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午王女士突然打电话来,说手机突然收到8个快递取件码。她明明不会网购啊?最后折腾到半夜才发现,是家里小孩玩手机时误触了"0元下单"按钮。
上午王女士突然打电话来,说手机突然收到8个快递取件码。她明明不会网购啊?最后折腾到半夜才发现,是家里小孩玩手机时误触了"0元下单"按钮。
要不是王女士女儿及时发现,下个月花呗账单里就要多出600多块钱的"惊喜"。
你以为的"免费试用" 其实是定时炸弹
现在随便打开哪个购物平台,"先用后付"四个大字都明晃晃挂在最显眼的位置。
说是让你先拿货后付钱,听起来跟天上掉馅饼似的。可你仔细想想,这世上哪来免费的午餐?
前几天央视的暗访可算把这事扒干净了。哈尔滨陈女士的遭遇让多少人后脊发凉——4岁女儿抱着手机看动画片,小手一划拉就买回来400多块钱的快递。
最绝的是全程不用输密码,连个指纹验证都没有,跟玩消消乐似的就把钱花了。
关闭按钮藏得比迷宫还深
这功能开通有多容易,关闭就有多费劲。拿三个主流平台做过实测,你猜怎么着?最麻烦的那个得点七层菜单才能找到关闭入口。
有位北京大爷跟我吐槽,他光是关闭这个功能就折腾了三天,最后还是让读初中的孙子帮忙才搞定。
更损的是有些平台耍心眼,专门把关闭入口藏在"账户安全"-"免密支付"-"其他设置"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
而且只要有个快递在路上,立马显示"存在未完成订单,暂时不能关闭"。合着你想关还得先等商家把货都发完?
暗藏的涨价套路才要命
杭州李女士说的真事儿,她买件连衣裙显示299,到付款时变成389。找客服理论,人家甩过来一长串说明:您享受了极速发货特权、优先派送服务、专属包装费用...最后算下来比直接买还贵90块。
更坑的是信用风险。广州有个小伙子,就因为忘记付39块的袜子钱,直接上了平台的失信名单。现在想分期买手机都批不下来,你说冤不冤?
手把手教你彻底关闭
1.打开某宝:我的-设置-支付设置-先用后付(直接点关闭会提示存在订单?别慌,先取消所有待收货)
2.某多多:个人中心-设置-先用后付设置-关闭服务
3.某东:我的钱包-支付管理-信用支付-解约
重点提醒:每个平台关闭后,记得把免密支付、小额免密这些关联功能全关了,不然防不住自动续费
家里有老人的千万注意
见过最离谱的案例,河北邢台有个老爷子,一个月愣是买了54件"0元商品"。9个电饭煲、12条皮带、33双袜子,快递站都堆成小山了。儿子说老爷子根本不识字,就是看图片点着玩,结果点一次就下一单。
现在教大家三招防误触:
1.给长辈手机装"长辈模式"
2.开启应用锁,支付前必须输密码
3.定期检查待付款订单
说实在的,这些平台搞这些花活,不就是吃准了咱们嫌麻烦的心理吗?昨天张女士还跟炫耀,说她在直播间抢到"不要钱"的蚕丝被。等孩子赶过去一看,好家伙,订单里藏着68块运费+59块服务费。
这世上最贵的从来都不是明码标价的东西,而是那些看起来免费的陷阱。
赶紧转发给家人,现在就检查手机设置,别等扣钱了才后悔!
来源:TMT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