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还记得学生时代开学的前一天是什么心情吗?第一次竞选班干部、第一次住校、考上“梦校”离开家乡,很多重要的“里程碑”和仪式感,都发生在9月1日。
阅读即生活,书中有世界。读者朋友们晚上好,湛庐君与你回顾不平凡的一周。
CHEERS' WEEKLY | No.56
你还记得学生时代开学的前一天是什么心情吗?第一次竞选班干部、第一次住校、考上“梦校”离开家乡,很多重要的“里程碑”和仪式感,都发生在9月1日。
无论你是毕业多年的“职场成年人”,还是初入社会的新鲜人,都建议你在这一天重回“学生心态”。当然这种心态不是前途未卜的“清澈愚蠢”,而是告诉自己一切都还有希望——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成长自有其节奏。
我们探讨一种全新的成长观——接纳不确定性、反对内卷焦虑、重视持续进步。这不是又一份“成功指南”,而是一封“成长邀请函”。我们一起来思考,如何在这个变化莫测的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节奏。
2025-08-31
\\用阅读看世界\\现代人的生活太纷繁、太焦虑、太卷了,但这种卷未必能带来快乐。在南方科技大学教授马兆远看来,“卷”不是个哲学命题,而是数学和物理的答案。
改变世界的第一步,是认清它的逻辑。掌握了顶层思维,探寻到万变中的不变,才能动态地、持续地看清事物的本质。
《世界的逻辑》这本书,源于马兆远教授在南方科技大学开设的“马导的逻辑课”。从5个人的小教室扩容到160人大教室仍“一座难求”,这门课改变了许多学生的世界观。
写作这本书,马兆远教授是为了用逻辑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不确定性?”
培养适应不确定性的能力比任何具体计划都重要。犹如“贝叶斯定理”揭示的真实世界常态:不确定性是固有的,完美规划往往不切实际。
⬆️点击书封,立即入手
贝叶斯定理本质上是一种动态更新的思维方式,它强调我们无法也不必等待万事俱备才行动。
你可以尝试将贝叶斯思维应用到一个近期想做的决定或想学习的技能上。
1.初始判断(先验):写下你目前对这个事情成功的初步概率估计(例如:50%),并列出依据。
2.开始行动:直接开始做,哪怕很小的一步。
3.收集反馈(证据):记录行动后带来的新信息、结果或感受。
4.更新判断(后验):根据新信息,调整你对成功概率的判断(例如:因进展顺利上调至,或因遇到困难下调)。
5.持续迭代:将这个更新后的判断作为新的起点,重复步骤2-4。
贝叶斯主义倡导的正是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通过“行动-反馈-修正”的循环来学习和成长,而非因恐惧不确定性而陷入焦虑和停滞。
知识是关于世界的逻辑。所有知识的产生都源于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试图抵达确定性的知识,只要发展,就一定会用更深刻的方式揭示世界的不确定性本质。这是关于世界逻辑的逻辑。马兆远教授用《世界的逻辑》穿透学科壁垒的洞见,值得每一个对通识教育有信心的人阅读。
02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我们常被“天赋论”所误导——认为只有某些天生具备特殊才能的人才能取得杰出成就。然而研究表明,非凡的成就并非天赋使然,而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什么是刻意练习? 它不仅仅是重复地做某件事,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反馈的练习。这种练习要求我们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舒适区,以实现持续的进步。无论是音乐家、运动员还是棋手,他们之所以能站在行业的顶峰,是因为他们经历了长时间的刻意练习。
如何应用刻意练习? 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可实现的小目标。其次,寻求反馈,这可以来自导师、同行,甚至是自己的自我反思。通过反馈,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据此调整练习方法。
持续学习是实现从平凡到卓越的关键,我们应该重视“普通人”努力的价值。
在全球复杂网络领域,巴拉巴西是被引用最多的科学家,其论文被引用总次数高达10万余次。在《巴拉巴西成功定律》一书中,巴拉巴西归纳了5条定律——
定律一:能力表现驱动成功,但当能力表现无法被衡量时,社会网络驱动成功;
定律二:能力表现是有界的,但成功是无界的;
定律三:初始的成功 × 社会适应度 = 未来的成功;
定律四:成功的团队兼具多样性与平衡性,而且往往更容易让一个超级领导者脱颖而出;
定律五:成功可以发生在任何时间和年龄,只要你在一个想法上坚持不懈。
《巴拉巴西成功定律》告诉我们成功不是单打独斗,而是要成为“优先连接者”,让自己嵌入“我们”,机会才会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涌现。
我们强调成功的度量方法来源于外界和集体,并不是说我们自身没办法体验成功。事实上,个人的成长、满足感和深刻的体验无疑是意义重大的。一般而言,个人的体验和影响力是一致的,比如,当我们做出了有影响力的工作时,也会觉得很开心。
巴拉巴西在书中举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假如一棵树在森林里倒下,而附近没有人,那它有没有发出声音?”从我们对成功的理解来看,答案是“没有”!
如果观众没有为你那惊天动地的成就鼓掌欢呼,只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感受到你成就的影响力。
在这个高度互联的技术驱动的时代,我们不仅仅能够分析让成功得以涌现的原因,还能够看到,如果成功通过网络传播,最终会影响到远在世界另一边的群体。
愿你为自己的成功喝彩,“新学期”到来,一起成为影响世界的人!
本期策划:xiaoyu
编辑:芦丁
来源:湛庐文化