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俄乌战争初期,俄军的表现堪称一场噩梦,这一困境的根源在于北约长达三十余年的精心“备课”。自苏联解体后的三十多年间,北约从未停止对苏联武器和军事档案的研究,早已形成了一套专门针对苏式军队的作战体系。而此时的俄军,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支装备着苏联武器、沿用苏联战法的
俄乌战争初期,俄军的表现堪称一场噩梦,这一困境的根源在于北约长达三十余年的精心“备课”。自苏联解体后的三十多年间,北约从未停止对苏联武器和军事档案的研究,早已形成了一套专门针对苏式军队的作战体系。而此时的俄军,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一支装备着苏联武器、沿用苏联战法的冷战时期军队。
俄军坦克装甲车集中高速突击,形成钢铁长蛇阵的战术,在北约卫星、无人机、反坦克导弹和信息化炮兵的联合打击下,无异于自寻死路。2022年3月7日,斯托扬卡公路上的一幕便是典型例证。俄军摩步第36旅的后勤燃料车队,17辆油罐车在短短10分钟内就被全部摧毁。乌军利用侦察无人机在300米高度监控拍照,通过网络回传坐标信息,炮兵随即进行远程精确打击。这种高效的作战模式,让俄军在战场上损失惨重,大量重武器和车辆被遗弃,战场上一片狼藉。
北约和美国为乌军提供的海马斯火箭炮、标枪反坦克导弹、亚瑟王精确制导炮弹以及巡飞弹等武器装备,更是成为了俄军的“克星”。海马斯火箭炮凭借70公里的高精度打击能力,专门瞄准俄军弹药库和前线燃料库。而俄军由于战场监控能力差、指挥层次多,难以监控和追踪海马斯火箭炮,即便发现目标,也因反击链条太长,无法及时呼叫远程火力进行打击,使得海马斯火箭炮多次逃脱。在战场上,俄军坦克步兵战车只要一露面,就会立刻遭到智能化地雷、FPV无人机、亚瑟王精确制导炮弹的打击,价值上百万美元的装备一辆接一辆地被炸报废。俄罗斯甚至耗尽了苏联储备在西伯利亚武器储备中心的大部分T - 72和T - 80型坦克储备,不得不开始翻新更老式的T - 62M型坦克。这一系列困境,让俄军在战争初期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战争持续三年半仍未完全占领乌东四州,乌克兰方面的抵抗意志反而愈发坚定,要价也越来越高。
进化之路:俄军的实战蜕变与战术革新
然而,俄罗斯这个被称为“战斗民族”的国家,有着在战争中学习、在战争中快速进化的巨大优点。从2023年巴赫穆特战役以来,俄罗斯军队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保持了全胜战绩,完成了令人惊叹的“变态进化”。
在远程火力打击方面,俄军优化了远程反击流程,大大提升了反应速度。如今,只要在战场上发现海马斯火箭炮、自行火炮和乌军其他高价值目标,俄军的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柳叶刀巡飞弹和FAB滑翔制导炸弹,十分钟内就可以形成精确打击。这种快速打击能力,让乌军的高价值目标难以逃脱被摧毁的命运。
在无人机运用和立体化火力打击能力上,俄军也取得了阶梯性发展。整个前线完全普及了侦察无人机、光纤无人机、FPV无人机、高性能打击无人机,以及雷达、侦察观察站组成的战场广域监控系统。这些装备的协同作战,让俄军能够实时掌握战场动态,及时发现敌方目标并进行打击。
前线步兵战斗方式也发生了彻底改变。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表示,国防部已将生产轻型车辆的重点从重型装甲车辆转移到轻型车辆,这一举措极大降低了乌军无人机的成功率。据美国战争智库称,俄罗斯在2024年从东方引进大约4万辆摩托车,2025年还将引进20万辆摩托车(大约300火车皮数量)。摩托车已成为俄军最主要的突击武器,每一个摩步旅都配备1个摩托车突击营。俄军坦克则变成了在战场后方打了就跑的突击炮,直接掩护摩托车突击队分散突击。这种从钢铁洪流突击战术到特种作战小队越点波次突击战术的转变,让俄军的作战更加灵活多变,难以被对手预测和防范。俄罗斯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将军于8月30日声称,自2025年3月以来,俄罗斯军队已占领3500平方公里的领土和149个定居点,取得了2025年战争的胜利,这无疑是俄军进化成果的有力证明。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松林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