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客厅里,电扇还在缓缓转动,可沙发上那两个熟悉的身影,再也不会对他露出笑容了。
爸,妈,我到家了!"李明辉推开那扇熟悉的门,迎接他的却是一片死寂。
客厅里,电扇还在缓缓转动,可沙发上那两个熟悉的身影,再也不会对他露出笑容了。
双亲在闷热的房间里意外离世,警方调查后给出了自然死亡的结论。
但七年后的一次整理,李明辉在电扇底座发现了一枚微型存储卡……
那一刻,他才明白当年父母的离世,远非表面那么简单。
2016年8月3日,对李明辉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这天热得邪乎。"李明辉抹了把额头的汗,从公司车库往家走。作为一名普通的程序员,他过着朝九晚五的规律生活。
那段时间,城市持续高温,气温飙升到四十度,出门就像被火烤。李明辉想着父母在家应该开着电扇,至少不会受这份罪。
父亲李国栋六十八岁,退休五年。母亲张秀兰六十五岁,一辈子围着家庭转。两老身体还算硬朗,平时喜欢看看新闻,和邻居聊聊天,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李明辉住在城南的新小区,父母住在城北的老房子。他多次提议接父母同住,但两老总是说住惯了老地方,不愿挪窝。
"那我周末多回去陪陪你们。"李明辉每次都这样承诺。
"你工作忙,别总往我们这跑。"父亲总是这样回应,"我们身体好着呢,不用你操心。"
但李明辉知道,父母只是不想给他添麻烦。尤其是母亲,总是担心自己会成为儿子的负担。
那天下午,李明辉接到了母亲的电话。
"明辉啊,今天太热了,你早点回家,别中暑了。"母亲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
"妈,您和我爸在家开着电扇吧,别舍不得电费。"李明辉关切地说。
"开着呢,开着呢。"母亲说,"你爸还嫌风大,非要调小一档。"
"那就好,您注意身体。明天是周日,我过去看你们。"
"好,我去市场买点你爱吃的菜。"
挂了电话,李明辉心里暖洋洋的。虽然父母年纪大了,但始终牵挂着他。
李明辉想起上个月的一件事。那天他加班到深夜,回家路上突然下起了暴雨。他没带伞,正准备在公司门口躲雨,手机就响了。
"明辉,外面下雨了,你带伞了吗?"是母亲的声音。
"妈,您怎么知道下雨了?"李明辉很惊讶。
"我看天气预报说有雨,就给你打电话问问。"母亲说,"你在公司等等,雨停了再回家。"
那一刻,李明辉感到无比幸福。虽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但在父母眼里,他永远是那个需要照顾的孩子。
下班后,李明辉先去超市买了些父母爱吃的点心和水果,准备明天带过去。结账时,他还特意买了两盒保健品,想让父母补补身体。
父亲年轻时爱抽烟,但这些年为了健康,已经戒了。李明辉想着,给父母买点保健品应该没错。
回到家,李明辉洗了个澡,简单吃了点晚饭,就早早休息了。明天要回父母家,他打算早点起床,多陪陪两老。
这些年,李明辉总觉得陪父母的时间太少。工作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总觉得父母身体好,时间还很多。但最近,他发现父母确实老了很多,动作没以前那么敏捷,说话也没以前那么有力气。
李明辉曾试探着问过父母,要不要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
"检查什么?我们身体好着呢。"父亲总是这样说。
"就是常规检查,现在很多单位都有体检,您二老也应该定期检查一下。"李明辉劝说。
"那要花多少钱?"母亲问。
"不贵,一个人就几百块钱。"
"算了,我们没病没痛的,检查什么。"父亲摆摆手,"有那个钱,还不如给你留着。"
李明辉知道,父母是舍不得花钱。他们那一代人,经历过困难时期,总是能省则省。
第二天一早,李明辉七点半就醒了。他收拾好东西,开车往父母家赶。
从城南到城北,平时需要五十分钟的车程。这一路上,李明辉心情很好,甚至哼起了歌。他想着今天要和父母聊什么,要不要劝他们出去旅游。
父母退休这么多年,除了偶尔到附近的公园走走,几乎没有出过远门。李明辉想着,趁他们身体还好,应该多出去看看。
到了父母住的小区,李明辉把车停在楼下,提着大包小包往楼上走。
这个小区建于九十年代,没有电梯,父母住在四楼。李明辉爬楼梯时还在想,等下要劝劝父母,趁着身体还好,多出去走走,别总闷在家里。
"爸,妈,我回来了!"李明辉用钥匙打开门,习惯性地喊道。
但没有人回应。
李明辉有些奇怪,往常他一回来,母亲总是第一时间出来迎接,父亲也会从沙发上站起来。
"爸?妈?"李明辉又喊了一声,把东西放在门口,往客厅走去。
客厅里很安静,电扇还在工作,发出轻微的嗡嗡声。电视开着,但音量很小,正在播放一个访谈节目。
李明辉看到父母坐在沙发上,背对着门口。
"爸,妈,你们在看电视啊?"李明辉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沙发前面。
但当他看到父母的样子时,瞬间呆住了。
父亲李国栋靠在沙发的右边,头微微后仰,眼睛紧闭。母亲张秀兰靠在沙发的左边,身体略微前倾,手里还拿着遥控器。
两个人都一动不动,脸色苍白。
"爸!妈!"李明辉扑过去,拼命摇晃着父母,"你们怎么了?快醒醒!"
但父母已经没有任何反应,身体都已经僵硬了。
李明辉颤抖着手摸了摸父母的脖子,完全没有脉搏。
"不可能,不可能..."李明辉瘫坐在地上,大脑一片空白。
昨天下午母亲还给他打电话,声音虽然疲惫,但明明还好好的。怎么一夜之间,两个人就...
李明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拿出手机拨打了120和110。
"喂,急救中心吗?我父母...他们...请你们快来!"李明辉的声音在颤抖。
十分钟后,救护车和警车几乎同时到达。
医生检查了父母的情况,摇了摇头:"已经死亡很久了,初步判断死亡时间在昨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
"昨晚?"李明辉不敢相信,"不可能啊,我妈昨天下午六点还给我打电话。"
警察开始勘查现场,询问李明辉相关情况。
"李先生,您父母有什么疾病史吗?"办案民警问道。
"我爸有糖尿病,但一直在吃药控制,我妈身体一直很好。"李明辉努力回忆,"他们昨天还说在家开着电扇,应该不会中暑啊。"
警察仔细检查了房间的每个角落,没有发现任何异常。门窗都是从里面锁着的,没有外人进入的痕迹。房间里也没有打斗或者挣扎的迹象。
"初步判断,应该是高温天气导致的突发疾病。"警察对李明辉说,"虽然开着电扇,但可能是风速调节不当,或者电扇风力不足,导致的意外死亡。"
李明辉听着警察的分析,心里还是觉得不对劲。昨天母亲明明说电扇开着,父亲还嫌风大,怎么会是因为高温?
但现场确实没有任何可疑的地方,两老看起来就像是在看电视的时候,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辉都在忙着处理父母的后事。
验尸报告出来了:李国栋死于急性心梗,张秀兰死于脑溢血。医生解释说,高温天气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虽然家里开着电扇,但是如果风速调节不当,或者电扇出现故障,室内温度过高,就容易引发意外。"医生这样解释。
李明辉检查了家里的电扇,发现确实有些问题。电扇已经用了十几年,风力不如以前,而且噪音很大。
"早就该换个新电扇了。"李明辉后悔不已,"如果早点给父母换个好电扇,也许就不会发生这种事。"
李明辉想起了三个月前的一次对话。那天他回父母家,发现电扇的声音特别大。
"爸,这个电扇是不是该修修了?声音这么大。"李明辉说。
"能用就行,修什么。"父亲说,"再用几年就坏了,到时候再换。"
"要不我给您二老买个新的?现在的电扇又省电又安静。"
"买什么新的?这个还能用。"母亲在一旁说,"你刚买房子,别乱花钱。"
李明辉当时也没坚持,想着电扇确实还能用,就没有强求。现在想起来,他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邻居们听说了这件事,都过来安慰李明辉。
"你爸妈人都很好,谁能想到会这样。"楼上的王阿姨红着眼睛说,"前天下午我还看到你妈去买菜,说要给你做好吃的。"
王阿姨是个热心的人,和李明辉的母亲关系很好。她们经常一起买菜,一起聊天。
"你妈那天买菜的时候还跟我说,明辉明天要回来,得给他做点好吃的。"王阿姨擦着眼泪说,"她还说你最爱吃她做的糖醋排骨。"
李明辉听了更加难受。原来母亲早就准备好了,要给他做糖醋排骨。
"李师傅平时身体看起来挺好的,就是血糖有点高。"对门的赵大爷叹了口气,"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啊。"
赵大爷和李明辉的父亲是老朋友,经常一起下棋。
"你爸前几天还跟我下棋呢,精神头还挺好的。"赵大爷说,"他还说等你回来,要教你下棋。"
李明辉想起来,父亲确实经常说要教他下棋,但他总是说没时间。现在想学,却再也没有机会了。
楼下的小商店老板也过来了。
"你妈经常来我这里买东西,人特别好。"老板说,"前天晚上还来买过一次,买了些水果,说是给你准备的。"
"前天晚上?几点?"李明辉问。
"大概九点多吧,我记得挺清楚,因为那时候天还没完全黑。"老板回忆着,"你妈还跟我说,明辉明天要回来,得给他准备点好吃的。"
李明辉算了算时间,如果母亲前天晚上九点多还出门买东西,那说明那时候她的身体还是正常的。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的问题?
李明辉又问了几个邻居,大家都说前天晚上看到父母还好好的,没发现任何异常。
处理完丧事,李明辉来到了父母工作过的地方。
父亲生前在一家工厂工作,退休前是个普通的技术工人。母亲没有正式工作,但经常在附近的商店做临时工,补贴家用。
父亲的老同事们听说了这件事,都很悲伤。
"老李是个好人,工作踏实,从不跟人计较。"一个老同事说,"退休后我们偶尔还聚一聚,他总是很开心,说儿子有出息,他很骄傲。"
"老李最后一次参加聚会是上个月,那时候精神还挺好的。"另一个同事说,"他还说要带老伴出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
李明辉听了心里很难受。原来父亲也想出去旅游,只是没来得及实现这个愿望。
母亲以前工作的商店,现在的店主也表示了慰问。
"你妈是个勤快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干活从不偷懒。"店主说,"上个月她还来问过,有没有适合她做的活。"
"她还要工作?"李明辉惊讶地问。
"她说闲着也是闲着,做点活能补贴家用。"店主说,"我们都劝她享享清福,别再操心了,但她说习惯了干活。"
李明辉没想到,母亲退休后还想着工作,想为家里分担一些经济压力。
办完所有手续,李明辉回到父母的房子里,准备整理遗物。
看着父母生前用过的东西,李明辉的眼泪又流了下来。母亲的围裙还挂在厨房里,上面还有做饭时留下的油渍。父亲的老花镜还放在茶几上,旁边是一张未完成的象棋棋盘。
李明辉走到客厅,看着那台还在工作的电扇。遥控器还在母亲离世时握着的地方,电视还开着,播放的还是那个访谈节目。
李明辉拿起遥控器,按了几下,电扇响应正常。他仔细检查了一遍,没发现什么异常。
"也许真的就是意外吧。"李明辉对自己说。
但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到底是哪里。
李明辉在父母的卧室里翻找着,看看有没有什么重要的文件需要处理。在衣柜的深处,他找到了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父母的一些重要证件和存折。
李明辉打开存折一看,里面还有四万多块钱。这是父母一辈子的积蓄,本来想留给他的。
还有一份保险单,是父亲前几年买的寿险。李明辉看了看条款,如果是自然死亡,可以获得八万元的赔偿。
李明辉想起来,当时父亲买这个保险的时候,他还劝过父亲不要买。
"爸,您身体这么好,买什么保险。"李明辉说。
"买个保险图个安心。"父亲说,"万一有什么事,也不至于拖累你。"
当时李明辉觉得父亲想得太多,现在想来,也许父亲真的是为了他着想。
李明辉把父母的房子简单收拾了一下,就锁上门离开了。他暂时还没有勇气彻底清理这里,这里有太多父母的回忆。
回到自己家,李明辉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反复回想着那天的情况,试图找出一些线索。
父母坐在沙发上,表情安详,没有痛苦的迹象。房间里没有异常,电扇在正常工作。昨天下午母亲还给他打电话,声音虽然疲惫,但没有任何异样。
到底是哪里不对劲呢?
李明辉想到了母亲最后一次通话时说的话:"你爸还嫌风大呢,非要调小一档。"
如果父亲嫌风大,说明电扇是正常工作的,室内温度应该不高才对。那为什么会因为高温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呢?
还有,父母是同时发病的吗?急性心梗和脑溢血,两种不同的疾病,怎么会同时发生在两个人身上?
李明辉越想越觉得奇怪,但是警方的调查已经结束,验尸报告也很清楚,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第二天,李明辉请了假,又去了一趟父母的房子。他想再仔细看看,是不是遗漏了什么。
这一次,李明辉检查得更加仔细。他发现厨房里还有母亲准备的菜,都是他爱吃的。冰箱里也有新买的水果,看起来很新鲜。
这说明母亲确实在为他的到来做准备,而且应该是在最后一天还在准备。
李明辉在父母的卧室里又翻找了一遍,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在床头柜里,他发现了父亲的一本工作日志。
父亲有记录工作情况的习惯,这个习惯保持了很多年。李明辉翻开工作日志,看到了父亲最后几天的记录。
8月1日:天气很热,老伴说要给明辉准备点好吃的,明天去买菜。血糖有点高,量了一下是8.5。
8月2日:陪老伴去买菜,她买了明辉爱吃的排骨和鱼。回来的路上有点累,在楼下休息了一会儿。晚上看电视,老伴说明辉明天要来,很高兴。
8月3日:今天很热,开了电扇。老伴在厨房忙了一上午,说要给明辉做糖醋排骨。下午她给明辉打了电话,叮嘱他注意天气。晚上我们坐在客厅看电视,等明辉明天回来。
这是父亲最后一篇工作日志,时间是8月3日,也就是父母去世的当天。
李明辉看着父亲的字迹,眼泪又流了下来。原来父母那天还在期待着他的到来,还在为他忙碌着。
但从工作日志里,李明辉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父母的生活很平静,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明辉渐渐接受了父母意外去世的事实。
工作和生活都要继续,李明辉努力让自己振作起来。同事们也都很关心他,经常询问他的情况,帮助他度过这段困难的时期。
一年过去了,李明辉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小雨。小雨是个温柔体贴的女孩,知道李明辉的经历后,对他更加关心。
"你是个孝顺的儿子。"小雨说,"叔叔阿姨在天上一定为你骄傲。"
两年后,李明辉和小雨结婚了。婚礼很简单,但很温馨。李明辉在婚礼上放了父母的照片,就像他们还在身边一样。
"爸妈,我结婚了。"李明辉对着照片说,"小雨是个好女孩,你们一定会喜欢她的。"
三年后,李明辉有了孩子。看着怀里的小生命,李明辉想起了父母,如果他们还在,一定会很高兴成为爷爷奶奶的。
"爸妈,你们看到了吗?我有孩子了。"李明辉抱着孩子站在父母的照片前,眼睛有些湿润。
这些年来,李明辉一直保留着父母的房子,定期去打扫。每次去,他都会在客厅坐一会儿,看看那台老电扇,想想父母最后的时光。
房子里的一切都保持着父母离世时的样子,连遥控器都还放在原来的位置。李明辉不舍得改动任何东西,这里有他和父母的回忆。
五年、六年、七年过去了,李明辉的生活越来越忙碌。工作上的压力,孩子的教育,房贷车贷,让他很少有时间去想父母的事。
但是父母的房子还是空在那里,李明辉定期会去打扫,保持房子的整洁。
孩子渐渐长大了,开始问起爷爷奶奶的事情。
"爸爸,为什么我没有爷爷奶奶?"孩子问。
李明辉看着孩子纯真的眼睛,告诉他:"爷爷奶奶去了很远的地方,但他们很爱你。"
"那我能去看看他们吗?"孩子问。
李明辉点点头:"可以,爸爸带你去。"
那个周末,李明辉带着孩子去了父母的墓地,又去了父母生前住的房子。
孩子好奇地看着房子里的一切,问东问西。李明辉耐心地给孩子讲父母的故事,讲自己小时候的事。
"爸爸,这个电扇好老啊。"孩子指着客厅的电扇说。
李明辉看了看那台陪伴父母多年的电扇,确实很老了,外壳都有些发黄。
"是啊,这台电扇用了很多年了。"李明辉说。
"为什么不换一个新的?"孩子问。
李明辉沉默了一下,说:"因为这台电扇有特殊的意义。"
2023年8月,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
李明辉的孩子已经9岁了,很懂事,学习成绩也不错。妻子小雨在一家国企工作,收入稳定。一家三口的生活越来越好。
这些年来,李明辉一直保留着父母的房子,定期去打扫。房子里的一些电器开始出现问题。冰箱早就坏了,洗衣机也不能用了,只有那台老电扇还在坚持工作。
"明辉,我们是不是该把房子里的东西清理一下了?"妻子小雨有一天提议,"放着也是坏掉,还不如捐给需要的人。"
李明辉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确实该是时候了,父母走了七年,他也该放下了。
"那这个周末我们一起过去收拾吧。"李明辉说。
这个周末,李明辉一家三口来到了父母的房子。七年了,李明辉还是第一次打算彻底清理这里。
"爸爸,我来帮你。"孩子很兴奋,觉得这是一次大冒险。
李明辉和妻子开始整理父母的衣物和生活用品,孩子在一旁帮忙。
整理到下午的时候,天气越来越热。李明辉想开电扇降降温,但是按了几次遥控器,电扇都没有反应。
"怎么回事?"李明辉检查了一下电扇,发现显示屏是黑的,完全没有通电。
"可能是坏了吧。"妻子说,"这台电扇这么老了,坏了也正常。"
李明辉有点失落。这台电扇陪伴了父母很多年,也是父母最后使用的电器。虽然知道迟早会坏,但真的坏了,还是有点舍不得。
"要不我们找人修一下?"妻子提议。
"算了,修也没意义,我们又不住这里。"李明辉摇摇头,"还是找人拆了吧。"
李明辉打电话叫了一个维修师傅,准备把电扇拆下来处理掉。
维修师傅很快就来了,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师傅,姓刘。
"师傅,这台电扇不工作了,麻烦您帮忙拆下来。"李明辉说。
刘师傅看了看电扇,说:"这台电扇年头不少了,确实该退休了。"
刘师傅开始拆卸电扇,李明辉在一旁看着。看着这台陪伴父母多年的电扇被一点点拆解,李明辉心里五味杂陈。
"师傅,这台电扇当年风力怎么样?"李明辉问。
"这个牌子的电扇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年头久了,风力会下降。"刘师傅一边拆一边说,"不过这台电扇保养得不错,看起来还能用,就是电路可能有问题。"
刘师傅拆到电扇底座的时候,发现底座有些松动。
"这个底座也有点问题。"刘师傅说着,试图打开底座检查内部。
但是底座打开后,刘师傅愣住了。
"咦,这里面怎么还有东西?"
李明辉听到刘师傅的话,快步走了过去。
"什么东西?"
刘师傅把电扇底座递给李明辉:"你看,这里面好像有个小盒子。"
李明辉接过底座,看到里面确实藏着一个小巧的金属盒。
他小心地把盒子取出来,慢慢打开。
当看清盒里的内容时,李明辉如遭雷击,整个人都僵住了。
那是一枚微型存储卡,上面是父亲熟悉的字迹刻下的标记:
"明辉,当你看到这枚存储卡的时候,我和你妈已经不在了..."
李明辉颤抖着手拿着那枚存储卡,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来源:城市套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