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聚古城承婚俗 情牵各族筑和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01 00:38 2

摘要:作为兼具文化与社会价值的盛会,“天下月老文化节”既是民族婚俗的展示窗口,也是婚俗改革、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实践平台。从2018年首届到如今第八届,“月老文化”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品牌活动,燕保君等传承者的匠心与责任,让传统婚俗文化焕发新活力。未来,这场以“爱”为名

转自:中国改革报

第八届“天下月老文化节”闭幕式图一

第八届“天下月老文化节”闭幕式图二

第八届“天下月老文化节”闭幕式图三

作为兼具文化与社会价值的盛会,“天下月老文化节”既是民族婚俗的展示窗口,也是婚俗改革、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实践平台。从2018年首届到如今第八届,“月老文化”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品牌活动,燕保君等传承者的匠心与责任,让传统婚俗文化焕发新活力。未来,这场以“爱”为名的盛会,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联结更多姻缘、温暖更多家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融合、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让“月老红线”牵起更多幸福与民族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

第八届“天下月老文化节”于8月26日至29日在古城西安成功举办。活动以“缘聚月老节,情定幸福时”为核心主题,通过六大特色板块,系统性集中展现56个民族多元婚俗文化,通过展览、体验、表演等多种形式,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中华民族婚嫁习俗的文化盛宴。

此外,畲族集体结婚纪念日活动仪式在此同步开展,月老红娘则穿梭在园区内游园宣传公益相亲,热情地为单身游客介绍相亲活动流程,营造出浓厚的寻爱氛围。

□ 王 炎/图文

农历七月初七,是传承千年的七夕佳节,承载着牛郎织女的浪漫传说,浸润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婚恋文化底蕴。在此富有美好寓意的传统节日期间,第八届“天下月老文化节”于8月26日至29日在古城西安成功举办。

一场承载爱与文化的婚恋盛宴落幕

本届文化节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传统文化与智慧专业委员会指导、北京天秘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108家保君书院承办及324家婚俗体验区协办,规模盛大,影响广泛。活动以“缘聚月老节,情定幸福时”为核心主题,通过六大特色板块,系统性集中展现56个民族多元婚俗文化,通过展览、体验、表演等多种形式,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中华民族婚嫁习俗的文化盛宴。

本届文化节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更是一个重要的连接纽带。文化节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多民族融合、助力婚俗改革的生动实践,并为推动新时代婚俗改革、树立积极健康的婚姻价值观提供了有益的平台和助力,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走进文化节现场,浪漫氛围与文化气息交织。传统婚俗展示区里,热闹景象率先由“中国龙舞”点燃,灵动的龙身随着鼓点腾跃翻转,引得观众阵阵喝彩;紧接着,舞蹈《重回汉唐》登场,演员身着华美汉服,以优雅舞姿再现汉唐婚嫁场景中的礼仪之美,尽显中华传统服饰与舞蹈文化的韵味。现场还特别展示了《畲族婚俗礼仪文化团体标准指南》,通过图文展板与工作人员讲解,让观众系统了解畲族婚俗的规范流程与文化内涵;随后的“民族走秀”环节,模特们身着56个民族特色服饰依次亮相,从精致的刺绣到绚丽的纹样,每一套服饰都诉说着不同民族的文化故事,成为现场视觉焦点。秦腔经典剧目《裱花》的演出同样精彩,演员们字正腔圆的唱腔、生动传神的表演,将传统戏曲与婚恋主题巧妙结合,让观众在感受秦腔魅力的同时,体会其中蕴含的生活情趣。此外,畲族集体结婚纪念日活动仪式在此同步开展,月老红娘则穿梭在园区内游园宣传公益相亲,热情地为单身游客介绍相亲活动流程,营造出浓厚的寻爱氛围。

破解婚姻观念与婚俗文化的困境

针对单身群体婚恋困境,“百人相亲盛宴”搭建广阔交友平台,浪漫的“桃花朵朵开”助参与者快速寻得同频伙伴。为了打破初次见面的尴尬,活动精心设计了多个互动环节。趣味“快乐传真”化解初见尴尬,“缘分问答”让彼此轻松交流价值观。王先生分享道:“一开始很紧张,没想到互动这么有趣,已和几位女生互留联系方式。”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畲族集体结婚纪念日”是现场最温馨的环节。20对历届月老节结缘的夫妻重返现场,身着畲族传统服饰,共吃象征甜蜜的乌米饭,携手跨过寓意“驱邪避灾、幸福美满”的火盆,重温结婚时的感动。主办方还为每对夫妻定制专属纪念册,收录他们的爱情故事照片。“结婚5年,这里是我们爱情的见证地,纪念册让回忆更珍贵。”张女士与丈夫紧牵双手,满眼幸福。

婚姻需要经营智慧,本届文化节特邀保君文化资深讲师、婚姻咨询师,围绕“婚姻文化传承”“家庭和谐构建”等主题授课。讲师结合燕保君《婚前指导・婚后疏导》课程,解读传统家风中“夫妻和睦、孝亲敬老”的内涵,针对现代婚姻沟通矛盾、角色分工等问题给出实用建议。“以前觉得婚姻问题是性格不合,听完课后才懂得沟通的重要性。”刘女士表示,课程让她对婚姻有了新认知。

公益与文化双轨树婚俗新风

非遗婚俗市集区同样热闹。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传统喜饼制作,从和面到烘烤细致讲解,市民可亲手参与;婚书书法区,书法家挥毫书写“两姓联姻,一堂缔约”,情侣排队定制专属婚书;月老文创区的剪纸、香囊、书签等产品,兼具传统元素与实用性,成为市民游客抢手货。“买个月老香囊,既有装饰价值又能传承文化,很有意义。”游客陈先生说。

这场盛会背后,是“月老文化”品牌多年深耕的结果。其创立者为文化学者、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传统文化与智慧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燕保君。他于2017年创立“月老文化”品牌;2018年发起“天下月老节”(又称“月老节”),截至2025年已举办了八届。多年来,他以“促进56个民族婚俗文化产业发展、弘扬家风美德、倡导婚俗新风、促进民族融合”为目标,推动“月老文化”从节日IP成长为文化符号。“月老象征婚姻幸福,从牛郎织女传说中获启发,打造弘扬民族婚俗的节日,让‘忠诚、负责、孝亲’理念深入人心。”燕保君在开幕式上道出初衷。

月老文化赋能家庭社会发展

多年来,“天下月老节”不断丰富内容形式:从最初的民族嫁衣体验、婚俗展览,到如今的相亲盛宴、结婚纪念日、专业授课;从单一城市举办,到联动全国108家保君书院、324家婚俗体验区;从聚焦婚恋,到融入非遗、家风、社会和谐议题。燕保君强调:“节日创办以服务国家文化战略、促进民族融合为核心,让传统婚俗‘活’在当下。”其撰写的《婚前指导・婚后疏导》课程,涵盖婚前价值观匹配、婚后沟通等维度,在全国保君书院开展数百场讲座,惠及数十万人,成为家庭和谐的助推力。

自创办起,“天下月老节”逐年提升其影响力。本届文化节吸引数十家媒体采访,第八届“天下月老文化节”在西安举办并登上地方热搜,引发广泛讨论。专家评价:“它为新人与月老提供展示舞台,更助已婚夫妻缓解婚姻焦虑、构建和谐家庭,未来将助力婚嫁产业与社会和谐。”民族文化学者则认为,文化节将七夕与民族婚俗结合,丰富传统节日内涵,为文化传承提供新路径。

结合当下,社会婚姻观念与婚俗文化面临挑战:婚嫁流俗化、物质化侵蚀婚姻纯粹性;生活节奏快致单身群体扩大,适婚青年婚恋压力大;人口老龄化影响社会结构。“天下月老节”正是对这些议题的回应。“我们以激浊扬清为初心,用正能量婚俗新风重塑婚姻认知。”燕保君说。本届文化节通过公益相亲平台助单身青年交友,以民族婚俗、非遗展示倡导文明简约婚俗,推动移风易俗。截至目前,超500对夫妻通过月老节结缘,324家婚俗体验区成文化传播阵地,《婚前指导・婚后疏导》课程帮数万家庭化解矛盾。“家庭是社会细胞,家庭和谐才能社会稳定。”主办方负责人表示。

8月29日,随着最后一场非遗婚俗体验结束,第八届“天下月老文化节”圆满落幕。四天里,这场“婚恋文化盛宴”充满温情,数百人在此感受文化、收获爱情、重温幸福时刻。作为兼具文化与社会价值的盛会,“天下月老文化节”既是民族婚俗的展示窗口,也是婚俗改革、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实践平台。从2018年首届到如今第八届,“月老文化”已成为深入人心的品牌活动,燕保君等传承者的匠心与责任,让传统婚俗文化焕发新活力。未来,这场以“爱”为名的盛会,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联结更多姻缘、温暖更多家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融合、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让“月老红线”牵起更多幸福与民族文化传承、社会发展的美好未来。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