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药高效广泛造福世界人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1 08:05 1

摘要: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一书中,有不少关于中医药的相关重要论述。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7年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的贺信中指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

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一书中,有不少关于中医药的相关重要论述。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17年金砖国家卫生部长会暨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的贺信中指出,传统医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维护人民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以其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受到许多国家民众广泛认可。这也为不断推进世界各国传统医药互学互鉴,推动传统医药造福人类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世界传统医药作为国际医药界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融合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智慧和经验,在服务民众健康、防治重大慢病和传染病疾病方面的疗效、优势、特色和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和关注。因此,传承创新发展传统医药,搭建世界传统医药交流合作平台,实现世界各国传统医药的共同均衡发展,既是人类战胜疾病、保障健康的目的和价值所在,也是世界各国民众的普遍健康需求。

世界需要中医药,中医药普惠世界。中医药学具有科学与文化双重属性,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人类疾病谱改变、医学模式变化、健康观念转变,以及受药物副作用困扰的今天,人们对传统医药的需求不断扩大,而中医药就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健康与疾病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智慧和力量,其安全性、有效性日益得到世界范围普遍的认可。

到目前为止,中医药已在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使用,成为全球卫生领域防病治病的重要保障,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药传承千年,治人无数,为国之瑰宝。中医药学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凝聚着几千年来国人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而回眸中医药发展的历史长河,其更是生生不息。神农尝百草、扁鹊创“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张仲景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华佗创制麻沸散开手术之先河等。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并将发展中医药上升为国家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中医药发展保驾护航,从中医药科研基础建设到科技成果转化,再到中医药服务体系完善,无一不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当前,人类健康正面临着重大慢性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双重挑战,加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类文明互学互鉴已成时代潮流,全球命运与共,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广泛共识,中医药承载着先人的智慧和汗水,需要我们以敬畏之心,珍惜这份宝贵的遗产,将其精髓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但中医药要发挥更大的功效,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中医药国际传播与发展需要更加广泛和全面,质量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价值还需得到广泛共识,进入各国医疗卫生体系的进程还需着力推动,在服务全球民众健康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发挥等。

对此,笔者认为,要进一步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推进中医药全球化进程,让中医药更高效、更广泛地服务世界医疗卫生事业,造福世界人民。

一方面,要强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和中医药学术研究,做好继承,鼓励创新,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动其在常见病、疑难病、重大疾病预防、治疗及康复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同时,推进中医药知识普及和文化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中医药学与各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并推动所在国将中医药纳入医疗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险体系。

另一方面,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多元思维,勇于探索,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和标准化建设,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科技更好地融合,促进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研究,推动高水平的中医诊疗技术走出去,以确切的疗效使得更多海外民众信赖、喜爱中医药,并以此加深他们对中医药文化、中国文化的认同,从而实现中医药文化海外推广传播的一次新突破,探索出一条新颖、有效的中医药国际化之路。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唤起更多中医药人,顺应人类健康发展的需要,不断擦亮中医药这张耀眼名片,让全世界人民都能获得中医药诊疗服务,努力开创中医药造福人类健康的新时代。■

来源:广东中医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