作者】
冷玉芳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Yang Xing,Zekun Lang 兰州大学第一医学院
【摘要】
背景:瑞马唑仑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苯二氮卓类药物。本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比较了瑞马唑仑与异丙酚在手术镇静和全身麻醉方面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截至2024年7月26日,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 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进行了全面检索。纳入比较瑞马唑仑和异丙酚用于手术镇静或全身麻醉的随机对照试验。主要结局是镇静或全身麻醉的成功率。使用固定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数据,以计算合并风险比(RRs)、平均差、95% 置信区间(CIs)和P值。
结果:涉及7,283名患者的27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瑞马唑仑和丙泊酚之间的镇静和全身麻醉成功率相当(RR:0.99;95% CI:0.97-1.00;P=0.10;N=4,858)。虽然瑞马唑仑的清醒时间较长,但它与低血压和注射疼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有关。两种药物之间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出院时间相似。亚组分析显示,在程序镇静期间,瑞马唑仑导致导致苏醒时间延长但低氧血症风险降低。然而,在全身麻醉中未观察到这些结果。
结论:瑞马唑仑和异丙酚在镇静和全身麻醉方面成功率相当。瑞马唑仑降低了低氧血症风险,但延长了手术镇静期间的觉醒时间。它还降低了手术镇静和全身麻醉中低血压和注射疼痛的发生率。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阐明其作用,特别是在全身麻醉中。
25
25.Yuekun Shen, Yuqi Dong, Bing Yang, Xiaoxiang Chen, Wei Xiong, Tao Zhang, Maogen Chen, Qiang Zhao, Weiqiang Ju, Anbin Hu, Dongping Wang, Zhiyong Guo*, Lu Yang*, Xiaoshun He*.Ischemia-free liver transplantation alleviates post-transplant myocardial injury and pulmonary complication: a post hoc analysis from IFLT-DBD trial. Int J Surg, 2025 Jun 4. PMID: 40465772【题目】
无缺血肝移植减轻移植后心肌损伤及肺部并发症:一项基于IFLT-DBD试验的事后分析
【通讯作者】
Zhiyong Guo,Xiaoshun He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Lu Yang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Yuekun Shen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Yuqi Dong 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Bing Yang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室麻醉中心
【摘要】
背景:无缺血肝移植(IFLT)可预防缺血再灌注损(IRI)并减少IRI相关并发症。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讨了IFLT对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MINS)和术后肺部并发症(PPC)的保护作用。
材料和方法:65例接受肝移植的患者被纳入无缺血肝移植-脑死亡供体(IFLT-DBD)试验的事后分析。前瞻性收集术中脉搏指标连续心输出量、肺动脉导管和血气参数。
结果:两组MINS的发生率无差异(28.1% vs. 45.5%,P=0.147),尽管IFLT组的高敏肌钙蛋白峰值水平显著低于常规肝移植(CLT)组(0.056 ± 0.007 vs. 0.088 ± 0.016ng/mL,P=0.036)。 IFLT组PPC的发生率低于CLT组(37.5% vs. 66.7%,P=0.019)。多变量分析显示IFLT是对抗PPC的独立保护因素。IFLT 组的中位通气持续时间显著短于CLT组[12.5(3.5-21.5)vs. 18(0-69.5)小时,P
结论:使用IFLT与较低的峰值肌钙蛋白T水平和PPC的发生率较低相关。
26
26.Xiaoyi Chen#, Xinghe Wang, Yucheng Liu, Jie Guo, Tianyu Yin, Junda Chen, Yangyang Chen, Keqin Wang, Yuqi Zhang, Ziqian Zhang, Linlin Zhao, Yan Wu*, Su Liu*M.D, Ph.D. Impact of tourniquet application on postoperative delirium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2025 Jun 20, PMID: 40540295.【题目】
止血带应用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通讯作者】
刘苏,Yan Wu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第一作者】
Xiaoyi Chen,Yucheng Liu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Xinghe Wang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麻醉精神药物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摘要】
背景:止血带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广泛应用,但其对术后谵妄(POD)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止血带应用对老年TKA患者POD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中心随机临床研究,将313例拟行单侧TKA患者随机分为止血带组与非止血带组。主要结局为术后7天内POD发生率;次要结局包括术后30min及24h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S100β蛋白水平,以及失血量、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时间等。
结果:止血带组POD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止血带组(19.1% vs. 9.6%,RR=1.12,95%CI:1.02至1.23,P=0.018)。止血带组术后30 min和术后24 h HIF-1α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两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
结论:止血带应用增加老年TKA患者POD风险,可能与血清中HIF-1α水平升高和SOD水平降低变化相关,提示其为防治POD的潜在靶点。
27
27. Fang Xie#, Ai-Hua Qi, Fan Pan, Ying Zhang, Ning Gan, Xiao-Tao Xu, Ai-Zhong Wang*.The impact of combining regional nerve block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on cognitive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bow joint release surger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2025 Jun 12, PMID: 40503784.【题目】
区域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肘关节松解手术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
王爱忠,Nan-Nan Zhang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Fang Xie,Ai-Hua Qi,Fan Pan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区域神经阻滞作为一种麻醉技术,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仍是接受肘关节松解手术患者的关键问题。这项随机对照试验评估区域神经阻滞(RNB)联合全身麻醉(GA)是否比GA可改善认知功能。
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单盲观察性研究,将74例接受肘关节松解术患者(ASAI-II级,年龄18-65岁,BMI2)随机分为对照组(GA)或观察组(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20mL0.375%罗哌卡因+GA)。主要结果是术前第1天,POD 1(术后第1天)和POD 3(术后第3天)的MMSE评分。次要结局包括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h、6h、12h的VAS评分及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观察组POD 1(23.06±1.01 vs 20.50±0.51,平均差2.56[95%Cl 2.18-2.93];P)和POD 3(25.56±0.51 vs 23.36±0.49,平均差2.19[95%CI 1.96-2.43];P)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3.50±0.56 vs 11.83±1.00 min,平均差-8.33[95%Cl -8.71至-7.95];P)和拔管时间(3.50±0.56 vs 13.08±0.84 min,平均差-9.58[95%Cl -9.92至-9.25];P)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在拔管后1 h(1.28+0.61 vs 4.92+0.77,平均差-3.64[95%CI -3.97至-3.31];P)、拔管后6 h(1.36±0.54 vs 5.67±0.68,平均差-4.31[95%Cl -4.59至-4.02];P)和拔管后12 h(3.44±0.50 vs 7.67±0.48,平均差-4.22[95%Cl-4.45至-3.99];P)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优于对照组。
结论:RNB联合GA在肘关节松解术中保留术后认知功能,加速恢复并增强镇痛作用。这些发现支持RNB作为GA的辅助手段来减轻POCD。
28
28.Yan-Hong Zhou#, Lin Li, Run Gao, Ying-Jie Yang, Shuo Yan, Qian Wang, Wan Lei, Jian-Jun Shen, Xin-Zhong Chen, Xiao-Wei Qian, Li-Li Xu*. Effect of Low-dose Supplemental Esketamine Infusion on the Intraoperative Frontal Electroencephalography Dynamics and Postoperative Sleep Disturbance during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c Surgery: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2025 Jun 20,PMID: 40548668.【题目】
妇科腹腔镜手术输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对患者术中前额脑电图动态及术后睡眠障碍的影响:一项双盲随机临床试验
【通讯作者】
徐丽丽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Yan-Hong Zhou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
Lin Li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海盐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Run Gao苏州市立医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近期研究显示,在七氟醚麻醉期间术中给予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不仅能诱导出活跃的前额叶脑电图(EEG)模式,还能改善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后的睡眠质量,但关于其对脑电图额叶功率带活动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妇科患者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输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对其术后睡眠障碍发生率及术中额叶脑电图特征的影响。
方法:将98例拟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1 mg/kg/h艾司氯胺酮持续输注30 min或等量生理盐水输注。主要结局为术后1 d睡眠障碍发生率,定义为主观睡眠质量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6分。次要结局包括术后3 d和7 d额叶脑电图模式的变化、脑电图频率谱指标、NRS评分以及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
结果:98例患者均纳入研究。术后1d,艾司氯胺酮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3% vs 34.7%;RR 0.47;95% CI 0.22 - 0.99;P= 0.037)。与对照组相比,艾司氯胺酮组在β波(平均差值=1 [0,3];P=0.016)、γ波(平均差值=3 [2,4];PPPP=0.032)。然而,在术后3d和7d,两组在主观睡眠质量NRS评分或术后睡眠障碍发生率方面均未观察到显著差异。
结论:输注低剂量艾司氯胺酮不仅可显著降低妇科患者腹腔镜手术术后睡眠障碍发生率,还可改变术中额叶四通道脑电图模式。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潜在联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29
29.Xiaxuan Huang#, Shiqi Yuan#, Yitong Ling#, Shanyuan Tan, Zihong Bai, Yixian
Xu, Si Shen*, Jun Lyu*and Hao Wang*. Association of peripheral immune markers with brain age and dementia risk estimated using deep learning methods. Int J Surg, 2025 Jun 25. PMID: 40561180
【题目】
外周免疫标志物与基于深度学习方法估算的脑年龄及痴呆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通讯作者】
沈思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吕军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研究中心
王昊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Xiaxuan Huang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Shiqi Yuan,Yitong Ling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
背景:外周免疫系统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神经影像学得出的脑预测年龄差,探讨外周免疫标志物对脑加速老化和痴呆的影响。
方法:研究采用英国生物银行数据,使用Cox回归分析外周免疫标志物与痴呆的关系,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评估外周免疫标志物与脑结构的关联。我们还建立了基于简单全卷积网络(SFCN)的深度学习模型来预测脑年龄,并通过分析脑预测年龄差(PAD)来研究脑加速老化、外周免疫标志物和痴呆之间的关系。
结果:在中位14.3年的随访期间,322,761名参与者中观察到4,277例痴呆病例。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标志物均与痴呆风险相关,其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联最强(HR=1.14;95%CI:1.11-1.18,P
结论:本研究使用脑年龄作为脑加速老化的量化指标,揭示了其与外周免疫和痴呆的潜在关联,表明针对外周免疫标志物的早期干预可能有助于延缓脑老化和预防痴呆。
30
29.Zhimin Sheng#, Junqin Mao, Zhong Mei, Xiang Liu, Jie Liu, Guantao Chen, Kang Lin*, Xiaowei Qian. Effects of prophylactic infusion of equivalent doses of metaraminol and norepinephrine for preventing spinal anesthesia-induced hypotension during cesarean delivery on fetal and maternal outcomes: a dual-center, non-inferiority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Int J Surg, 2025 Jun 10. PMID: 40497795【题目】
预防性输注等效剂量间羟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对腰麻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一项双中心非劣效性随机临床试验
【通讯作者】
林康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钱小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麻醉科
【第一作者】
Zhimin Sheng,Junqin Mao 温岭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摘要】
背景:目前医学界对间羟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在剖宫产手术中对母婴结局影响的直接比较研究较为有限。现有临床实践中,这两种药物的输注速率通常依据医生经验而非高质量循证依据来确定,这往往导致给药剂量缺乏等效性。本研究旨在产科麻醉中验证并比较两种药物90%有效剂量(ED90)的应用效果。
材料与方法:1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2.00 μg/kg/min间羟胺(ME组)或0.10 μg/kg/min去甲肾上腺素(NE组)预防腰麻低血压(SAIH)。主要结局指标为新生儿脐动脉(UA)血pH值和SAIH发生率,次要指标包括前15 min血流动力学变化、母体不良事件及其他新生儿结局参数。
结果:完成研究的94例产妇中,ME组UA pH值(均值:7.298;95%CI:7.255-7.341)与NE组(均值:7.296;95%CI:7.255-7.337)相比满足非劣效性标准,均值差0.003(95%CI:-0.017~0.023)在预设的非劣效界值0.02pH单位范围内(非劣效性P=0.012)。SAIH发生率ME组为13.0%,NE组为8.3%(P=0.701)。两组在高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方面无显著差异。前15min收缩压(SBP)监测结果相似,但NE组心率(HR)在多数时间点高于ME组。除ME组UA pO2较高外,其他新生儿结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本研究证实,以新生儿脐动脉pH值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时,预防性输注2.00μg/kg/min间羟胺的效果不劣于0.10μg/kg/min去甲肾上腺素。这一研究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支持将间羟胺作为低风险剖宫产产妇麻醉过程中合适的血管活性药物选择。
31
29.Feifei Xu#*, Peng Zhang, Huiqing Liu, Rui Wang, Ze Fan, Yuan Gao, Zhihong Lu, Peilin Cong, Haixia Chen, Jinghao Wang, Hailong Dong, Lize Xiong*, Guangchao Zhao*. Direct inhibition of cystathionine-β-synthase by isoflurane contributes to delayed neurocognitive recovery after isoflurane general anaesthesia in mice. Br J Anaesth, 2025 Jun 6. PMID: 40483182【题目】
异氟烷直接抑制胱硫醚-β-合成酶导致小鼠全身麻醉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
【通讯作者】
Feifei Xu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Lize Xiong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Guangchao Zhao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第一作者】
Feifei Xu,Peng Zhang,Huiqing Liu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摘要】
背景: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外科手术及相关有创操作后的常见严重并发症。目前,全身麻醉药物诱发PND的具体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基于我们前期研究揭示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PND发病风险呈正相关,本研究重点探讨全身麻醉条件下胱硫醚-β-合成酶(CBS)功能状态的变化及其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机制。
方法:实验采用1.4%体积分数异氟烷对C57BL/6小鼠进行2h麻醉处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相关代谢酶表达水平及CBS活性。通过情境恐惧条件反射行为学实验系统评估麻醉后记忆功能恢复的时程特征。采用水-配体观察梯度谱(waterLOGSY)核磁共振技术解析异氟烷与CBS的分子相互作用。运用硫化氢(H2S)特异性荧光探针AZ-NO₂进行活体成像,并结合转录组测序、蛋白质巯基化修饰检测及在体多通道电生理记录等技术阐明其分子机制。
结果:研究发现,异氟烷麻醉可导致小鼠认知功能损伤持续至少8h。机制研究表明,异氟烷通过直接抑制CBS酶活性,引起脑内同型半胱氨酸选择性蓄积。药理学激活CBS可显著改善H2S水平下降,调控突触相关蛋白的巯基化修饰状态,进而促进海马神经元放电频率恢复(生理盐水组:1.42±0.49 Hz;硫氢化钠组:2.45±0.68 Hz)。值得注意的是,预先给予CBS激活剂S-腺苷甲硫氨酸(SAM)可明显改善异氟烷麻醉后小鼠的记忆功能表现(对照组:4.86±3.30%;SAM组:9.89±3.03%)。
结论:本研究揭示异氟烷通过直接抑制CBS活性延缓麻醉后认知功能恢复的新机制,为深入理解PN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检索:骆佳铭 翁雅倩
翻译:张珂怡 林子诗
校对:洪璞 赵伟
指导老师简介:
张庆国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分会第九、十届委员会血流动力学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器官移植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临床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意大利SIENA大学附属医院访问学者;《中国体外循环杂志》编委。主持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3项,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译)专著4部。主要研究方向术后谵妄与认知功能障碍,围术期器官功能保护,局麻药神经损伤机制与防治。
【珠江视界-翻译小组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珠江视界》翻译小组自2020年5月成立以来,主要进行麻醉学及相关学科领域最新进展的翻译推介工作,现推出《每月好文》栏目,与同行分享我国麻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翻译小组每月第一时间检索最近文献,组织科室科研骨干及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进行翻译和校对,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审阅并集体讨论定稿后,发布在《新青年麻醉论坛》公众号的《珠江视界》栏目。至此,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麻醉科全体员工及各研究生导师课题组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珠江视界》文献推送栏目已走过了两千多个日夜。未来,我们将继续分享国内外麻醉学相关学术成果,也欢迎国内外同道对本栏目的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
《珠江视界》,关注专业,追求卓越,与世界同行!
声明
本微信公众号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新青年麻醉论坛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来源:新青年麻醉论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